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打造蒙山前农业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版

临沂日报 2018-12-06 11:52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徐淑刚 通讯员 刘涛 王伟)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费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县域农业区位优势,果断决策部署北部蒙山前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工作。对标“十强”产业,突出蒙山前农业产业特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平台,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农业产业园区升级版,打造省内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引领沂蒙山区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蒙山前农业产业园位于费县北部,涉及胡阳、薛庄2个乡镇21个行政村,规划总面积10.8万亩。产业园将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依托北临国家4A级云瀑洞天风景区和5A级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南临祊河旅游观光带的优势,全面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区。目前已举办7届西红柿节、2届西红柿产业发展论坛和2届甜瓜擂台赛,建立观光采摘园110个、农家乐63处,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有效带动了流通、运输、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园内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组织模式和“保底+分红”利益联结关系,使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产业园建设的主导力量。目前园区内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家。农业专业协会和联合社6家、农民合作社345家、家庭农场78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20家。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兴建果蔬集散中心127处,带动从业人员2万人以上,年销售额30余亿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俄罗斯等国内外市场。

产业园区以农药化肥减量施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废物综合利用创新技术示范为重点,着眼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循环农业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了“果蔬生产基地-饲料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治理-有机还田”为主线的循环模式,实现种养循环发展。目前,产业园已建设20个大中型沼气工程,正在建设生物能综合利用项目,年总发电量1.8亿千瓦时,年消耗生物质30万吨。主导产业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率为95%、化肥利用率达到38%、农药利用率达到35%。园区内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目前,产业园内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逐步建立起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实施农产品二维码追溯制度,产业园95%以上农产品实现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达98%以上。园区内现发展“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3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90%。

此外,产业园内引进农业新品种160余个,转化应用新技术成果10余个,建有高标准日光温室4000余栋,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次,逐步成为区域性农业科技高地;依托农业智慧云平台,全面推广大数据、物联网和先进农机具等新技术、新装备,建立物联网示范基地1处,新技术推广比例达到95%,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此外,园区积极与山东省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科研力量进行合作,开展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和新材料的示范推广和科技研究,建有果蔬产业研究所4个。聘请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等知名专家6名,成立西红柿、甜瓜等产业农业科技创新团队6个,拥有西红柿、甜瓜等育种、栽培、播种收获机械,深加工等领域科技成果5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5%,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果蔬产学研合作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

新闻推荐

马庄镇 融合联动 构建多元格局

本报12月3日讯(通讯员岳成琦)近年来,马庄镇逐步构建起一元主导多元化解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

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