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莲子镇:大棚西红柿映红致富路

临沂日报 2022-03-01 07:52 大字

莒南讯 走进石莲子镇杜家汀河村温室大棚,棚内温暖如春、绿意盎然。远望,一行行排列整齐的枝蔓向上延伸,村民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们村的大棚西红柿元旦前后就开始采摘了,一个棚种植面积是一亩半,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一个棚的产量是四五万斤,村里共有380个大棚,今年的西红柿价格比较平稳,总收入在3500万元左右。目前棚里套种的芸豆眼看就要采摘了,每亩地还能多收入2万多元。之前销往东北,自打高速公路修建了,就销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说起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刚刚被评为山东齐鲁乡村之星的村党支部书记杜善斗顿时喜形于色。

杜家汀河村过去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农民收入较低,从2009年开始,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转变思想,另辟蹊径,听说寿光的蔬菜大棚好,为借鉴“寿光模式”,他们一年去了7次寿光。为了逐步实现品牌化经营,2011年,杜家汀河村成立莒南县兴河蔬菜专业合作社,给西红柿贴上了标签,通过有序规范引导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发展规模高效的大棚西红柿、芸豆等特色种植。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杜家汀河村的大棚从当初的1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380个,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该村党支部2018年还创办了莒南县汀河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如今,杜家汀河村大棚西红柿已成为当地的“金招牌”。

以质量树口碑,打造品牌化销售模式,为种植户带来更多收益。不仅带动了农户增产、增收,而且为村民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

让农民的“菜篮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用大棚的“金钥匙”打开百姓的“致富门”。杜家汀河村必将做好助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努力使村庄变得更美,农民变得更富。

(庄绪芳)

新闻推荐

张宝亮到莒南县临港区调研督导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贾路杰)1月27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张宝亮到莒南县、临港区调研产业发展情况,督导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工作。...

莒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