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发:获奖是鞭策,也是激励

日照日报 2020-04-08 00:51 大字

全媒体记者 沈凤国

赵德发,1955年生,莒南县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曾任日照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已有800万字文学作品问世,出版有12卷《赵德发文集》。作品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作家》奖、齐鲁文学奖、泰山文艺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等,其中长篇小说《经山海》获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新中国70年百种译介图书推荐目录”和第四届中国长篇小说年度金榜。

记者:您因哪部作品而获得第四届日照文艺奖特别荣誉奖?这部作品的主题、特色和亮点是什么?在读者中有什么反响?在您的创作经验中意味着什么?

赵德发:因为长篇小说《经山海》获得第四届日照文艺奖特别荣誉奖,我非常荣幸。这部作品,是2018年年初《人民文学》杂志向我约稿,我用一年时间写成的,主题是表现乡村振兴。我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海边,融入了许多日照元素,书中写的一些文化遗存,一些风物景色,一些振兴乡村的举措,能让读者产生联想。但这是虚构作品,不能将内容与现实一一对应。我用浓墨重彩,塑造了主人公吴小蒿的形象,着力表现她的成长过程。她生在农村,父亲重男轻女,视女儿为蒿草,但她发愤读书,考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吴小蒿毕业后到海边的安澜市,在区政协编文史资料,她不甘心过这样的生活,也想摆脱丈夫的家暴行为,就参加科级干部招考,去楷坡镇当了副镇长。在这里,她凭借坚韧性格与历史眼光,一步步成长为有担当有作为的女镇长,由一株小草长成了一棵大树。这部书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我用“历史上的今天”结构小说,每章前面都有一组,再加上“小蒿记”“点点记”,母女俩记录的个人大事与历史大事相映衬,让小说增加了历史纵深感。

《经山海》在2019年第3期《人民文学》发表,安徽文艺出版社同期出版,获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新中国70年百种译介图书推荐目录”、第四届中国长篇小说年度金榜以及“2019年度影响力图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阅读之声·畅销书屋》栏目,从今年3月6日开始,用48集播讲了此书,有好多人收听,反映良好。有关方面正筹备电视剧,准备在央视播出。外文翻译,也有几个语种正在进行。

《经山海》的创作是命题作文,对我来说是一次严峻挑战。如何在现实题材写作中求新、求深,我下了很大功夫,可谓绞尽脑汁,最后的完成度还算满意。

记者:谈一谈您对日照文艺奖这个奖项本身的评价。

赵德发:日照文艺奖原来是日照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设立的奖项,从1997年开始评选,每年对全市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进行奖励。2013年,在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与市文联的努力下,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升格为政府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让日照市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局面。以夏立君散文集《时间的压力》获鲁迅文学奖、我的《经山海》获“五个一工程”奖为标志,日照市文学创作跃上了更高台阶。

记者:作为著名作家,对您而言,获得日照文艺奖特别荣誉奖,意味着什么?

赵德发:我能获得这个奖,出乎意料。因为《经山海》是安徽文艺出版社早就约下的稿子,出版后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申报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后,日照市有关领导并没因为花落安徽而对这件事有成见,依然对我给予重奖,让我十分感动。我也明白,这是对我的鞭策,也是对全市文艺工作者的激励。我将与广大同仁一道继续努力,为繁荣日照文艺创作,为把日照建成文化强市,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您下一步的创作计划是什么?

赵德发:我刚写完一部纪实文学《学海之鲸》,是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约我写的朱德发传记。朱德发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家名师,学问与人品俱佳,写一写他的辉煌人生很有必要。这部作品正在打磨修改,近日交稿。接下来,我要休整一段时间,读读书,充充电。多年来我笔耕不辍,现在年逾花甲,节奏要放慢一点。如果精力与体力允许,下一步我会用几年时间,再创作一部新的作品。这将是我的第十部长篇小说,也是我的“蓝色系列”的重要一部,但愿我能圆满完成。谢谢!

新闻推荐

放风筝,请远离电力线路

阳春三月,放风筝,有人却忽视了高压线路,稍不留意风筝缠绕电线,致使线路短路大面积停电。截至目前,国网莒南县供电公司已查获防...

莒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