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种苗孕育蔬菜大产业
鸿强合作社领头人郭军见在展示新培育出的新优特种苗
今年,临沂市依托农业资源禀赋,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开启了全面对接长三角地区的新征程。在加快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道路上,兰陵县响应号召,率先发力,从种苗培育抓起,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奏响了“产自临沂·苍山蔬菜”品牌乐章。
□临报融媒记者 周成刚
通讯员 谭子辉
这里,是中国大蒜之乡;
这里,是中国牛蒡之乡;
这里,是中国食用菌之乡
……
这里,是拥有110万亩蔬菜种植土地的中国蔬菜之乡兰陵县。30万兰陵人“跑全国、卖天下”不仅构筑了哪里有蔬菜市场,哪里就有兰陵菜的流通格局,还逐渐在上海、江浙等长三角地区叫响了“苍山蔬菜”的知晓度和美誉度。而这种从量到质的转变,还得从新优特蔬菜种苗的孕育开始说起。
时下正值盛夏,炎炎烈日正炙烤着位于向城镇驻地的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然而棚内气温却凉爽如春,在标准化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大棚内,一棵棵菜苗青翠欲滴,生机盎然。
说起蔬菜种苗培育,就不得不提到兰陵县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从2012年开始累计投资3500余万元建成两处标准化种苗繁育工厂,现已发展成为鲁南苏北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育苗工厂。其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种苗培育一次性育苗能力可达1000万株,年综合育苗能力可达1.2亿株以上,主要培育黄瓜、辣椒、茄子等国内外新优特品种。
为什么要投巨资育苗?“品种老、口感差、易生病、附加值低,这是传统菜苗的劣势,也直接导致了兰陵蔬菜的品质上不去,菜农出了力却卖不上好价钱。”临沂市农广校培训的高素质农民、鸿强合作社领头人郭军见直指蔬菜发展症结,并拿兰陵人喜好种植的黄瓜和辣椒举例说明,2013年以前,黄瓜和辣椒的种植大都以菜农自育种苗为主,也就造成了当时“有处买种,没处买苗”的现象,然而自育种苗具有品种更新慢、出苗率不高、质量难保障等劣势,蔬菜产出只能卖到1—3万元/亩不等,品质不高导致收益率较低。再就是通过市农广校的系统培训,实地对标考察学习一些蔬菜发展较先进地区,发现了制约兰陵县蔬菜发展的瓶颈:独缺适宜当地种植茬口的新优特种苗。
找准了症结,发展育苗产业就显得势在必行,这也是加快提升兰陵蔬菜品质的重要前提。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团结、组织协调县内有一定规模的种苗繁育企业、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17家和257名种植示范户于2015年成立了兰陵县蔬菜种苗产业技术服务协会。协会成立后,种植户、合作社、育苗企业抱团发展,共谋兰陵蔬菜品牌化发展之计,并通过长时间示范推广,让当地菜农的种植方式悄然发生了改变。
有着近30年种菜经验的新兴镇龙庄村村民陈敬水,在2017年以前,还延续着买种自育自用的种植方式。“我这12亩地,育苗时需占用3分地,1个月时长,刨去人力物力,每棵成本还需0.35元左右。”陈敬水表示,2017年在接受标准化种植农技培训时,了解到工厂化育苗具有抗病强、品质高、产量高、收益高等优点后,便开始尝试购置和选种。拿黄瓜和辣椒为例,选用新优特种苗种植,每亩能增收2至3万元左右,12亩地每年种植纯利润能达20万元。自身的致富增收经验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纷纷效仿。如今村内125个大棚中有1/3已经转变种植方式,不再自育苗,而种苗种类的增多和茬口的科学分配也让多年的夏季种植淡季不再淡了。
菜农的认可也让鸿强蔬菜育苗基地开始兴旺起来,订单式育苗模式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在合作社育苗基地上班的闫玉梅告诉记者,她已经连续在这个育苗基地上班8个年头了,每天可以收入100—300元不等,而像她一样在此打工的周边村民还有300余名。
“改变从育苗开始,全县蔬菜新优特种苗种植覆盖率已达70%,科技与农业的结合已碰撞出品牌农业发展的火花。”据兰陵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房宝法介绍,新优特种苗多年的示范推广实现了兰陵蔬菜种植新技术应用普及化、种植品类多样化、优势新品种引进直通化、种植茬口衔接科学化,为全县现代蔬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兰陵计划通过百名“鸿雁”示范推广种植的方式,继续支持蔬菜种苗产业发展,引领蔬菜产品的更新换代,叫响“产自临沂·苍山蔬菜”品牌,为兰陵县乃至临沂市全面打造成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发挥积极作用。
新闻推荐
□记者卢鹏通讯员高启民报道端午假期期间,兰陵县压油沟景区为游客精心准备了火龙钢花非遗表演。温度高达1500℃的铁水...
兰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