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办好民生实事 提高妇女儿童幸福感

临沂日报 2021-10-08 10:23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田学富

通讯员 徐 侠 赵 宁

今年以来,兰陵县妇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困境妇女、留守儿童等群体,开展“情暖兰陵巾帼行”系列活动,运用“巾帼志愿者+妇联执委+爱心人士”的服务模式,为困难妇女、儿童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帮扶,让这些困难家庭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救助帮扶为困境家庭圆梦

“感谢妇联和爱心人士的关怀,使我们母女在生活、学习上都有了保障。”王新华(化名)感激地说。

困难家庭又遭遇变故,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王新华是磨山镇宋庄村人,因患羊癫疯病常年吃药,无劳动能力。丈夫患病花光家里所有积蓄并欠下外债,医治无效后去世,留下两个正在上中学的女儿。这个家庭几乎靠低保收入支撑,孩子上学、日常生活都很困难。兰陵县妇联通过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针对家庭实际困难情况,现场制定详细帮扶计划,由爱心人士一对一进行帮扶,捐助10余万元对其房屋进行了重新修建,配备了必需的家庭生活用品,母女3人现在已经搬进宽敞的新房,居住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爱心团队还将资助两个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直至完成学业。

入户上门为留守儿童解心结

今年7月,长城镇的小米(化名)主动联系到兰陵县妇联,反映自己家庭存在家暴问题。兰陵县妇联接到电话后,立即安排人员与镇妇联一起进行家访。据了解,小米今年13岁,父母离异,她和弟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爷爷奶奶在日常管教上多用“棍棒”、大声呵斥等方式,使她产生了极大的逆反心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县、镇妇联立即联系了巾帼志愿者中的心理辅导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其进行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同时也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交流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巾帼志愿者的多次心理辅导,小米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爷爷、奶奶也表示以后在管教孩子上不再动辄打骂,要多跟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巾帼兰陵”志愿者队伍成立以来,多次开展贫困帮扶、爱心助学活动,把家庭教育作为“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课程,把亲子教育作为母亲素质提升的主要内容,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为留守、困难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提供学习、生活、心理等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宣扬“最美”涵养良好家风

今年以来,兰陵县妇联积极从“好媳妇”“好婆婆”“兰陵好人”“最美基层妇联人”等活动评选中寻找“家风好故事”,吸纳在“讲故事、学理论——巾帼大宣讲”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宣讲员及“最美”代表,组建“家风故事宣讲团”,在乡镇、社区、村居、集市等开展巡回宣讲,积极传播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兰陵县妇联拿出专项资金,邀请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根据家庭家教家风工作要求,研究制作符合兰陵县家庭实际的家庭教育课程,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新闻推荐

兰陵农民蔡忠民在苏州当保安,巡逻时发现火情 山东汉子冲入“火海”背出八旬老太

农村大众报兰陵讯(通讯员孙云建)近日,兰陵县兰陵镇政府工作人员,收到该镇一位热心人士微信转来的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公安...

兰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