蒙阴:文化厚植全域旅游底蕴
蒙阴讯 蒙阴县充分发挥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和红色文化优势,以“文化+旅游”的理念,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鲜活的文化内涵提升全域旅游形象品牌。
位于县城刘洪公园内的刘洪珠算文化展览室,陈列着形态各异的算盘,珠算文化在蒙阴源远流长,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历史文化,把算圣刘洪这张名片做大、做强,蒙阴县相继建设了刘洪公园、刘洪山体雕像、刘洪文化园等,算圣故里成为县域旅游的一张响亮名片。
蒙阴自西汉初年置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秦朝大将蒙恬、“算圣”刘洪、明代著名文学家公鼐的故乡。吕家庄、南芙蓉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及古代石窟石刻多达200余处。中山古刹晨钟暮鼓,颛臾故国遗迹至今犹在。依托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该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旅结合,以文兴旅,把传统厚重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总投资1.5亿元的常路镇孝和文化园,整个园区以“孝”“善”“和谐”为主题,建设了孝和文化广场、孝善长廊以及生态湿地公园、社区服务中心等,不仅使孝文化深入人心,还将社区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和现代农业发展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常路镇党委宣传委员李兆霞介绍,下一步常路镇将继续做好“孝和”文章,通过举办孝文化节,开展慈孝之星、慈孝家庭、慈孝村、慈孝企业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打造好“孝和常路”文化旅游品牌。
蒙阴深入挖掘孝道文化传统美德,将古老的孝文化赋予新时代内涵,大力推进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现代孝德孝义,通过修复原址、搬上舞台、基层宣讲等方式,推动孝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居,将孝文化与新常态有效统一结合,逐步实现了以孝为先,传承孝道,共建文明和谐“绿富美”新蒙阴的良好局面。坦埠镇东西崖村重新修复了孝妇祠,把孝文化元素与村容村貌美化融合,建设了孝德文化广场,绘制了二十四孝图、石头贴字贴画200余幅,孝文化主题场馆成为传承弘扬孝道的重要平台。
2017年,野店镇烟庄村新建了六姐妹故居,故居以沂蒙六姐妹之一的张玉梅老人故居为核心,以一心一意跟党走、军民团结筑长城的红色理念,重点打造了女子火线桥、红色六姐妹主题广场、红色文化大道等景点,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沂蒙六姐妹的故事,体验红色旅游。同时,依托六姐妹故居,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村庄原始风貌,并加入互动体验式旅游项目,完善了旅游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展现了“红色果乡、魅力野店”的独特魅力。
蒙阴充分发掘战役和支前等文化资源,建设了孟良崮、岱崮地貌、沂蒙六姐妹纪念馆等景区,形成了“红色旅游品牌”产业群,并以红色文化为纽带,完善配套产业,带动农产品加工、手工制造以及农业观光等产业的综合开发,红色文化正在转化为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在2017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开展的区域品牌价值评价中,“蒙阴红色旅游”品牌价值评估达到130.5亿元,蒙阴县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沂蒙精神核心景区,辐射带动了周边2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除了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外,三线军工文化作为蒙阴县特有的文化,也得到了保护性开发和利用。岱崮三线军工文化园利用原三线军工民丰机械厂遗址,建设了以三线军工为主题的崮园、军工博物馆、实弹射击中心、人民公社大食堂等。2016年,岱崮三线军工文化园被评为“中国军工文化园”,与岱崮地貌旅游区的地质奇观景点相融合,形成了多位一体、内涵丰富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同时,蒙阴县还深入挖掘古村文化、桃文化,将这些鲜活的文化因子嵌入农旅观光、体验、休闲、消费全过程,提升了全域旅游内涵质量。 (张玲 张圣虎)
新闻推荐
近日,全市农村孝德建设工作现场交流会与会领导实地察看了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东汶村幸福院,对生态区依托农村幸福院建立的互助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新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近年来,云蒙湖...
蒙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蒙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