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超案”14年,那些被改变的命运

济南时报 2019-12-08 14:03 大字

谈及8年的奔波,马玉萍掩面而泣。

当年的案发地山东临沭二中本版照片均由新时报首席记者丁国彬 摄

7日,大雪节气,午后的临沭县城透着一丝暖意。马玉萍戴着口罩,走在大街上,送亲戚家的孩子去辅导班上课。两天前,她为儿子张志超奔波8年的申诉终于迎来曙光,“检方建议山东高院依法改判张志超无罪。法院宣布择期宣判。”

马玉萍却没有因此有些许悦色。2005年,刚上临沭二中的儿子张志超陷入一起奸杀案,被判无期徒刑,同学王广超也在该案中被认定犯有包庇罪。这个轰动县城的案件阴云至今笼罩着其家庭,也在改变着身边人的原本人生轨迹。

[“糊涂”姥爷的惦念]

总记不住人,总念叨孩子的归期

“如果志超不经历这件事,想着他可能会上个普通本科,我也没盼着他能有太大出息。”7日傍晚,马玉萍接受新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5日下午,山东省高院在山东淄博中院不公开再审了张志超涉强奸杀人案。庭审中,张志超坚称自己无罪,检方则表示,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建议山东高院依法改判张志超无罪。法院最后宣布将择期宣判。

“我本以为这次孩子会当庭释放,可庭审结束看他被两个法警带走,心里很痛苦。”马玉萍说,她提前为儿子准备的新衣服和新鞋没能用上,只好留在淄博旅馆里。案件有了新的转机,她第一时间告诉了自己家人。

6日,马玉萍回到临沭。目前,她与82岁的老父亲住在一起,方便照顾老人。“志超姥爷经常犯糊涂,记不得人,但他会记起志超,经常念叨孩子什么时候能回来,回家后要找工作。”马玉萍声音哽咽,不时用纸巾擦拭眼角。

马玉萍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会关注一些狱中人出狱后生活的报道。“他们与家人团聚之后,如何融入社会?我也在担心志超,他都这个年纪了,在监狱里十几年,还能继续上学吗?还是能学一门手艺?”但在当下,马玉萍希望儿子能先稳定情绪。

[支离破碎的家庭]

分离的14年,4名至亲先后离世

张志超原先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

父亲曾在县里一家商场任经理,母亲也是商场售货员。1997年左右,夫妻双双下岗。2002年,志超父亲不幸患病。

2005年2月12日凌晨,志超在家中被警方带走。“我们当时还瞒着家里老人,志超爷爷去世时都不知道孙子的事情,只说在外学习不让回来。”马玉萍也为此背负了巨大家庭压力。2007年,各种因素之下,夫妻俩离婚。志超父亲回到农村老家,马玉萍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大女儿上学。“好在女儿在亲戚帮助下考上大学,如今在外省工作。”

时间一天天过去。2011年,已服刑5年多的张志超主动告诉马玉萍自己和奸杀案无关,要求帮他请律师。“孩子姥姥知道后,当天就住了院。昏迷半个月后去世了。”

不幸接踵而来,2012年,张志超的父亲和奶奶也先后离世。“按照老家习俗,志超要回去为父亲下葬,到最后也只能是他的姐姐去的。”几年来,志超的四名至亲离世,他都没能见到最后一面。“他心里对这件事也满是愧疚。”马玉萍说。

[奔走8年的母亲]

儿子一句话,成了支撑她的力量

“那件事(奸杀案)跟我没有关系,妈妈帮我请律师。”8年过去了,马玉萍仍清楚记得那次会见临近结束时儿子对她说的话。这句话成了马玉萍奔走8年申诉的源动力,因为她始终相信当年的罪行并非儿子所犯。“之前我也问过他事发经过,但他从来没有说过,只是哭着摇头。”马玉萍回想起来仍不住抹眼泪。

8年来,马玉萍在临沂、淄博、济南、北京之间不知往返了多少次,一次次的申诉与驳回让她在希望与失望中浮沉,失望过后,她很快重新打起精神开始下一轮奔走。“有时候盼着能有个理由不再喘气了,活着比死了还不容易。”时常流泪让马玉芬早早老花了双眼,花白的头发使她显得比实际年龄更为沧桑。

这些年,她在饭店洗菜、给人当保姆看孩子,获得的微薄收入大都用在路费上。其他用度,多靠兄弟姐妹们帮衬。邻居看她身体不好,还曾资助她两万元让她检查身体。

律师李逊的帮助更让马玉芬充满感激。2014年,与张志超见面后,李逊的直觉告诉他张志超可能是无罪的。“这个案子很困难,我选择接下来,一方面我觉得张志超是无罪的,另一方面马大姐非常困难,我也想帮一帮她。”李逊表示。5年来,李逊提供的免费法律援助让马玉芬始终心存希望。

[偏离轨迹的人生]

高中课堂里,永远少了两个人

“张志超案”不仅改变了张志超的人生和他的家庭,他的同学王广超也因“对其包庇”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期3年执行。原本一心读书、盼着上大学的王广超从此偏离了原本的人生轨道。

王广超是家中独子,出生在农村家庭的他是全家人的希望。为了考上一所好高中,中考失利的王广超选择复读一年,在复读班级里他和张志超成为了好朋友。两人随后考入同一所高中,最初两个月还是同桌。“他个子大,挺胖的,爱开玩笑。”这是王广超对张志超的印象。

2005年的案件让一对好友再没能回到高中课堂。最初,王广超并不相信张志超作案,但判决后他认为张志超“攀咬”他而心存怨气。“后来马阿姨跟我们联系过,说张志超也被冤枉,我也不再怨他了,他受的罪肯定比我还多,我挺同情他。”王广超说。

经过1个月的调查,王广超回到家中已“没有心思读书”。进技校学习后他开了一家修理铺,后来到宁波打工,成了一名货车司机。如今,王广超已娶妻生子,仍盼着“恢复名誉,还我们一个公道。”

与曾经的好友仅在最近两次庭审有过目光接触,王广超还能认出张志超的模样,虽然对方已瘦了很多。“如果他可以恢复自由,我们要好好聊一聊,我们的情谊还在,如果他需要什么帮助,不管是找工作还是适应社会,我都愿意提供帮助。”

(新时报首席记者丁国彬 记者卢震发自临沭)

新闻推荐

临沭,高质量发展“新”中有“术”

借助美丽乡村建设,临沭县的农村“颜值”不断提升。图为临沭县郑山街道徐埠前村的文化广场。临沭县临沭街道城南标准...

临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