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寻找古国遗音

市场星报 2020-05-07 00:39 大字

说到湖北地区的出土文物,不少朋友首先会想到曾侯乙编钟。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县(今湖北随州市曾都区)擂鼓墩的曾侯乙墓中,该墓出土的文物包括乐器、礼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器、丧葬用品及竹简等多达15404件,其中不少都堪称国宝,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缶的原型,就是曾侯乙铜鉴缶。曾侯乙墓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为湖北考古史书写了一页华美的新篇章。  

□ 据《北京晚报 》

发现失落的古国

从曾侯乙墓葬被发掘开始,考古工作者最关心的是:这个墓葬的主人是谁?随着文物被初步整理,墓主的身份也终于浮出水面。在诸多青铜器上,“曾侯乙”这个名字频繁出现高达208次,尤其是主棺之旁发现了一件“曾侯乙之寝戈”,这是墓主生前侍卫所持的兵器;在另一件青铜镈钟上,也明确写着“唯王五十又六祀……楚王酓(熊)章作曾侯乙宗彝”,这是在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墓主下葬时,楚国赠送给墓主曾侯乙的陪葬品。

关于曾国的青铜器,早在晚清时,学者阮元就在《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一书中有收录,他认为曾国就是今天山东兰陵一带的鄫国;1933年,安徽寿县李三孤堆战国楚墓也出土了一件“曾姬无卹(xù)壶”,郭沫若先生第一次指出存在一个楚国的邻国“曾国”;1966年,湖北京山苏家垄出土了大约在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之间的“曾侯仲子斿父”墓,明确了在湖北地区存在一个“曾国”;此后,湖北随州、枣阳及河南新野等地也陆续出土曾国青铜器。

然而,商周时华夏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小国很多,所以曾国也长期不太受重视。不过,曾侯乙墓的出土,让大家不得不将目光投向随枣走廊上这个古国。从随葬器具可以发现这个国家不但不是小国,而且还在楚国的卧榻之侧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时期!更不可思议的是,传世文献中并没有关于“曾国”的记载。而曾国所在的湖北随县,得名于秦朝所置的南阳郡随县,再往前可以追溯到春秋的随国。那么,曾国与随国又是什么关系呢?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同年,李学勤先生就发表《曾国之谜》,指出曾国实际上就是随国,一国二名。这种观点提出之后,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在这之后至今的四十年里,随州地区的曾国考古发现令人目不暇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曾国就是随国。可以说,虽然在曾国考古史中,曾侯乙墓的出土并非最早、也非最晚,但它却提供了一个相对明确的坐标,为未来曾国考古指明了方向;当然,更重要的是,它还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

聆听上古的遗音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乐器:编钟、编磬、鼓、箎(chí)、笙、琴、瑟、排箫等八种乐器共125件,其种类之全面、数量之庞杂、制作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堪称世界音乐考古的一朵奇葩。

曾侯乙编钟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为三层八组,挂在曲尺状的铜木组成的钟架上。编钟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圆雕、浮雕、阴刻、髹漆等多种工艺技法,总重量约5000公斤,其中长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短钟架长335厘米,高273厘米;最大的钟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钟高20.4厘米,高2.4厘米。每座钟均有“一钟双音”的功能,即敲击鼓面的正面与侧面可以各发出一个音。

曾侯乙编钟上共有3755字的铭文,除了编号、记事、标音外,大部分内容都是音名、阶名、八度组、各国律名对应关系等乐律知识。通过铭文我们可以知道,曾侯乙钟音名有宫(对应姑洗律)、羽角、商(对应妥宾律)、徵曾、角(对应韦音律)、羽曾、商角(对应无铎律)、徵、宫曾(对应黄钟律)、羽、商曾(对应大族律)、徵角(对应浊姑洗律)等十二个音名,这证明传世文献记录的“十二律”在当时确已被运用于音乐实践。

除了曾侯乙编钟外,曾侯乙编磬也刻有乐律的铭文;磬块由大理石或石灰石磨制,共32具,用于和编钟合奏,被称为“金石之声”。此外,还发现几件目前出土最早的乐器:一个铜建鼓座,由八对大龙和数十条小龙缠绕构成,龙身上还镶嵌着绿松石,也是目前先秦鼓座最精美的一件;一支29.3~30.2厘米长的彩漆竹箎,这是一种竹管制的吹奏乐器,不同于笛子的是两端封闭;一个20.8厘米高的彩漆匏(葫芦)制笙斗。

琴、瑟、排箫也各有特色。在曾侯乙墓中出土了十弦素漆琴和五弦琴两种琴,过去文献中只有五弦琴的记载,而这种长67厘米、宽19厘米的十弦琴则为前所未见;瑟是一种比琴更古老的弹奏乐器,在墓中发现12件长167.3厘米、宽38.5厘米的彩漆瑟,从弦孔判断为二十五弦,目前考古发现古瑟有十八、十九、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等六种弦制;排箫由十三根竹制箫管组成,其中1件出土时仍有八个箫管能奏出乐音。

除了举世瞩目的黄钟大吕外,还有不少文物也引人注目。比如一件“二十八宿图”的彩漆衣箱,上面书写了二十八宿星名,证明战国初期就形成了二十八宿体系;一件重2156克的金盏,系已出土先秦金器中最重的一件;最早的皮甲胄,出土文物中罕见的青铜兵器殳(shū)、三戈戟;记录随葬车马的墨书竹简,系我国出土最早的有字竹简,与墓内其他金文、石刻文、朱书文、墨书文一起,为古文字和书法研究带来了丰富的资料……

总之,曾侯乙墓的发现是艺术史上的一处绝世宝藏,也是考古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新闻推荐

30多家小微企业建在家门口 兰陵镇上楼农民有活儿干

4月22日一大早,为家人准备好早饭后,兰陵县兰陵镇瑞福苑社区居民宋云香步行来到位于社区内的婴幼儿服饰加工厂,开始了...

兰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