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落地,解百姓难题
本报记者 蒋月阳
“这个品种的花生出油高、果粒大、空壳少,关键是不生病,老百姓都愿种!”8月15日,在东港区三庄镇孙家庄子村,村党支部委员王世江对“日花1号”这个品种的花生赞不绝口,作为一手把这项技术培育并推广至今的张佃文,乐得合不拢嘴。
原来,张佃文曾是三庄镇农技站的站长,当他了解到花生青枯病、线虫病等病害对花生产区危害严重,甚至能够造成绝产无收时,他便多方打听解决这类病虫害的方法,并寻求组织的帮助。1997年,在市里一些老科技工作者的帮助下,张佃文开始潜心抗病育种的探索,选配了数十个杂交组合在病地筛选。
为了让老百姓真正种上好花生,市老科协也积极发挥应有作用,请来国家育种专家对新品种花生进行鉴定。直到2005年,经山东省花生专家组的现场考察和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的病圃鉴定,新品种花生达到高抗水平,花生防治叶斑病、网斑病、青枯病等技术难题被一并解决!2008年,新品种花生完成三年试种,通过山东省审定,被命名为“日花1号”,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紧接着,“日花1号”获评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张佃文本人也因此获得了特别贡献奖。
“日花1号”,成了日照人的骄傲!
“高油酸含量是普通花生的一倍以上,亩产能达到500公斤左右!”提起“日花1号”,张佃文的脸上难掩自豪,虽然已经70多岁,但他依然每天都到田间地头走两圈,看看花生的长势如何。如今又有两个花生新品种育成,并通过国家农业部登记备案,定名为“日花高油酸1号”和“日花3号”。“油坊都排队跟我预约收花生,我的花生米每斤贵一角钱也有很多人想要,莒南、临沂甚至外省,天天都有打电话找我来学习的!”
“也幸亏组织上带我出去考察,让我把人家的技术学到手,才能真正造福老百姓。”被张佃文连连夸赞的“组织”其实就是市老科学技术协会。研究育种的那段日子里,协会工作人员带着张佃文到了很多地方学习,这才造就了今天被老百姓追捧的新品种。张佃文说,他还远不满足于此,并且正在研究能够集合高油酸、亩产高等众多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花生,让那些种地的老百姓能够“事半功倍”。
其实,市老科协一直在服务新技术、新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不断努力着。前不久,全国共有20个组织被授予2019年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先进集体奖”,日照市老科协是山东省唯一获奖集体,在其获得的众多荣誉中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多年来,市老科协充分发挥联系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组织专家深入示范基地进行调研,指导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示范基地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助推项目成果落实。与此同时,该协会通过抓住农林新科技成果、新技术开展调研,选择部分乡镇试点推广,助推农林新科技成果、新技术转化应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闻推荐
8月17日,“百亿儒辰蝶变莒南”儒辰·金水湾产品发布会耀世启幕,近千人莅临发布会现场。儒辰·金水湾的准业主们及莒南主流...
莒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