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80余载,老乐器奏响新乐章
艺术团的成员在排练。“锵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隆咚锵……”一进费县薛庄镇于家庄村,会看到一间平房,里面时常传出敲锣、打鼓、弹琵琶等乐声。奏响这些乐器的,是该村68岁的村民刘道环和他所在艺术团的队员们。
艺术团的队员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弹奏的乐器中,不少是用了几十年的老物件。看着手中20世纪30年代的京胡,刘道环陷入了回忆。
1968年,16岁的刘道环加入镇上的生产宣传队,成为一名乐手,二胡、唢呐、笛子等乐器样样行,经常随宣传队步行到各处演出。“那时用的乐器,都是宣传队队员自己买的。我记得买把二胡,就得花6块多钱呢。”刘道环说。1978年,宣传队解散,队员们各回各家,刘道环成为一名民间艺人。直到2014年,他与一位朋友集资8万元,召集了18位喜爱吹拉弹唱的民间艺人,组建了红光艺术团,建了一间占地98平方米的平房,作为他们排练的场地。
“组建艺术团,除了自身热爱艺术,还想传承民间艺术文化。我们掌握的艺术都是从父辈那里学来的,所以希望能有接班人。”刘道环说,艺术团除了到镇上各村表演,逢年过节还会到疗养院、敬老院等地进行公益演出,表演的内容有京剧、豫剧等,更多的是结合生活自编自演的节目。
刘道环的艺术团里有十多种乐器,年数最久的是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最新的也是20世纪90年代的。数十年时光的打磨,这些老乐器表面原漆被磨掉了许多,琴弦也不知换了多少回,但在刘道环眼里都是难得的宝贝。
“这些老乐器看着老旧,但发出的声音没变。就像那个老锣,敲一下,声音依旧饱满浑厚。”刘道环笑着说,乐器年数久了,得好好保养,好好珍惜,经常弹奏,不然很快就用不了了。就跟人一样,即便上了年纪,只要多运动、保养,体质和心态仍然是年轻的。
从1968年走来,生活在不断改变,不变的是刘道环他们那颗热爱民间艺术的心,以及那些奏响新乐章的老乐器。
农村大众报记者张婷通讯员高云野聂鹏
新闻推荐
为全面展示新时代检察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根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
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