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长大就算老 我们该如何是好
(资料图片)
“第一批90后”体的风行,有些话,据说真说到了同龄人的心坎里,但这也不排除有些纯粹是博眼球,蹭热点,反而让90后陪绑,又一次被标签包围。
看了类似“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买5000元的化妆品”这样的标题,有的年轻人明确表示,这让自己很是吃不下饭:“如果不上网的话,我都没发现自己已经是苟延残喘。”
一言不合就被扎心,恐怕这是90后现在的心态了。问题是,尽管一代人仅说一代人的话,但是又有哪一代人在自己的青葱岁月没有点“强说愁”的人生况味?
从身体开始“老去”
“第一批90后……”这个话题,最近几天一直没有消停过,几乎描述了90后悲惨的下半生——
第一批90后已经背井离乡、他们不断的加班,而且单身,他们不是逛街,而是逛菜市场;另外,他们马上迎来中年危机,因为脖子已经僵了、眼睛已经坏了、胃垮了……
对于这一串负能量“标签”,肯定是有人不服气的:50后都在神气地跳着广场舞,我们第一批90后到底招谁惹谁了,换来这样的下场?
不过,还真有对号入座的,比如,企业白领小刘跟媒体来信诉说自己最近医院一行的经历:他声称自己今年24岁了,毕业工作两年,程序员,整天趴在电脑面前敲代码,最近身体终于扛不住了,就去医院看了看,和医生沟通下来,发现,自己年纪轻轻,就已经得了5种疾病,便秘,失眠,颈椎病,胃病以及肥胖。
据说,这都是些说大不大的疾病,但医生说:这是90后常态。
看到类似小刘的这段经历,老多同龄人顿时觉得有了共鸣,但是已经无力吐槽——
虽然不得不承认自己年龄不小了,最老的90后都已经年近30了,身上渐渐有了“年代感”,自己的身体难道不知道吗?就拿“第一批90后”体里面最拔尖的吐槽“第一批90后开始秃顶了”来说,其实,还是蛮有案例分析价值的,有人已经替这批人分析了脱发原因:一是压力大,因为想多赚点钱得到上司的赏识;二是很发愁,因为经常遭上面领导的批评;三是加班,熬夜,工资低,还要被老板压榨;四是不洗头,还忙着和小学生打王者荣耀;五是不运动,没车接送就懒得去健身房。
据说,很大一部分90后,他们的生活在“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五”的循环之中,工作上的麻木导致了他们生活上的随意。比如,他们对于早餐的态度:“老板,还是两个包子,一个茶叶蛋。”再比如,他们对于个人卫生的不在意:“衣服还没发臭,也就一周没洗。地板还挺干净,也就2个月没拖。”
有媒体做了一个调查问卷,对1979名90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6%的受访90后开始关注养生信息,79.4%的受访90后自认存在脱发育发的焦虑和困扰。50.7%的受访90后表示关注养生信息是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
当然,也并非所有90后对于健康都不在意。据说,不少90后甚至95后也开始研究各类养生细节。但是,更有心的观察者说了,这群开始关注养生的年轻人是这样生活的——
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吃健胃消食片;一边吃辣条一边喝金银花败火;啤酒里泡枸杞,可乐里放党参;吃完火锅再来顿冰淇淋……
基本可以用“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形容。
90后里也有“年轻人”
“看到这些朋友圈,第一个反应是吃惊,我还好好的呀。头发不算茂密,但也不至于谢顶;胃口极好,不怕吃不下,只怕吃不饱;一个个红尘作伴潇潇洒洒,暂无出家迹象。莫非我是一个假90后?”这是朋友圈里一位90后的内心白描。其实,估计很多同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还没有被生活压力打败的地步,自己只是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而且,要说对于“90后老矣”的不服,完全可以抓出一大串人来反驳——
广州番禺区市桥医院90后护士徐萍,在临终关怀科工作4年,照顾并送别了近300个生命;
山东蒙阴县90后姑娘秦玉瓶,辞掉上海月入2万的工作,回老家全心照顾因车祸颅骨骨折的弟弟,有空就到工地上兼职搬砖补贴家用;
傅园慧今年4月刷新了由她本人保持的女子100米仰泳的全国纪录;
因为看了《士兵突击》决定入伍的90后亿万富翁之子郑甫仁,2011年戴上了第三枚军功章……
看见了吧,90后里也还是有“年轻人”的,而且还是100%纯正的“小鲜肉”。其实,即便对于很多视若洪水猛兽的职场,也并非所有人都感觉恐惧,反而有很多典型的90后在里面游刃有余,甚至有些人已经走上了“职场巅峰”。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已经出现了90后“当家”的情况,1991年出生的甘肃酒泉人王浩宇,其父亲去世后,2017年03月09日被选举为大禹节水的董事长,同样,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至少已有8位董秘是90后。
这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时间的公平——第一批90后已临近而立之年,社会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他们终究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流砥柱。
对于90后的各种“被叫苦连天”,广州日报在一篇文章中着实苦口婆心了一番:每一个新的“代际身份”成长到足以进入社会时都会有一定的沟通成本,当年70后、80后初长成时,不是也受到过海量的挑剔吗?成长需要时间,一个10年接一个10年,有人的青春是看露天电影,听机器轰鸣,就有人的青春是用最贵的眼霜,熬最长的夜,生而为人,都是这样慢慢长大的啊。
摆脱尴尬的90后标签
无论是第一批90后,还是其他年龄段的年轻人,为何都在感叹自己老了?
