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脚印,走稳全面小康路 临沂:从红色基因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
小郭西村蔬菜交易市场上的村民。颜家庄村村民李树银在粤港澳“菜篮子”保供基地上班。美丽的沂蒙风光大美临沂费县“两山银行”成立暨生态产品金融贷款发放启动仪式现场。商贸物流之都——临沂一个能人回村能给乡村带来多大的变化?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小郭西村的“头雁”张立存,用8年时间,把这个众人眼里“煮不开的小郭”,带成了“牛气冲天的小郭”。
一片已经基本撂荒的丘陵地块怎会“起死回生”,并实现效益倍增?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8个村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后,发展蔬菜种植,成为粤港澳“菜篮子”基地。
一棵树龄千年的流苏能给村庄“贷”来多大的发展?今年6月21日,这个答案在临沂市费县马庄镇核桃峪村有了答案……
这一个个平凡故事的背后,是沂蒙儿女走过的不平凡的小康历程。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他们靠着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在这个深秋,农村大众报记者行走在蒙山沂水的田野乡间,喜看农村新变化,欣听老乡话小康。
“头雁”领航
薄弱村变成经济强村
10月10日凌晨4点,兰陵县向城镇小郭西村蔬菜交易市场,一辆辆装满新鲜蔬菜的三轮车鱼贯而入。分拣、包装、装车、发货,一车车蔬菜被运往全国各地。如今的小郭西村,蔬菜种植成了强村富民的产业。
然而谁也想不到,10年前,这个村还是当地有名的穷村、乱村。“那时候因为村里没通公路,遇到下雨天,出租车只送到小郭东,根本不来小郭西。大家都叫我们村‘煮不开的小郭’。”回想起过去村里的苦日子,村民高敏这样说。
小郭西村1700多口人,村大姓多,人心散乱,班子不稳。2010年至2012年,村里先后换了4茬村班子,24名党员几乎都进过班子。
薄弱村发展,最需要强有力的“领头雁”。2013年,年近50岁的张立存因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被向城镇党委推荐到小郭西村任党支部书记。
“虽然我也是本村的,可我真不愿意来,事太多了,想想就头疼。”张立存说,他刚来的时候,村班子里有14个人,谁都不愿退出。
“我不强制谁退,既然大家都想干那更好,有什么活大家一起上。”张立存说,当年村里组织修路,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我干多少,你们就跟着干多少,谁能撑下来,咱就认谁。”
最后,个别班子成员觉得既出钱又出力,而且出力不讨好,就自觉退出了村班子。小郭西村的班子渐渐稳定了,张立存开始发展产业。他知道,村民有事干、有钱赚、有盼头,才能真正远离相互拆台,踏实奔好日子。
2013年,小郭西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兰陵县家瑞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发展大棚蔬菜产业。“我们每亩地的流转费是1000元钱,而当时流转费的普遍标准在二三百元钱。”张立存说。
因为流转费过高,不少村民看不懂。70岁的村民蔡加奋就觉得张立存是在出洋相,“别人都是200元,你拿1000元,种啥不得赔。”
张立存没考虑这么多,通过村民集体授信贷款,迅速建起了上百座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和日光温室大棚,“全部种的黄瓜,当年黄瓜价格好,三块五一斤,一棚黄瓜卖了20多万元。”
张术勇是第一批报名包棚的村民,他两个大棚的黄瓜卖了近40万元,当年就回了本。随后,村里的大棚蔬菜产业迅速发展,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冷库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目前,小郭西村蔬菜日交易量高峰时可达80多万斤,蔬菜主要供应长三角地区,每年还有近200万斤的蔬菜出口国外;村集体收入也从原来的负资产,增长至现在的十几万元。
8年时间,小郭西村在“头雁”张立存的带领下,蔬菜不但卖到了长三角,更走出了国门。
“这两年,村里‘线上’蔬菜买卖也很红火,高峰时一天能卖2万多单,差不多10万斤菜。”今年初,57岁的张立存主动让出了村支书的位置,30岁的张志良接了班。张立存说,他想把主要精力用在村里的蔬菜产业上,尤其是帮着小郭西村把线上蔬菜生意做大做强。
小郭西村的发展历史证明,一个村庄是治还是乱,是弱还是强,有没有一个能干的带头人,有没有一个团结有力的“两委”班子至关重要。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需要“头雁”领航、“群雁齐飞”。
“转”出农业工人
建成粤港澳“菜篮子”基地
每天早上7点,兰山区汪沟镇颜家庄村的刘洪江,都会来到离家不远的粤港澳“菜篮子”保供基地“上班”。
一到基地,刘洪江便开始一天的忙碌,他一边忙着装箱,一边指导30多名“工人”正确采摘“上海青”。“我现在是这里的‘领班’,当然要把大家管好。”谈起土地流转的好处,刘洪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土地流转后,他成了这个现代农业基地的“农业工人”,轻轻松松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记者仔细看了一下和刘洪江一起劳动的“工人”,年纪几乎都在50岁以上。据颜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瑞介绍,今年村里共流转出土地300多亩。留守在家的“50、60”人员,年纪偏大又没有技术,外出不好找工作。现在能够在“家门口”打工,拿租金、领工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仅此一项,全村一年就可以增收40余万元。
