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院地合作机制 打造科技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费县样板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金玉杰李永宋振昕
2020年4月以来,以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山东省农科院和费县深度合作、协同联动,推动全平台支撑、全区域推广、全产业覆盖、全方位赋能,为县域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今年7月,费县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被确定为全省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8月,院地深度推进的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示范县建设正式启动,为打造农业现代化样板带来新契机。
绘制一张蓝图,系统性、整体性谋划科技强农方案
坚持规划引领、多规合一,准确把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临沂市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部署,紧密结合费县乡村振兴“1+5+N”规划体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农业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强化院地合作、精准对接,编制了符合费县农业特色与省农科院科技优势的《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费县示范县建设三年工作规划(2020—2023年)》。
总体上,以农业全产业链为主线,以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为路径,实施种养殖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业服务业创建三大工程,细化50个农业产业发展专栏,明确科技支撑县域农业发展的一揽子技术标准和行动方案,形成了科技主导地位突出、开放式执行实施、以实物工作量为评价标准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八个一”共建任务,出台《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实施方案》,明确农业产业、科技装备、绿色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五个方面19项建设任务,搭建起产业科技化、人才专业化、生态绿色化的五年共建整体架构。
共建四类平台,立体化、集约化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依托省农科院的学科、技术、人才优势和科研特色,立足地方所需,院地共建科技支撑平台,初步构建起省级农科专家、县乡农技人员和乡土人才为主体的人才支撑体系,实现优质科技资源向基层下沉,打通了科技人才培育“最后一公里”。
一是共建乡村振兴科技展览室。整理图片影像资料600余份,撰写文字材料两万余字,集中展示省农科院科技成果、适用技术、专家团队和费县农业资源禀赋、特色优势产业,以科技支撑引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果成效。
二是共建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当地企业、合作社、示范园区等机构合作,设立果茶、沂蒙特色美食、豆制品、道地药材、肉鸡健康养殖、天敌与授粉昆虫、农牧循环技术与装备7个产业技术研究院,集中攻关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比如,沂蒙特色美食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沂蒙小调特色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核桃脱涩技术攻关,获全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豆制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豆黄金有限公司联合攻克大豆嘌呤技术,填补了痛风患者不能食用豆制品的国内技术空白。
三是共建农科专家工作室。省农科院37名挂职科研骨干成立专家工作室,实现优势产业镇村全覆盖,开通“舜耕科技一键帮”服务平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农科专家。
四是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学院费县分院。用好省农科院“舜耕科技”服务团,把讲堂设在田间地头,累计开展西红柿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脆枣病虫害防控、果茶避雨种植、甘薯高效种植、畜牧健康养殖等线上线下培训会、现场观摩会50场次,现场培训农技人员、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4300余人次,网络直播平台在线培训10万人次,培育各类实用人才2100余人,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民扎根乡村,用科技示范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比如,引导“农家政”品牌创始人、草莓种植专家张荣俊回乡创业,开设临沂微一果蔬种植家庭农场,年均培训全国各地草莓种植户1.5万人次。
创新三种模式,模块化、多元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个“总抓手”,针对费县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农业结构、产业特色、治理水平,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因地制宜打造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一是突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特点,探索生态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依托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充分发掘和释放生态资源的经济属性,打造薛庄红色文化、许家崖美丽乡村、大田庄果香慢谷、马庄万亩核桃等特色片区,引建牛岚康养、龙川湖智慧健康谷、鄪国古城、天蒙二期等重点农文旅项目8个,集中推进周家庄“紫藤村”、土山后“流苏村”等40个特色村落建设,设立全省首家“两山银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积极推进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建设,推广设施蔬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使用面积7万亩、水肥一体化使用面积3万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用面积6万亩。创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对启阳清能生物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和永能生物热电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年处理畜禽粪污60万吨、秸秆废弃物30万吨,年产沼气6000万方、有机肥5万吨、发电2.16亿千瓦时、蒸汽22万吨,实现碳减排320余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88%,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
