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多卖1毛钱,还解决了300多人就业 甘薯博士来社里,种苗效益翻了番

农村大众报 2021-09-17 14:56 大字

解备涛博士(中)察看甘薯生长情况。“用省农科院的品种和技术,繁育出的地瓜苗就是好卖。有的品种一棵能多卖5分到1毛钱,种苗纯效益达到200万元左右,比2020年提高了1倍以上。”近日,费县新庄镇金满田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电虎兴奋地告诉记者,这离不开解备涛博士的帮助。

“我不是孤军奋战”

解备涛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薯遗传与栽培创新团队的博士,2020年8月来到费县新庄镇,挂职金满田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科技副总,负责甘薯种植技术指导。

经过多番考察,解备涛摸透了新庄镇甘薯的种植情况,也发现了诸多问题。“甘薯品种老化,薯苗病毒肆虐现象比较严重,市场前景不明朗;种植技术、育苗方式都比较传统,施肥、浇水不科学,甘薯储存能力也不足。”解备涛说。

针对这些情况,他对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制定了金满田甘薯产业园建设项目三年工作计划,打算在脱毒甘薯种薯繁育、健康种苗繁育、安全储藏等方面着手,对金满田合作社以及费县的甘薯产业进行提质增效。

“我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全院的支持和帮助。”解备涛和团队联合该院粮田资源环境长期定位监测创新团队,筛选出适于山东种植的淀粉型甘薯品种和鲜食型甘薯品种,利用甘薯脱毒种薯“东种西繁”技术,繁育出优质廉价的济薯26、普薯32等甘薯脱毒种薯40万斤,价格比当地脱毒甘薯种薯的价格每斤低0.3元。

“西北地区飞虱蚜虫少,种薯平均带毒率比我们这边低28%左右。”解备涛说,2020年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作为技术指导方,在陕西榆林大地种业公司建立了甘薯种薯繁育基地200公顷,年生产脱毒种薯达到800万斤以上。

实现鲜食薯周年供应

“解博士还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技术,不但节省了人工投入,也缩短了出苗时间。”吴电虎说。吴电虎所说的新技术,就是高畦滴灌育苗技术,这是一种甘薯培育壮苗的新方法,包括整地施肥、排种薯、铺滴灌带等步骤,可以解决传统种薯育苗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出苗迟、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只要用心,办法总比困难多。2020年12月,冬季育苗遇到难题,这可急坏了解备涛。由于镇里原来负责大棚维修工作的人员外出学习,工作可能没有交接妥当,答应维修冬暖大棚却迟迟不见行动,眼看就要耽误育苗期,影响全年的生产进度。解备涛在村里、县里两地来回奔波,经过多方协调沟通,大棚得到及时维修,终于没有耽误正常育苗,压在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如今,金满田红薯专业种植合作社已经形成育苗基地27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2000亩,甘薯储藏窖5000平方米,储藏能力达到100万斤以上,实现了优质鲜食薯的市场周年供应,鲜食薯附加值显著提高,贮存后反季销售,鲜食甘薯亩产值达到近万元。

有了好产量,销路也要跟上去。解备涛协助合作社与青岛春天味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对虫咬的次薯及大薯进行去皮、切条等初加工,这不仅解决了甘薯残次品的销路问题,还解决了当地300多位留守老人的就业问题。

“我们老年人在家也是闲着,到合作社帮忙,每天能收入11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很方便。”70岁的新庄镇石龙庄村村民刘彦相一边干活一边说。

挂职结束后继续留任

傍晚时分,落日挂在西山头,照耀着这片甘薯地,翠绿的叶子上泛着光亮。微风拂过,甘薯叶沙沙作响,充满着收获和希望。

解备涛正蹲在地里检查甘薯的生长情况,额头上渗出些许汗珠,一年的挂职结束了,解备涛选择继续留任,“希望能多为费县甘薯种植做点事,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老百姓手中。”

“目前,金满田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基本形成了甘薯全产业链开发模式。”解备涛说,下一步将在甘薯深加工这个环节进行开发,提高甘薯生产效益。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打造“金满田”甘薯地理标志,形成品牌效应,带动费县甘薯产业升级。

农村大众报见习记者王萌

新闻推荐

临沂市疾控中心举办 慢病监测技术培训班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孔令华通讯员苑克宗)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慢病监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切实做好临沂市2021年度慢病监测工作,9...

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费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