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四雁工程”助推乡村振兴 已选拔和培养“头雁”50名、“归雁”46名、“鸿雁”100名、“雁阵”139个
“鸿雁”谢平成在蔬菜大棚内操作放风机。4月12日,兰陵县向城镇谢村的蔬菜大棚里,菜农谢平成正在喷洒作业。开关按钮轻轻按下,棚顶的喷雾机便匀速移动喷洒,短短半小时,一个蔬菜大棚就已经喷洒完毕。
这台喷雾机是由谢平成参与研发、改良的。谢平成是当地有名的“土专家”,爱研究怎么种菜省时省力,他研发过大棚里的很多自动化设备,成为兰陵县“四雁工程”中“鸿雁”队伍的一员。
去年以来,兰陵县坚持正向激励、搭建平台、扶持培育相结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四雁工程”,即启动实施以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核心的“头雁工程”;以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归雁工程”;以培养本土人才为核心的“鸿雁工程”;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为核心的“雁阵工程”,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头雁引领
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是兰陵县“头雁”的典型代表。代村从一个欠着巨额债务,一大摞法院传票摆在眼前的落后村庄,到如今发展成集体产业总值28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高达6.8万元的模范村,是王传喜带领代村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道路。
同样让村庄华丽转身的还有向城镇徐皇路村党支部书记徐振东。2011年,徐振东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那时,周边其它村都发展起来了,徐皇路村还比较落后。如何让村民富起来,成为徐振东首先考虑的问题。
徐皇路村种植蔬菜历史久远,但传统种植规模小、布局分散,蔬菜的品质、销路得不到保障。经过多方学习,徐振东发现只有成立合作社,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合作社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销售,在技术和资金上给社员提供帮助,这样就可以保障社员没有后顾之忧。”徐振东说。
但徐振东的想法还未实施就遇到了阻碍。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要流转百姓的土地,是个难点。“之前一直在做生意,挣了点钱,村民对我回来当村支书都不理解,更别说带着他们致富了。”徐振东说。
后来通过多次召开会议,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才算是把合作社成立起来。“把利益分红跟社员讲清楚,第一期流转土地成功了,我们建了二十多个棚,当年就收回成本来了。”徐振东说。
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便主动加入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流转土地近3000亩,被评为“山东省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入社社员达到420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
经济上的发展并没有让徐振东减缓前进的步伐。“不仅要村民腰包鼓起来,还要让村民住得好起来。”徐振东说,村里先后投资268万元打造美丽乡村,还打造了一条蔬菜文化长廊。
8年来,徐振东从白皙的大老板成了皮肤黝黑的庄稼汉。“我把村子当成我的家,村民都是我的家人。盖的二层小楼都是成本价卖给村民,外村的不卖。”徐振东说,下一步村里还将建设一座老年公寓,孤寡老人以及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集中供养,让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在兰陵县,像王传喜、徐振东这样的“头雁”不断涌现,让乡村振兴有了基层的“铁堡垒”。兰陵县重视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从健全选拔使用机制、健全教育培养机制、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健全领导推进机制五个方面出台接地气、重实效、含金量高的政策,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比如在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方面,考核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每月最高补贴4000元政策。”兰陵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马新华说。
“去年实施了‘头雁工程’,不仅从补贴报酬、绩效奖励、养老保险等方面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进行正向激励,还在履行岗位职责、严守纪律规矩、公平公正办事等方面进行严格约束,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王传喜说。
鸿雁带动
谢平成14岁就跟随父亲在大棚里忙。“那时浇水、卷帘子、打药全得靠双手,我记忆里的种大棚菜除了苦还是苦。”谢平成说,在和蔬菜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开始研究些办法让种菜能够轻松一点。
“蔬菜大棚占地不大,空间又很狭窄,靠人力作业是一种常态。但我想做一些既符合老百姓经济情况,又能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的自动化设备。”谢平成说。
自动化喷雾剂、自动化放风机,电动轨道车……现在,谢平成的蔬菜大棚内各种“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原来他们看我搞这些研究都说我想上天,现在棚里的很多设备还真是上天了。”谢平成说。
谢平成的日子越过越宽裕,他开始研究健康种菜。“穷人富人都需要健康,我们自己种菜也想吃健康菜。”谢平成说,为了让大家吃上放心菜,他自己购买书籍,上网查阅资料,潜心钻研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
凭着一股韧劲,谢平成在没有先进设备、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在有机质无土栽培蔬菜上取得了成功。“这个是秸秆、牛粪按比例高温腐熟的,填上这个槽子两到三年甚至五年都不用换,每年往里添加牛粪就可以了。”谢平成说,“目前来说,我这个棚比正常的棚多卖三分之一是有把握了,而且非常省肥、省水,含氧量非常高,根系非常发达,基本上没有土产病害。”
通过多年的摸索,谢平成总结出不少“接地气”又实用的种植技术和经验。他手把手、面对面,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在保证蔬菜品质的同时更让菜农增加了收入。
