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改变”,做现代农业的拓荒者 史丹利集团掌门人高文班:创新有风险,但原地不动只有死路一条

半岛都市报 2018-07-02 07:06 大字

史丹利集团董事长高文班。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娄花

提起史丹利,很多人都会想起那句经典的广告语“黄土地、黑土地,施肥就用史丹利”。从以两三把铁锨、三四个编织袋起家,到在临沭县城建立了第一家复合(混)肥生产企业;从建起国内第一条尿基高塔复合肥生产线,到如今将企业打造成一个致力推进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综合农业服务商。史丹利集团董事长高文班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自信地表示:“成功的秘诀没别的,就是诚实守信,做事儿认真,不搞虚的。”

一把男儿泪

让他坚信无信不立

穿着普通,眼神明亮且时而锐利,双手及手腕布满多年前重度烧伤后留下的疤痕,已经70岁的史丹利董事长高文班,坐在记者面前时,周身透着沉静与淡泊。

农民出身的高文班是家中的老大,家中六个兄弟,为了挣钱贴补家用,十几岁就背着小包到处去赶集,在大街上重复吆喝,过年卖个小纸花,卖个鞭炮,赚两毛钱。贫穷、饥饿、苦难,没有将高文班击倒,却更坚定了他努力脱贫致富的信心。

有了在小本生意中试水的经验,高文班磨练出了敏锐的商业嗅觉,将目光瞄向了对农民来说不可或缺的肥料。敢想敢干的高文班决定买来原料自己“掺”,没有原料进原料,没有包装进包装,靠着几把铁锨,几个编织袋,高文班踏上了最初的创业路。

一车产品就能赚几百块钱,这在上世纪90年代的小县城,可以说是暴利。然而在高文班眼里,利润再高也不过是小打小闹,长远不了。那时的高文班有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在临沭建化肥厂。1995年,史丹利的前身——华丰化肥厂成立。

创业的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就在同年,高文班发给兖州一家企业几十万的货,但要款时却犯了难。“那家企业就是不给钱。一次次去要,一次次不给,人家企业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不逼到绝境上,山东汉子不轻易掉泪,但这笔事关企业生与死的资金要不回来,企业必死无疑,“我在他们企业里流眼泪,家里的大家伙儿抱着桌子流眼泪。”高文班回忆说。长时间的软磨硬泡,高文班最终还是要回了货款,但也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企业千万要讲诚信,一个没有诚信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20多年来,我没有拖延过职工的工资,银行贷款没有过逾期,没有欠着经销商的钱不给。”高文班说。

而对于企业诚信的坚守,高文班有时会严苛到“犯傻”的地步。2009年春季,原材料价格噌噌地涨,由此带动肥料价格也涨,就在价格上涨时,华丰(史丹利前身)向经销商收取一部分货款。因肥料价格上涨,按照上涨后的市场价格,公司收取的货款比之前多了1.5个亿之多。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两天后,原材料价格又出现了下滑。高文班二话没说,直接将多收的钱全部退给了客户。

“没有诚信,一切不可谈。”在高文班看来,坚守诚信是立企之本。高文班的坚守也深深地影响到企业中的每一个人。他的营销人员说,我们不是卖化肥,是卖人,卖高文班这块牌子;而他的客户说,跟高文班打交道,放心。

一场“赌注”

让他走在行业前列

“只有倒台的企业,没有倒台的行业,任何企业,都要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实现不断发展。”高文班说,史丹利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从小小的乡村作坊升级为农资化肥界的龙头翘楚,正是因为不断秉承着创新发展的理念。而在这条创新之路上,高塔复合肥生产技术的攻克是推动史丹利迅速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高文班介绍,高塔复合肥生产技术是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肥料专家历经多年才研制成功的,是一项集节能、高效、环保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复合肥生产技术,曾被列为美国政府重点保密、保守民用高新技术项目。

上马高塔复合肥生产线固然是好,既能解决史丹利的技术瓶颈,又能解决整个化肥行业的发展瓶颈。但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这项技术之所以不被企业轻易采用,是由于国内已经有了数不清的失败案例。

“这个项目的投资要8000多万元,但当时我们的年利润只有2000多万。这是一场赌注,赢了,皆大欢喜,输了,一败涂地。”高文班称。对史丹利来说,不做,或许能维持生存,做了失败了,企业就彻底倒了。做还是不做?史丹利的未来出现了岔路口,高文班回忆,当时史丹利整个董事会除了自己,其他人全部反对。

顶着浪潮般的反对声音和巨大的压力,2003年,高文班毅然做出了与上海化工研究院联合挑战高塔复合肥生产技术的决定。在他看来,创新有风险,风险需评估,但原地不动,只有死路一条。在这场赌注中,高文班赢了。

首创国内第一条尿基高塔熔体造粒长效复合肥生产线,给史丹利带来了质的飞跃,“在这之前,我们年销售收入才3个多亿,遇到了‘天花板\’,但现在,我们是30多个亿,而且增长的幅度还很大。”高文班说,同时,史丹利更以国际最先进的高塔复合肥生产工艺引领了国内复合肥生产的最新制造技术,以燎原之势带动了中国200多家高塔复合肥企业的崛起。

“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改变,你就永远走不到行业的前列。”高文班认为,社会在不停地改变,企业也需要改变,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走在行业的前列。

一个新模式

让他“被动”变“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不只在于吃饱,更在于吃好。“让农民种出好粮食,让大家吃上好的农产品,同时优化国内的复合肥行业结构,已成为史丹利未来努力发展的新方向。”这也是高文班的梦想。

近年来,国家号召“沃土工程”,沃土工程就是减少肥料的用料,并对化肥行业提出零增长的政策要求。面对新的政策红线,高文班再次主动求“变”。传统的营销无论是客户选购还是上门推销,均离不开被动销售,新形势下高文班打破了传统模式,提出了“技术加服务”的思路,测土配方,良种配良肥应运而生。

史丹利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便是这次企业经营变革的成功之作。高文班回忆说:“我们当时策划出了‘良种配良肥\’的方案,决定与袁隆平院士沟通一下。遗憾的是,第一次协商并不顺利。”高文班很沮丧,于是乘坐大巴到海口市,打算返回山东。但抵达海口后,不甘心的他再一次拨通了袁隆平院士的电话,并再次恳切地道出了“良种良肥”强强合作的初衷和意愿。最终被这个山东汉子的朴实和诚意所打动,袁隆平院士同意了合作。

2008年春天,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了隆重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史丹利公司董事长高文班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我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实施上牵手合作,通过强强联合,实现杂交水稻的良种、良法配套,加快推进“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后来,史丹利公司顺势而为,又与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隆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至此,使良种良肥良法科学配套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示范。

为种植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很多企业不敢想的,高文班想了,很多企业不敢做的,高文班做了,而且做成了。“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我们所从事行业服务的是什么?”在解甲归田的年纪里,高文班也没有收手,企业家的深谋远虑,让他再次想到了“改变”,想到了企业的未来如何为千万农业种植户服务。

“史丹利要建设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打造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提供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技、粮食贸易、金融、信息等一体化服务。”高文班说,从欧洲现代农业考察到美国现代大农业实践,史丹利致力推进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于未来,高文班说,让国人都能吃上优质的农产品,是他的梦想。

人们喜欢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形容拓荒者和开创者的勇气,而高文班就是始终致力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拓荒者。

新闻推荐

临沭警方多措并举全力阻击高考招生诈骗

临沭讯近日,针对不法分子假借多种名义实施招生诈骗的实际,临沭警方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全力阻击高考招生诈骗案件。强化宣传警...

临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