二是突出“园区化、品牌化”特点,探索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在县域层面,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34万亩,建设粮油、果茶、瓜菜、畜牧等7个特色产业片区,初步形成以胡阳、薛庄瓜菜为主导产业的蒙山前设施农业集群,以薛庄板栗、东蒙山楂、马庄核桃等为主导产业的山区林果产业集群和以豆黄金、沂蒙小调等品牌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乡村层面,实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引领行动,建设吉山现代农业、薛庄未来农业、东方润宝、化海农牧等23个农业示范园区(基地),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一村一品”示范镇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2个、示范村13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3个。推行“一所一园”“一技一企”科技加持模式,县级选派农技人员300名,与省农科院专家编成12个科技创新服务团队,立体打造“点、线、面”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应用熊蜂授粉与天敌治虫、小麦化肥农药减施、西红柿精深加工、标准化果园建设等新技术58项,引进鲁厚甜一号甜瓜、济麦44、鲜食玉米、金如意山楂、口感型西红柿、高油酸花生等新品种246个,研发西红柿功能性食品、山楂精深加工、厌氧发酵垃圾处理、甘薯脱毒育苗、板栗果酒提纯等科技成果,形成了产业提质增效、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实施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工程,打造过亿元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4个、企业品牌2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19个,“胡阳西红柿”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21.14亿元。
三是突出“生产方式单元化、经营形式模块化”特点,探索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发展模式。以“富民、强村”为目标,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拓展富民生态农业产业和非农产业发展空间,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社一品”产业发展战略,扶持发展乡镇产业经济和特色小镇经济,大力推行支部领办合作社,试行符合地方实际的“蒙德拉贡”合作经济模式,探索将农民群众、科技人员与经济主体联结成利益共同体。比如,东蒙镇划分为北部云游天蒙体验区、西部山楂红了农旅区、中部生产配套服务区、南部田园牧歌生产区四个片区,建立“党委+联合社+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链接模式,形成一体推进、分片运行、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的农业发展格局。以“乐居、善治”为目标,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18个、市级20个、县级140个,实现水电路信和环卫等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创新选派机关干部薄弱村任职、党员后备人才提级选育、“三资”清理“七步法”、村庄规划引领、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等工作机制,推行群众用章“一次办好”、村务审批“一网通办”、村务村情“一码通晓”“三个一”智治模式,乡村善治格局不断优化提升。
建立三个机制,一体化、协同性配置科技服务力量
根据产业需求和发展重点,精准选派科研人员,统筹调配任职岗位,促进农业科技创业创新。
一是建立“链长制”。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筛选出粮食、花生、甘薯、蔬菜、果树、食用菌、畜牧等7个重点产业链,相应部署科技创新链,实行链长总负责制,牵头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协同组织联合攻关,解决产业发展关键问题,贯穿和联通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有机协同。
二是建立“包保制”。建立“科研院所+产业强镇”“科技+园区”“科技+农业龙头企业”服务模式,省农科院首批39名专家分别在12个乡镇(街道)、4个农业园区、22个农业龙头企业担任科技副职;第二批127名专家已经驻点任职,其中12人担任第一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47人担任农业产业主体科技副职、51人担任第一村主任。选择10个特色产业村,由省农科院附属部门、单位“一把手”包保联系,建立长期科技扶持关系;开展“百名首席进百村”行动,农科专家直接联系51个特色产业村,真正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三是建立“融合制”。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省农科院“舜耕科技”服务团与“第一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四队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推行省市农业科研一体化服务机制,协调临沂市农科院、临沂大学等科技力量,打造集需求对接、信息共享、产业孵化、创新创业、技能培育于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夯实农业人才基础,打造农业领域“众创空间”。
新闻推荐
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寒风凛冽,为让环卫工人能有一处遮风挡雨的温暖休息场所,这个冬天,云南路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区社...
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