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例”厉家寨 奋斗不停歇 日子越过越红火,愚公移山精神代代传承发扬

大众日报 2021-01-31 09:57 大字

曾经贫瘠的荒山已经披上绿装,在葡萄山下,厉家寨人建设了新的厉家寨展览馆。(□记者 纪伟 报道)扫描二维码查看视频报道□ 本报记者 纪伟

本报通讯员 刘艳 孙强

莒南县坪上镇厉家寨村地处沂蒙革命老区,1941年就有党组织在村里活动。1942年,4名厉家寨人成为共产党员。

在党旗指引下,革命战争年代厉家寨人踊跃支前;新中国成立后,整山治水,发展生产,成为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被毛泽东同志赞为“好例”;如今,这片红色沃土发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樱桃产业,被誉为中国樱桃第一村,厉家寨樱桃被认证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

岁末年初,本报记者再访厉家寨,在村史馆里、在整山治水的故地上,探寻“好例”厉家寨如何赓续传承红色基因,焕发新活力。

“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现在山上都是树,当年这里插满了红旗。”1月14日,跟着厉家寨村76岁的护林员厉月钦沿山路蜿蜒而上,他面对一排排松树告诉记者。老人脚步有力,记者几次小跑才能跟上。

厉家寨村位于沂蒙革命老区,在新中国成立前,这里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地“瓢一块,碗一块”,75%是麻岩山岭,25%是褐土地,既怕涝又怕旱,农民生活极为贫困。

1951年至1973年,厉家寨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整山治水,改造自然,艰苦奋斗。通过叠地、深翻地,建“二合一”梯田、“三合一”梯田、“三化”园田,兴修水利工程等办法,努力实现粮食丰收。

厉月钦告诉记者,当时厉家寨村共有十二个生产队,为了鼓舞干劲,每个生产队都在自己的工地上插上党旗、红旗。其中,最特别的一面红旗上写着一个“帅”字。每个星期,党员和村民代表们都要开一个总结会,哪个生产队的成绩最突出,这面红旗就插在哪个生产队的工地上。为了争先进,村民们往往早上三四点就出门干活。

195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对厉家寨作了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从此,大山脚下的厉家寨名扬全国,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在厉家寨村的展览馆里,留存着大量记录党员群众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的老照片。“这些小推车和扁担,都是当年工地上的实物。现在这座展览馆的小楼,最初就是一个招待所,用来招待全国各地前来学习参观的党员群众。”厉月钦告诉记者。

厉家寨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到了1958年,厉家寨已修建大小水库17座。1964年,厉家寨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治水改土行动,先后修建了“龙潭”“龙门”“新愚公”“青年”“三八”等水库。其中,龙潭、龙门、新愚公三座水库库容共计300多万立方米,开挖配套干渠15千米,修建筑物290个,用工日30多万个。水库修建过程中,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涌现出了“钢六队”“铁五队”“铁姑娘队”等先进集体。

在1970年的冬天,厉家寨村党支部又提出了“向荒山要粮”的口号,800多名干部群众在大山的东坡摆下了战场。经过83天的苦战,荒山坡上整出80多亩平展的梯田,人们称作“大寨田”。此后,村里80%的土地可自流灌溉,基本实现了“水利化、绿化、水平梯田化”的三化标准。

一代代的厉家寨人历尽艰辛、求索奋斗,昔日的穷山僻壤,如今已瓜果飘香。“厉家寨人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凭着一双手、一把锄头,大干苦干。厉家寨的发展,囊括了几代人的心血与汗水。”厉月钦说,每当看到瓜果挂满枝头,眼前总会浮现村民在党组织带领下劳动的场景,正是一代代人的努力造就了今日山清水秀的厉家寨。

“土坷垃里长出‘红票子’”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为了让摆脱贫困的厉家寨人过上更好的日子,村党支部把目光瞄向了樱桃种植。虽然村里种植樱桃已有300多年,但此时厉家寨村民种植的主要是小樱桃,市场前景并不被看好。

1995年,村党支部带领部分村民到外地学习大樱桃种植,经过几次试验,大樱桃树在村里成活了。凭借着厉家寨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里出产的樱桃,卖出了5元一斤的高价。“这在当年可是不得了的收入,村里人都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土坷垃里长出了‘红票子’。”厉月钦说。

为了提高樱桃种植水平,村里的党员滕厚玉带头办起了樱桃种植合作社,还成立了厉家寨樱桃研究院,和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合作培育新品种,给村民们免费培训。

