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返集体化道路的村庄
2018年6月,澎湃新闻的英文产品——第六声(Sixth Tone)与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第六声学者计划”,资助八位青年学者在中国八个省进行为期六周的田野调查。此次田野调查的主题是“科技如何改变乡村”,其中包括四个具体议题:农村电商、大数据、农业无人机和荒漠化治理。本系列为青年学者的田野调查成果。
2018年6月28日,山东兰陵的农业园。 澎湃新闻记者 傅旦妮 摄
走进代村村委会接待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面挂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的荣誉墙。“先进村”、“模范村”、“示范点”、“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来访者:这里和中国数以万计的普通村落不一样,是一个走集体化道路的成功样版。和山西大寨村、河南南街村、江苏华西村等在改革开放以后一直没有实行包产到户,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的村庄不同,代村是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将土地经营权收回集体,发展集体经济。这个村庄重返集体化道路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其中的转变又是如何可能的呢?
1978年以后,代村和中国广大地区的农村一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承包给一家一户进行耕种。由于代村由河西、前圩子、后圩子三个自然村组成,生产队(即行政村的前身)解体以后,三个自然村在集体资产分配的问题上争执不下,导致村委会几度陷入瘫痪。由此,在八九十年代全国各地都在迅速发展的时候,代村却一度陷入了停滞。1999年,代村所在的卞庄镇派驻工作组进入代村,重新选举村委领导班子。出于对经济发展的热切渴望,时任兰陵县第二建筑公司项目部经理的王传喜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两委工作“一肩挑”。
王传喜就任以后带村委领导班子考察了走集体经济道路的先进典型——南街村。目睹南街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王传喜在南街村红色文化展览馆的留言簿中写下了“南街村的今天就是代村的明天”,决心要在代村效仿南街村的发展模式,走集体化道路。
确定目标以后,王传喜所做的第一件事是重新分配全村的土地。因为经过调研他发现,尽管包产到户以后代村所有村民都分到了土地,但却存在着严重分配不均的现象。“有的村民一人有两三亩地,有的却只有两三分,相差近十倍。大部分群众心里都不平衡,很有意见。”在这种情况下,2000年初王传喜带领村干部制订了土地调整方案,将土地划分成两个等级,所有村民抓阄选地,每户村民都分得一块优等田,一块劣等田。
土地调整解决了代村人地不均的问题,但未能解决土地分散经营的问题。2000年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代村外出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愿意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代村在2002年开始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具体措施是将土地的经营权从农民手中租赁过来,然后由村集体投资对土地进行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再将连片的土地返租给愿意种地的村民、合作社或公司进行规模化种养殖。通过这种方式,到2005年代村将全村土地的经营权都收归到了村集体。2008年, 代村以同样的方式与毗邻5个村的2200多家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流转土地7000余亩。
通过土地流转,代村将土地的经营权重新收回到村集体。由此村里的土地实行了统一规划管理,先后建设了“五园一带”(花卉园、果品园、蔬菜园、良种示范园、农业观光园和全民健身带)、代村商城和国家农业公园等众多产业项目,极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到2017年,代村村集体资产已有20多亿元,当年纯收入1.1亿元。村集体经济的壮大让村民享受到诸多福利:村里每年向居民统一分红(每人每年500元),统一发放住房补贴,统一支付新型合作医疗资金,统一安排60岁以上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统一实行居民子女助学奖学制度等等。
2018年6月28日,山东兰陵一家农业园的学生夏令营旅游项目。 澎湃新闻记者 傅旦妮 摄
到目前为止,代村的集体经济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在众多媒体的报导中,时年50岁的村支书王进喜被认为是带领代村重新走上集体化道路的决定性人物。这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十九大代表” 刚刚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显示出官方对其卓越领导能力的认可。然而,有理想、有能力的典型人物的存在并非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除此之外,代村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集体文化传统以及新世纪村落城市化带来的巨大红利。
代村在集体化时代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农业学大寨时期(1964-1978),代村在“铁姑娘”李桂兰的带领下将全村3000多亩旱地改造为水田,田里种植的水稻亩产达到了1000斤以上。从1973年到1975年,代村连续三年向国家上缴爱国粮100多万斤,相当于兰陵县下面十二个乡镇所上缴粮食数量的总和。代村由此成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今年77岁的李学全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回忆起这段历史,他显得格外自豪:“那时候的代村人都特别有干劲,在集体的带领下日子过得非常红火。”
集体化时代的辉煌历史造成了代村人对集体的特殊依赖。包产到户以后,集体化时代修建的庞大的水利灌溉设施难以维系,村里的水田很快又变回了旱地,由此导致村民的收入并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周边的村落在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万元户,而集体化时代的先进村代村却一直没有出现,村民陷入了一种“均贫”的状态。包产到户以后的经济困境引发了治安变乱、环境变差、社会矛盾增加等种种社会问题。代村人对集体化时代的美好记忆成为代村后来再集体化的大众心理基础。
此外,代村的成功离不开城市化带来的巨大红利。代村位于兰陵县城乡结合部。2000年以来,由于兰陵县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代村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和县城完全融为了一体。在此过程中,代村进城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这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此外,城市化也使得代村的土地价格快速增殖,在十年左右的时间翻了十倍以上。地价的快速上涨使得村集体有能力完成集体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不断增殖。村集体将土地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以后所建设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代村商城和国家农业公园等项目每年都给村集体带来巨额的现金收益,为代村福利体系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由此可以看出,集体化时代的辉煌传统、村落城市化红利以及年轻有为的经济能人,这三大因素在2000年以后的历史性汇合促成了代村的再集体化进程。不过和毛泽东时代的在计划指令下全面性控制的集体化不同,当前代村的集体化只是一种产权层面的集体化,其经营、管理都是以市场化、公司化的方式来进行的。村集体更像一个股份制公司,村民以土地入股,并享受公司赢利带来的分红收益。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代村的集体化并非是毛泽东时代集体化路线的复兴,而是在市场化环境下对村落历史传统的一种再造或创造性利用。
(本文编译自Sixth Tone: Better Together? Inside a Village's Embrace of Collectivization)
新闻推荐
躺在病床上的孟凡森记者孙镇镇摄8月7日,本报刊登《与家人起争执,“杀鱼弟”喝下百草枯》一文引起关注,“杀鱼弟”孟...
兰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