为了培养更多像谢平成这样的“土专家”“田秀才”,打造一支技能出众、示范突出的“鸿雁”队伍,兰陵县出台了对本土人才的激励机制。每年,从种植高手、养殖能手、经营好手等当地各类人才中选拔出100名“鸿雁”,通过每年5000元的岗位津贴、到省内外高等院校进行主题培训、优先推荐为劳动模范、列为基层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等举措,激励他们加快成长成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兰陵县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基地里,棚里棚外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前来采购种苗的种植户络绎不绝。一谈起育种育苗,合作社创始人、“鸿雁”郭军见就滔滔不绝,口中“专业词汇”一个接着一个蹦出。
“多亏有了‘鸿雁’工程,县里安排我参加了多次培训,让我从一个农业‘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土专家’。”郭军见说。
归雁筑巢
据统计,兰陵县仅常年在外从事蔬菜运销的就有30多万人,这些人大多是农村能人,向城镇卜楼村党支部书记卜庆洋就曾是其中的一员。“我们这边在外边做蔬菜生意的人很多,拿我们村来说,一共1469口人,有600人左右在南方做蔬菜生意。”卜庆洋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兰陵县着力加强与在外人才的联络沟通,积极引导有回乡发展意愿的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工作者、行业知名人士、成功企业家等返乡创业,把原本本地人力大量“外流”的劣势转化为在外人才积极“回流”的优势,使“归雁”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股重要力量。
2011年,卜庆洋当上了卜楼村党支部书记。“虽然村里种菜的比较多,但之前都是用的小拱棚,干半年歇半年,品种也不行。”卜庆洋说。
卜庆洋用两年时间流转了769亩地,成立了汇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最开始的时候是做小麦育种,后来几年采摘比较热门,我们村离县城很近,就想着做采摘。”卜庆洋说,按高标准建起的蔬菜大棚第一年以每个1.6万元的价格租给种植户,由种植户自己经营。
第一年租棚的并没有卜庆洋想象中多,甚至有些大棚被外村种植户租了去。“尚岩镇的老朱租了三个棚种草莓,一个棚挣了六万块钱。一对大学生夫妻租了两个棚种花卉,一年销售额达到了七八十万。”卜庆洋说,“村民看到他们真挣了钱,都报名要租棚,现在正在建的几个棚都已经被预定出去了。”
兰陵县实施“归雁”工程,在创业贷款贴息、设施农业发展、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计划2018年至2021年吸引400名“归雁”回乡发展实体经济,参与建设现代农业。
兰陵镇桥头村飞翔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飞就是被“归雁”政策吸引回来的。刘飞是土生土长的桥头村人,前些年在杭州从事西兰花销售。去年回村包地试种西兰花。“我也是响应政策回来的。根据土壤和气候,这里适合种西兰花,种出来品质好。”刘飞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实行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签的固定价格,给老百姓有个保障,给了保底价,随着市场的行情走,市场行情如果三块钱一斤,那就给三块,最低价格不能低于一块二。”刘飞说。
雁阵齐飞
与“头雁”“鸿雁”和“归雁”三个工程不同,“雁阵”工程重在培育和提升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兰陵县长城镇,党政干部抓住全县实施“雁阵工程”的大好时机,推行“党建+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实现群众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双增加,助力乡村振兴。
长城镇党委副书记刘战海告诉记者,目前,长城镇共有46个村完成合作社发起创办,吸收社员近3000户、流转土地8000多亩、新增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5个,乡村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随着这一季草莓挑选、装运完成,长城镇芦蒙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终于没那么忙碌了。自从村里成立了合作社,种植户的草莓一到上市时节就供不应求,告别了以往销路难找的窘境。
“合作社成立以后,种植户的收益明显好了。合作社交给村集体一块资金,不光社员收入增加了,集体也有了收益。”芦蒙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自峰说。
去年9月,按照“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分步实施、逐步展开”的工作思路,长城镇在付村、居村、城南、沙园、李宅等6个村先行试点“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这一模式。随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形成了以“固定收益+二次分红”为主要形式,统一经营型、分散经营型和大户经营型的三种合作模式,蹚出了一条“雁阵齐飞”的乡村振兴道路。
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则主要为社员提供种苗繁育服务。“我种了8个棚,8个棚在800米左右上,都是从这边弄苗子。白菜苗是自己下的,辣椒苗、芹菜苗都是从这弄。根系好、缓苗快,比自己下的苗子提前上市十天,有把握。”种植户邵常征说。
合作社发展壮大了,理事长郭军见有新的打算,真正实现带头致富、让村民都能分享合作社发展的成果和红利才是他一直考虑的问题。“钱什么时候都能挣,但怎么带动村民,怎么尽到自己的一份社会价值,我觉得才是最有意义的。”郭军见说。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兰陵县“四雁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出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优势和作用。据了解,“四雁工程”实施以来,兰陵县共投入2600余万元,截至目前,已选拔和培养“头雁”50名、“归雁”46名、“鸿雁”100名、“雁阵”139个,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0.2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400余元。
新闻推荐
辣椒价格快赶上猪肉了 线椒批发价每斤最高11元,行情多年不遇
临沂城区的线椒价格达到了每斤9.98元。品种好的线椒批发价格达到了8元一斤。近期蔬菜价格一路上涨,特别是鲜...
兰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