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定了 每斤1.12元(国标三等),执行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

沂蒙晚报 2019-06-06 03:25 大字

本报6月4日讯 (临报融媒记者王泓钧) 芒种将至,又到了麦收时节,粮食是农民的“金粒子”,6月4日,沂蒙晚报记者从全市夏粮收购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临沂市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每斤1.12元,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做好资金准备和仓容准备等各项夏粮收购的前期准备工作。

夏粮收购工作既是粮食部门的一项业务工作,又是一项体现党的惠民政策的政治任务。粮食收购事关种粮农民切身利益,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6月3日,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对做好今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临沂市严格落实夏粮收购政策,今年最低收购价格为每斤1.12元(国标三等),执行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中储粮临沂直属库有限公司作为政策执行主体,将严格落实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具体组织收购。夏粮收购坚持市场化方向,提倡市场化收购,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售粮收益。

据介绍,今年临沂市夏粮预计收购量为58万吨。目前,已准备仓容60万吨,能够满足夏粮收储需求。同时,积极开展了人员培训,仓房整修,物资器材以及计量、检化验仪器鉴定校正,输送清理机械检查保养等工作。农发行临沂市分行已筹措16亿元专项资金,并可根据需要随时追加,能够满足夏粮收购需要。目前,正积极开展夏粮收购贷款资格企业审核认定工作,力争涵盖粮食储备、购销、加工等各类收购主体,满足农民就近售粮需要。

政策解读

连续3天低于最低收购价

将启动“托底价”预案

当粮食市场收购价格连续3天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时,将启动“托底收购价”预案。发布会上,临沂市粮食部门对夏粮收购“托底价”政策进行了解读。

夏粮是临沂市居民口粮和地方储备的主要品种。夏粮收购约占全年粮食收购量的一半,在粮食流通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家对夏粮收购实行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并行政策,临沂市作为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市之一,多年来,一直严格执行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较好完成了粮食收购任务,没有发生农民“卖粮难”。

最低收购价指的是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三等标准品粮食的到库价。具体价格水平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公布的当年最低收购价格为准,今年是1.12元/斤,相邻等级之间的等级差价为0.02元。

国家政策性收购,除了各级储备粮轮换以外,主要就是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今年,国家继续执行2018年公布的《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案》执行区域和时间为:小麦《预案》执行区域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省,执行时间为当年6月1日至9月30日。《预案》启动和停止条件为:当粮食市场收购价格连续3天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时,由中储粮分公司会同省级粮食、价格、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单位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经中储粮集团公司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批准,在省(区)内符合条件的相关地区启动《预案》。启动《预案》地区,当市场收购价格回升到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上时,要及时停止《预案》实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各类企业积极开展市场化收购。

《预案》规定,中储粮集团公司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作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地方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和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与中储粮分公司及直属企业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执行好最低收购价政策。

将开展进村入户服务让农民卖“放心粮”

夏粮集中上市后,如何提升为农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卖“放心粮”?

沂蒙晚报记者了解到,夏粮收购开秤后,临沂市各库点将会按照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的要求,让农民交售“明白粮”。集中收购期间,各库点将根据农民售粮需要,早开门、晚收秤、中午不休息,服务好售粮农民,有条件的库点还将采取预约收购、订单收购、绿色通道等方式,减少农民排队时间。售粮现场,各地也将增设便民设施,搭建凉棚、提供休息场所、茶水供应、配备简易检测仪器等,努力做到服务到位,方便农民售粮。

为避免农民储粮过程中发生霉粮坏粮浪费等情况,临沂市粮食部门将借助各级科学储粮技术力量,对农户进行庭院储粮指导。具备条件的地方还将组织专业人员进村入户,与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面对面”“零距离”服务,通过开展抽样预检,引导就近有序售粮等举措,减少他们售粮过程中的往返,同时避免现场售粮可能出现的排长队现象。

临沂市粮食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推广服务新模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研发了“易粮通”微信小程序,旨在发布调控政策、市场信息,拓宽市场化购销渠道,搭建起农民与企业的沟通桥梁。山东省作为国内首批试点省份,近期将推广应用。农民朋友和用粮企业只需打开微信小程序,谁收粮谁卖粮、在哪里收粮,什么价格收粮、等次质量什么要求一目了然,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手指动一动,买卖全搞定。

相关新闻

粮食部门牵手阿里开发粮食电子交易平台

让临沂面莒南油走向全国

沂蒙晚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临沂市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深化产销合作,粮食部门与阿里开发粮食电子交易平台,让更多的临沂粮油好产品上网上线,让更多优质的临沂面、莒南油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粮食收购走市场化的路子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临沂市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搞活了粮食流通,促进了产业发展,有效地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临沂市着力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鼓励企业采购优质粮源、加工优质产品,带动粮食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引导农民调结构、优品种、得实惠,把好粮卖好价的理念贯穿体现在产购储加销各环节。鼓励各类粮食企业与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购销合作关系,开展“订单收购”,就地加工转化增值。临沂市还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了“专业性、区域性、公益性”粮食电子交易平台,让更多的临沂粮油好产品上网上线,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打造沂蒙粮油产业“数字经济”,推进粮食市场化进程。

作为粮食主产省份中的农业大市,临沂市通过参加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推介活动,参与协办福建粮洽会、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会、山西粮食交易洽谈会等粮食产销协作会议,让更多优质的临沂面、莒南油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同时鼓励引导临沂市重点粮食企业、粮食经销商走出去,不断扩大产销合作范围,拓展合作领域,开展外购外销。

本版文图 临报融媒记者王泓钧

新闻推荐

没见过面,更不知对方姓名 女大学生借给网恋男两万多

本报5月30日讯(记者朱武涛通讯员徐向田季新宝)一名20岁的在校女大学生林丽(化名),通过陌陌认识一名“帅哥”后,在没见过面...

莒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