有人分析,很多时候,并非90后自己衰老,而是住房、工作、结婚、生子的压力,催着他们变老。他们想要像父辈一样凭借自己的努力买房买车,而现实却是一言难尽。几乎每一年老师都会说,“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没有最难,只有更难。90后从美好的学校生活中出来,一头扎进了工作的浪潮。他们喊着“地球不爆炸,我们不休假”的口号,拼命工作。
有媒体观察,年轻人在喊老,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症候。之前,联合国官微发表声明,宣布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24岁之间的群体,虽然我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规定青年的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但这似乎并不影响网络舆论,许多超过24岁的年轻人自嘲自己已经进入了中年,“1992年生人已经正式步入中年”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与年轻人年龄相关的话题总能引起广泛的讨论。无论是赵雷称自己母亲“34岁老来得子”,还是保温杯梗,年轻人总能敏锐地从毫不相关的新闻中捕捉到与年龄有关的信息,并借助这些新闻感慨“自己老了”。在保温杯走红之时,那篇被刷屏的《记住,中年危机最后的倔强,绝不拿泡着枸杞的保温杯》一文中,就提到了人到中年——或者人还未到中年,可能面临的种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年轻人愿意老去,而是现实生活中来自工作、生活、情感等方方面面的压力,让他们感觉自己承担过多负荷,在提早衰老。
在一篇探讨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的文章背后,有一个90后网友这样的留言:“爸妈总是一副大家长的样子,一句为我好,垄断了我的人生。毕业后要求我去上海,听姨妈安排,六年时间,工作有前景,生活也习惯了;一句儿子不在身边不安心,又哭着喊着强行要求我回来;回来以后谈了一个小妹子,一切都挺好的,全家都在催婚,觉得妹子年纪小不早定下来,以后变数太大,早点结了比较好,然后就把人吓跑了;后来家里给介绍了一个,处了一段时间后说先结婚,不会催我们生小孩的,现在我女儿两个月大,结婚半年。已经想不起十年前的我了。”
有评论称,第一批90后都曾向往外面的世界和远方的诗意,可奈何对抗不了来自现实的羁绊;最后他们在父母的安排下,娶妻生子,想不起曾经的志向。
对于90后的这种尴尬境况,有分析人士进行了归因,一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家长代劳了太多他们应该得到锻炼的机会。二是整个社会的观念与90后的观念有隔阂,因此在提供的公共服务上往往让90后们觉得尴尬。HR们还在按照他们的管理方式来要求90后,企业文化中少了对爱好兴趣及个性的尊重;忍声吞气上了岗位,加班时间的密集让90后减少了谈朋友的时间;就算父母代劳相亲而结婚生子,早教的短板又让他们欲哭无泪;明明知道隔代看护不科学,可又无可奈何。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倡导绿色骑行感受生态小镇本报记者 尹召功 通讯员 张圣虎 公茂栋
蒙阴县150公里的环云蒙湖绿道在青山绿水间蜿蜒盘旋,是天然的山地自行车运动赛道,骑行在云蒙湖大堤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为了倡导绿色骑行的生活理念、感受云蒙湖生态小镇的人文自然风光,蒙阴县从201...
蒙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蒙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