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中心”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所有行政村

大众日报 2020-08-02 09:31 大字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赵德鑫

本报通讯员 刘 涛 高云野

“最近,俺这小山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可热闹了,疫情缓解之后,大伙儿都喜欢来这里看村史家训,听老党员讲红色故事。”近日,记者来到费县新庄镇祥和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村支书吴庆增高兴地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还要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届时就可以把实践活动从室内搬到户外。

“一个个站点造就了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强大阵地。”费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段晓莉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费县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9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9个,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全县行政村的全覆盖。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过程中,费县利用“旧阵地”打新仗,不摆“花架子”、不做“假样子”,综合利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村“两委”办公室及党建、综治、文化等宣传教育场所资源,搭建活动平台,同时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目前10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费县各个角落,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7000余场次,参与群众74万余人次。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费县制定了实践站标准化建设方案及评分标准,将全县各实践站划分为A、B、C三级。在C级实践站必备办公场所、组建队伍、开展好实践活动的基础上,B级、A级标准逐级提升。据统计,全县A、B、C三级实践站分别为26个、191个、182个。

“实践活动有亮点,我们全报道;人民群众有需求,我们有回应。”费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李振海介绍,费县积极探索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在硬件平台上实现了两个平台融合。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线下为主,与群众面对面开展活动,提供主体动力;费县融媒体中心以线上为主,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展示平台,为文明实践插上宣传的翅膀,提供强大的舆论传播工具,并把点单系统放在融媒体系统之中,让群众需求有回音、有回应,不断做好“指尖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今年,费县专门推出“视角费县”软件,开辟“文明实践”板块,设置阵地管理、志愿服务管理、活动展示等功能,志愿者们可以将实践站里开展的活动信息上传到平台。目前,“视角费县”软件已经有5万余名注册用户。

“我们村开展活动后,用不了一天的时间,就能在朋友圈看到村民们转发的报道。”在费城街道南巩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李建打开手机上的“视角费县”软件,向记者展示南巩庄村发布的活动内容。“现在大伙儿都想通过手机看看村里自己的活动报道。如今我们不只有线下的活动场所,‘视角费县’这个平台让我们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新闻推荐

汪沟镇抓紧抓实防汛工作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靖海汀通讯员卞晓蕊王琳)汛期来临,汪沟镇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原则,积极做好各项防汛工作...

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