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湖的冬天不再冷

临沂日报 2019-02-03 09:06 大字

记者 张萍 通讯员 徐娜 李青

“家里温度20度左右,非常暖和,今年孙女提前回来过年了。”1月23日,临沭县临沭街道后高湖村村民高建芳在暖意融融的屋子里含饴弄孙,安享幸福晚年。

高建芳家是去年村里第一批安装清洁取暖炉的。“刚入冬的时候就安装完了,政府补贴后,一共花了1000块钱,每户还送了1吨燃料块,基本够一个冬天烧的。”高建芳边说边打开炉子左边的盖子,抓了两把清洁燃料块放入炉内。

清洁取暖炉摆放在高建芳屋外的走廊上,炉子上的水壶嗞嗞作响。炉子旁边是一堆不起眼的秸秆块,每个秸秆块约5厘米左右,经过加工,小却耐烧,可将水温加热到60℃以上,且高能效无污染。取暖炉通过管道连接着三个卧室的暖气片,实现了全屋供暖。

高建芳还给记者算了另外一笔账:“我家的取暖炉配了3个暖气片,每个暖气片都有单独的控制器,哪屋冷开哪屋。最要紧的是不用买煤存煤,省事干净。”

一直以来,由于农村住宅较为分散,集中供暖较为困难。以前后高湖村村民靠燃烧散煤取暖,不环保且取暖效果不好。今年冬天,村民有了新的取暖方式,用上了政府补贴的清洁取暖炉,既能做饭还可取暖,真正暖到群众的心坎上。

为推进农村清洁取暖,临沭县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以秸秆换热项目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供暖工作,增加预算额度用于农村供暖设施的推广建设,建立了以奖代投、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激励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工作,让农村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安全。

要是想家里温度再高些,就再多添些燃料。对于燃料,高建芳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村里正在生产。在后高湖农机合作社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把一捆捆秸秆放入秸秆压缩机内,“摇身一变”成为新能源锅炉的燃料。据介绍,去年村里安装取暖炉后,该村利用村集体经营农机合作社的优势,把周边田地里的秸秆集中回收再利用,实现了清洁取暖,减少了大气污染。

“地里的秸秆有人帮忙收拾,屋子里特别暖和,烧水做饭也不用另开火,我们老百姓真是太幸福了。”看着正在屋里玩耍的小孙女,高建芳特别满足。

新闻推荐

贷款还清,保证金却不退? 汽贸公司:正在与担保公司协调

本报1月8日讯(记者赵泽军)“3年前办理的分期车贷,现在车贷已还完,但对方不退保证金。”8日,家住临沭的李先生拨打热线反映。...

临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临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