长期以来,农民不愿把土地租给业主经营,担心业主效益不好收不到租金;另一方面,单家独户的几亩地又无法满足用地企业的“胃口”。针对这种情况,汪沟镇成立了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收集各村自愿流转土地信息,在网上发布,
同时为流转双方牵线搭桥,为流转双方提供流转土地估值、合同鉴证、法律政策咨询和指导办理流转手续等服务。
有政府搭台,农民的胆子大了、积极性高了,有实力的企业也主动找上门来谈合作。
2020年,临沂刘大侠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租下该镇8个村、200多户农民的1500亩土地,统一整理建成供港蔬菜生产基地。
“这片地过去是山岭薄地,很多村民都撂荒了,现在经过我们连片治理开发,配套上了水肥一体化设备,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良田。”刘大侠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宝娟告诉记者,这些让村民头疼的丘陵地,在她眼里却成了一片沃土。
记者了解到,按照公司与村民签订的土地流转协议,每亩地除了每年1600元流转费用外,每户还可以安排一人到“自家”的田里“打工”。
不到一年的时间,附近越来越多的村民都陆续加入,蔬菜基地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每天刚采摘的新鲜蔬菜源源不断地送往广州、香港等各大超市,供不应求。
颜家庄村李树银家的几亩地,全部由村里“打包”租赁给了粤港澳“菜篮子”保供基地经营。李树银告诉记者:“每天走15分钟就到田里,中午可以回家吃饭,晚上还能照顾家庭,每天工作8小时,每个月可以拿2000元左右的工资。”
站在秋日的汪沟镇粤港澳“菜篮子”基地里,放眼望去,成片的蔬菜在田野中依旧绿意盎然,成群的村民分工有序工作。现在,在汪沟镇,像李树银这样在粤港澳“菜篮子”保供基地上班的村民还有200多人。
三把“扫帚”激励
扫出了四合村新面貌
走进临沂市平邑县郑城镇四合村,只见条条街道干净,家家门前整洁,放眼望去,看不到刺眼的垃圾,闻不到刺鼻的气味。以前人们掩鼻而过的“垃圾场”,现在成了大妈大嫂跳舞的“广场”。
当地干部和村民说,4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路边、田边和房前屋后,经常“自然形成”一堆堆垃圾,蚊蝇滋生,充斥着塑料袋、餐厨废弃物……
何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围绕省市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平邑县聚焦农村存在的垃圾、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探索构建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农村人居环境常态长效管护机制。
四合村便是平邑县人居环境整治的缩影。“村内脏乱差,村外交通难。”回忆起2002年上任初期村子的模样,四合村党支部书记燕如成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
燕如成清醒地认识到,在这样的环境下,村子很难在各方面实现进一步发展。
“仅靠政府治理,难以保持长效的环境整洁。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治本之策。”燕如成为了探索村子的建设道路,每天前往别的村子观察、开会,学习琢磨他村的建设经验,在不断探索中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
为了实现后期妥善管理,燕如成颁布了“三项村规”:实行箭头制,将村子划分成责任区,落实到每户每人;制定“三把大扫帚”奖励措施;同时,严格惩戒。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管理、共同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热情。
四合村还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干部“组队”带头、志愿者配合的方式,以身作则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清洁村庄”行动,进一步引导村民养成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如今,“一把扫帚扫村庄,建设美丽乡村;一把扫帚扫庭院,打造美在农家;一把扫帚扫心灵,人人都行孝”的“三把大扫帚”激励机制,成了全县村庄长效管护的代名词。
脏有人管,乱有人治,头有人带,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渐养成。采访中,村民笑着对记者说:“俺村有三宝,两金一燕不可少,三把扫帚管长效,安居乐业没烦恼。”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人居环境的嬗变不仅让乡村环境更美,同时也带来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让村民们在优美的人居环境中奔小康。
