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古城圆她柳编创业梦

枣庄日报 2017-09-21 10:38 大字

本报记者 岳娜 通讯员 孔庆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坐守等待天天彷徨,有的主动出击追寻梦想。但助我追寻而实现创业梦想的是辉煌的台儿庄古城。”9月1日,记者在台儿庄古城非遗街,巧姐柳编老板张亚亚这样告诉记者。 1990年出生的张亚亚,2011年毕业于枣庄学院,是台儿庄区运河街道华阳社区一名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少年时,张亚亚就与柳编结了缘,那年她才11岁。由于供销社解体,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为了生计,2001年夏,她父母开始做柳编,张亚亚也对编小筐产生了兴趣,每当放学后,做完作业的时候就学习编筐技术。在妈妈的细心指导下,她很快就学会了编小筐。收货时她帮妈妈点数、画号、记账等,有时还跟父母去公司交货。看到柳编公司那么大的规模,她也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以后也要开个大公司。在2005年的暑假里,她独自去临沂拜师,到临沭县白旄镇“杞柳之乡”的朱村谢师傅家学习柳编技术。在学习编大筐时,开始是编好后东倒西歪,编了拆、拆了编,累得衣服湿透不说,想编成功的心都凉了。谢师傅耐心地鼓励她:编得多了,慢慢地就练好了。一个假期的拜师学艺使她掌握了编大筐的技巧,虽然手指磨起了大泡,胳膊经常酸酸的,但成功的喜悦涌上了心头。在2008年的暑假里,谢师傅又推荐她去佳景工艺品有限公司练习编样品。有一次西班牙客户来订货,需要一个直径40厘米的“大盘子”样品,她选的是大红色,最后外商收货的时候,居然被选中了。这是她第一次完成外商样品,为以后在家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增强了信心。 2011年8月,大学毕业刚离校的张亚亚利用自己的柳编技术慕名来古城创业。她来古城考察后认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威震四海、名扬天下,古城的旅游业发展前景一定会好的。选择店面时,古城领导安排她在最繁华的地段--船形街,并免费使用场地。刚开始时游客较少,销售很不理想,资金周转也出现了困难。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古城领导给她提出了“进一步了解市场行情、增加草编项目以及开阔视野、尽快掌握符合古城旅游新创意的产品、草编技艺”等许多建议,还帮其申请了5万元的无息资金,找来了创业专业导师。在古城领导的协调帮助下,她的创业导师--时任台儿庄区农民就业办的马明光主任带她到运河湿地看蒲草,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这一百多亩野生原材料,我已经和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一分钱不要,它可以做出草帽、草编包、蒲扇、草鞋、坐垫等等。” 领导的建议、创业导师的帮助、朋友们的鼓励,增强了张亚亚做好柳编事业的信心。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张亚亚的柳编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效益越来越好,店面已从船形街20多平方米扩展到非遗街的100多平方米。“我的创业之路刚刚起步,我会继续努力,决不辜负古城领导对我的帮扶和期望。我将不断扩大规模,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带动更多人到古城创业就业,用一颗感恩之心,回报古城,回报社会。”采访结束时张亚亚如是说。

新闻推荐

运销黄陵分公司组织职工观看《建军大业》

本报讯8月3日,运销黄陵分公司团总支组织团员青年在店头镇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这是黄陵分公司团总支丰富“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内容,创新活动开展形式的又一举措。《建军大业》是“建国三...

临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