“通过引种、育苗、推广技术等一套组合拳,厉家寨人的樱桃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厉家寨村的樱桃园亩产也达到了2000多斤,市场价超过了每斤20元,厉家寨人的腰包鼓起来了。这几年,厉家寨村樱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周边18个村已连成2.6万亩樱桃片区。”临沂市委组织部派驻第一书记上官苏晓介绍,这里出产的樱桃被列入了全国“名特优品”农产品目录,厉家寨获得了“中国樱桃第一村”的美誉,年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产值2.4亿元。

近几年,村党支部发现传统的以种植、销售为主的樱桃产业已无法再获得更高的利润。增收的困境如何破解?村党支部将发展的目光瞄准了更尖端的农业科技。2018年,村里流转土地120亩,开工建设厉家寨樱桃科技示范园,建立了大樱桃种植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实现新品种培育、推广示范,并探索樱桃酒、樱桃果汁、樱桃果脯等樱桃深加工及其创新产品。樱桃鲜嫩、不易保存的特点,限制着物流销售。为了突破这一短板,厉家寨在市派“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在示范园内建设产品预冷包装、分选、展示中心和冷库,提升樱桃分拣、预冷、包装效率,为电商物流奠定基础。建立电子商务中心,拓宽樱农销售渠道,加快产品销售,提升厉家寨樱桃品牌影响力。

2020年6月,厉家寨樱桃种植合作社转变为村集体所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村里的樱桃种植户更有干劲了。据厉家寨村党支部书记厉明聪介绍,合作社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超百万元的收入,其中30%以上都会用于给村民分红。

“跟着党支部,增收有门路。”1月14日,在记者采访时,村民孟丽的樱桃园内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村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正在协助她加强樱桃树的越冬防护措施。孟丽今年三十出头,靠着经营4亩樱桃园,每年能在家门口实现3万余元的年收入。

“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

距离厉家寨村展览馆不远,冬日暖阳透窗而过,洒在村委办公楼内的书架上。书架对面有电脑与自助缴费机,村民可在这里办理水费、电费等自助缴纳业务。

在这里,记者遇到了厉家寨村的“90后”党员厉志强。据他介绍,厉家寨村保持着每年10月9日举行全村党员集中学习活动的传统。每到这一天,村里的党员会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村委大院也会播放《英雄儿女》等红色电影,党员带领村民回忆老一辈厉家寨人艰苦奋斗的故事。

红色基因在一代代厉家寨人中传承下来。据厉志强回忆,2006年,他正上小学五年级,厉家寨展览馆刚刚建成开馆,同学们前来参观,听着讲解员面对一张张老照片讲述整山治水的故事,他第一次感到,作为一名厉家寨人无比自豪。红色的种子,在厉志强心中悄然种下。2015年,厉志强入党,村里每年10月9日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的仪式,他已经参加了五次。

“年复一年,这些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党旗深深插在每个厉家寨人的心中,也让村民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不断取得新成绩。”厉志强说。

再向西走,一排排居民楼与远处的山峦相映生辉,小区里停着不少私家车。厉志强介绍,这几年,村庄发展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党员手上,新的党支部继续深耕樱桃产业,连续几年在村里办起了樱桃采摘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

同时,为了实现村集体不断增收,厉家寨村还在展览馆北侧腾出土地,开工建设了厉家寨沿街商铺,通过商铺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在厉家寨社区西邻,还建有一座厉家寨农贸大棚,替代了以往的厉家寨大集以及流动摊点,不仅方便了村民生活,也解决了以往“以街为市”,造成街道脏乱差和安全隐患多的问题,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还能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租赁收入10多万元。沿着厉家寨村横贯东西的主街边走边看,昔日的穷山村如今街道整洁,高楼林立。2019年,厉家寨村成功创建临沂市级“美在农家”示范村,还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居。

当下,厉家寨的樱桃随复兴号远销各地,厉家寨整山治水的故事也走出沂蒙山区,感动更多的人。2019年11月,鲁南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线路上设立的厉家寨站成为沿线上唯一一个用村庄命名的高铁站。这给了厉明聪新的启发:发展高铁采摘游,让沂蒙老区的樱桃坐上复兴号走得更远。去年受疫情影响,村党支部打开思路,请来了一些直播带货团队,凭借“网红经济”,让村里的樱桃卖出了高价。

“日子越过越红火,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厉明聪说,新时代有新的发展机遇,“好例”厉家寨还要阔步谋新篇。

新闻推荐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青春作伴,希望同行”关爱行动走进演马小学

1月4日上午,来自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的5名教师、15名大学生志愿者,专程从日照市赶到莒南县壮岗镇演马小学,为孤贫学子们...

莒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