2015年,四合村和山东广药集团方圆药业公司首次达成合作,在村内建设200亩金银花种植基地,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16万元。
近年来,平邑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实施“联村共建、区域提升”工程,构筑互生互融的价值生态群,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绿色产业共同体,先后创建了“邑城古道十里花溪”“红色沃土金银花乡”“山水蒙泽幸福温水”“五龙湖畔枫情丰阳”“风情葡萄沟魅力黄桃岭”5个市级示范片区。2020年9月,平邑县成功获批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验区。
“两山银行”成立
让生态资源释放百姓红利
今年国庆期间,临沂市费县马庄镇的核桃峪村,一座关于流苏文化的展馆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借助流苏贷,如今我们村也吃上了‘旅游饭’。”看着村里好风景带来好“钱”景,核桃峪村党支部书记吴强难掩兴奋。
4个月前,费县“两山银行”成立暨生态产品金融贷款发放启动仪式在核桃峪村举行,这是山东省成立的首家“两山银行”。靠着家门口一棵千年流苏树,核桃峪村竟然贷了230万元。
当天,经过费县“两山银行”运作,恒丰银行临沂分行为8个贷款户批复了总额750万元的生态金融贷款授信额度。其中金额最高的一笔,就是核桃峪村通过抵押流苏树获得的。
“两山银行”寓意“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两山银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而是一个交易平台。让生态资源也像商品一样,摆到‘超市’里交易,使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在生态保护、开发利用中实现自身价值。”负责运营费县“两山银行”的费县城资生态资源开发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凯介绍,由国有企业把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和市场化运作,可以使生态资源发挥更大价值。
要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收储是第一步。费县“两山银行”围绕存在于乡村或城镇具有经济、生态、人文、历史价值的10种资源盘活、增效,将零星分散的生态资源,按照类型制定收储标准,以租赁、入股等形式集中收储,进行连片整合、系统优化、配套升级,使其更具有规模优势和可开发价值。
这些“商品”价值多少?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发改委等部门制定了《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核算办法(试行)》,解决“生态产品价值怎么算”的问题,实现绿水青山“有价”。
资产怎么来、资产值多少、由谁来背书、由谁来登记、钱从哪里贷、资产如何整、由谁去招商、由谁去运营?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有完备的支撑体系。“两山银行”组建农业产业投资银行、生态资源储蓄银行、低效资产招商银行、文化资源开发银行、有偿权项变现银行、生态安全保障银行,构建综合管理、资产管理、评估担保、招商运营、计划财务、风险管控、若干子公司的“6+X”组织架构。
同时,建立起多方参与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由国有企业负责担保,引入山东省农担公司临沂管理中心给予贴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后,贷款户承担的年利息不到2%。
费县静居生态园林有限公司负责人朱纪娟告诉记者,她通过抵押核桃树,获取授信20万元,计划对民宿进行改造提升、种植金银花和发展林下经济。“俺早就谋划着扩大经营,商业贷款利息太高了,这回好了,俺用自己的核桃树抵押,加上省农担给的补贴,利息才一厘三。”朱纪娟高兴地说。
“两山银行”联合银行、担保机构、评估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搭建绿色金融服务新平台,尚未或不能确权登记、不能被金融机构认可的苗木、奇石、古树、古街、古村落等资源性资产和文化资源提供背书,以担保、授信、托管、承诺收购、优先处置等形式,为主体增信,打通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资本等融资贷款的堵点,让生态资源释放百姓红利,让“守着金饭碗讨饭吃”这一现象得到根本转变。
“一棵流苏树的市场价值也许达不到230万元,但我们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来考量的,这其中包含了这棵树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给周边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等等。”魏凯介绍说。
登高远望,蒙山沂水的秋日,是八百里山崮层林的青绿浅黄深红,是条条河流的碧波清澈静流,是一幅五颜六色的生态画卷。沂蒙儿女正以创新发展、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大步走在小康路上,一定会让这片传承的土地上开出更多更美的花儿。
新闻推荐
《国语·鲁语下》记孔子辨认羵羊的故事:孔子在鲁国好学有名,也以博学多闻著名。不管什么人提出问题,找到他询问,往往能得到满...
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