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

临沂日报 2020-06-10 06:35 大字

本报讯 (临报融媒记者 杨光达 孙芳玉 通讯员 刘雁 孙烨)初夏,走进莒南县十字路街道石泉湖村,只见一山青翠、一院花红、一汪碧水、一村洁净,加之别具一格、错落有致的石头老屋,使眼前的村落比陶渊明诗中的世外桃源更胜一筹。石泉湖村是莒南县以美丽乡村建设激活“美丽经济”的一个成功例证。近年来,莒南县坚持以乡村全域振兴为目标,着力提成色、稳底盘、补短板,统筹推进美丽经济、美丽乡村、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这个时节,走入涝坡镇亓山村的大片杏园,300亩的“金太阳”杏累累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果农宋元飞家种了100亩5000棵杏子。他对记者说:“俺这的杏,个大皮薄,但不耐放,多亏临沂及周边县区的几个大超市来村里收杏子,也不愁卖。今年俺家净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果园里,果农们都正忙着采摘、分拣、包装刚刚成熟的杏子。“这儿山好水好,没有污染,结的杏儿又大又甜,俺家每年都来采摘。”采访中,记者碰到了来自市区的一家六口,正在享受采摘的乐趣。亓山村是个杏树种植专业村。2000年村里开始发展林果经济,建起了果品合作社,流转300亩土地进行集中种植。还搞起了休闲采摘和农家乐,每年举办赏花节和采摘节,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杏农的收入越来越好,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莒南县通过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完善村庄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扶持政策,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全力推进美丽乡村覆盖面不断拓展。该县依托乡村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建设一批具有生产、观赏、体验、旅游功能的美丽乡村综合体,通过引导发展“农家乐”、采摘游等产业,打造更多“美丽经济”。美丽生态变身美丽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中国茶叶之乡”洙边镇,3000亩的茶叶基地依金龙湖而建。该湖湖体面积1200余亩,湖面三面环山,环境极其优美。湖周植被丰茂,草木葱茏。茶叶对土壤水质要求很高。对此,这家基地的负责人单爱民动足了脑筋。最初栽植时,他们会把土地进行深翻,培土,再深翻,如此反复几次,对土壤进行改良,达到土壤最佳状态。并且还一直选用奶牛粪拌上黄豆、豆饼,作为茶叶肥料。单爱民说:“普通家畜粪便含有很多激素,对茶叶不好,而奶牛都是吃进口苜蓿和棉籽长大,保证了粪便的营养和纯正。”好生态种出了好茶,他家的“黄金茶”每公斤1.2万元还供不应求。莒南县立足实际,持续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通过大力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积极推广了天敌释放与保护利用、微生物制剂应用、抗生素制剂应用、物理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绿色农业成为主旋律。好生态造就了好品牌,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达164个,其中有机食品58个、绿色食品53个、无公害农产品48个。美丽产业擎起美丽经济。走进石莲子镇莱沟村的石泉果蔬专业合作社大棚,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绿油油的甘蓝菜正在结苞。在村民赵怀成的大棚里,他高兴地和记者聊起他的致富经:“现在正是西红柿集中上市的时候,今早上俺就卖了2000块钱,到现在这个棚已经卖了5000多块钱了,照这个行情来看,今年这棚西红柿收入4万块钱不成问题。俺总共种了两个大棚,5亩地,这是俺种菜的第5个年头了,一年主要种两季,一季西红柿,一季芸豆,一个棚一年能挣7万块钱!”莱沟村党支部书记赵金波介绍说,这片果蔬大棚共规划了300亩100多个大棚,现在有19户承包户,主要种植西红柿、芸豆、甘蓝、辣椒等蔬菜。目前的莒南,常年种植花生约40万亩、果品10万亩、茶叶8万亩、草莓8万亩,瓜菜面积6万亩,并建起了8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花生、绿茶、草莓、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已擦亮品牌,休闲生态旅游已成为一张靓丽名片,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乡村振兴正孕育着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新闻推荐

莒南县公安局组织开展队列礼仪专项训练

为加强民警纪律作风养成,培育严整的警容警姿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根据全警实战大练兵和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治暨警示教育活动部...

莒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