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街道:传承发展非遗文化 促进民富村强乡兴

临沂日报 2019-11-12 10:15 大字

费城街道位于沂蒙山前,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近年来,该街道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坚持把“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独特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特别是在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民富村强乡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深入挖掘,注重传承。费城街道注重非遗文化的传承,在广泛发动宣传的基础上,落实文化站、村居责任,采取社会普查、专门调查和鼓励非遗文化传承人主动自报等形式,全面落实非遗文化,确保让非遗文化“走出来”“浮出来”。建立非遗文化档案。对普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聘请市县非遗文化专家进行评定,认为价值较大、属于非遗文化的,登记造册,建立电子档案,确保非遗文化底子清、情况明、信息实。对艺术价值较高的,专门制作影像资料存档,确保艺术操作流程不丢失。目前,共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其中孙风玲的手撕纸艺术、葛继相的面塑艺术、黄勇的沂蒙泥塑、赵立梅的蛋壳脸谱、卞成飞的费县手绣等非物质文化艺术在省内外负有盛名。强化非遗文化培训。积极支持、帮助非遗文化传承人外出研修研学,同时分别组织非遗物质文化传承人开展文化艺术实训活动,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去年以来,共组织不同类别非遗文化培训班10多次。葛继相的面塑艺术传播到滨州等地,卞成飞在韩国等地公开展示技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全力保护,扩大影响。费城街道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吸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爱好者、文化专职干部参与,为非遗文化的交流、保护提供平台,目前发展会员50多人。建立非遗文化展馆。与街道历史展馆结合,打造全街道非遗文化展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相结合,在20个村居设立非遗文化展柜。三疃村为传承和保护孙风玲的手撕纸艺术,投资30多万元,在村里着力建设手撕纸、剪纸艺术展馆和粉条粉皮展馆。积极宣传非遗文化。不定期组织非遗文化传承人、社会爱好者等人员到镇村非遗文化展馆进行参观,交流非遗文化保护经验、激发社会人士保护积极性;大力开展非遗文化进学校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手撕纸艺术大师孙风玲被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聘为校外兼职教授,定期向大学生传授剪纸、手撕纸艺术,让这门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

深挖潜力,乘势发展。费城街道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努力把艺术魅力转化为发展活力、经济实力,促进贫困户脱贫、乡村振兴。与旅游产业结合。“旅之无文,行而不远”。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注入非物质文化,在景区景点免费为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安排非遗产品摊点,让沂蒙手绣、石墨煎饼、金星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让外来财富滚进来。实现非遗文化产业化。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平台,建立了中华奇石城,设立了非遗文化产业一条街,发展商户20多家;建设山东银光文化创意园区,吸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起研究、交流、发展非物质文化。临沂非遗文化-费县沂蒙泥塑传承人黄永,在银光文创园创建了“黄勇工作室”,其作品将陶艺、油画、漫画等融为一体,采用漫画变形体态,人物形态憨厚、开朗、朴实、单纯,栩栩如生,作品夸张、写意、奔放、粗犷,意境深远,具有浓郁的地方风俗民情和文化特色,该工作室年收入30多万元,带动5人就业,年收入3万元以上。以石磨煎饼为主打产品的沂蒙小调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带动群众120余人就业,“沂蒙小调”商标被评为山东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全国农产品品牌评估价值2.85亿元。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费县手绣传承人卞成飞创办的山东金昇有限公司,下设7处分厂,带动留守妇女和残疾人等就业300余人,辐射传承各省市地区7000余人参加培训,2016年被临沂市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承实训基地”和“文旅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审定入选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通过结合旅游产业和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化,让群众吃上了文化饭,走上了致富路。

王德宝 魏艳婕

新闻推荐

聚焦问题加压奋进 费县跑出正风反腐“加速度”

□临报融媒记者罗志强通讯员谭善柱高云野“我们要汲取身边人的深刻教训,纪法常响耳边,自觉接受监督,做组织信任、亲人放心、...

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