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保持一方水土 建设秀美家园积极构建水土保持与***互动链条

临沂日报 2017-09-19 10:34 大字

□本报记者 周成刚通讯员 杨玉姣

近年来,费县水土保持局在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市水利局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相继实施了淮河流域水保治理工程、中央预算专项工程、省财政补助工程、沂蒙山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项目,累计治理小流域110条,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第一书记挂职助推***

费县水土保持局第一书记工作组入驻费县梁邱镇下河村,制定了《费县水土保持局第一书记工作组两年任职工作的规划》,并依托东沟峪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从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方面,多管齐下,不断拓宽贫困户收入来源。

第一书记工作组驻村后,全心投入到精准脱贫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经过实地走访,他们发现村里的主要干道破损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外出,急需修复;耕地缺少灌溉水源,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一书记工作组积极跑项目、找路子,为当地经济谋发展。结合东沟峪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不仅及时修复了村里的水泥道路,还先后建造了数十个蓄水、储水设施。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发展山楂经济林500亩、苹果经济林610亩,并建立了苹果采摘园,将旅游观光和农产品销售融为一体,为群众创造了更大的经济利益空间,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依托国家水保工程助力易地扶贫搬迁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该局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黑山小流域项目开展综合治理,发扬“改山山低头、改河河变样、改地地增产”的精神,大力实施水利、经济林、道路、土地整理复垦等工程,有效地推动了当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

实施国家水保工程时,为充分保护该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物资源,依山就势规划沟、渠、池、路、坎等工程措施,让工程措施融入绿水青山之中,既达到了治理目标,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在经济林和水保林栽植过程中,选择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的乡土树种;立足于项目区内自然梯田风光,与当地编制的《沂蒙百花梯田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开展坡改梯工程,不仅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还做到了工程措施与自然生态相融,为易地扶贫搬迁后该地区打造集旅游观光、山水休闲、养生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基础。

发展水土保持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费县水土保持局始终坚持以“治理一条流域、开发一种产业、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改善一方生态”为建设目标,以治水改梯为重点,对山、水、田、林、路全面统一规划,以通路、兴水、整地为重点,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发展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同时,积极与项目区的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西北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发展了大片优质桃经济林和高标准石坎梯田,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成为该县水土保持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工程。在中央预算内项目小贤河小流域治理过程中,立足于当地天蒙景区的旅游产业,将当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发达的优质果品产业、浓郁的人文民俗风情等优势资源与水保工程相结合,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水利水保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出基础设施完善、人文气息浓厚、村容村貌整洁的乡村,使项目区内的乡村旅游实现了绿色跨越式发展。

今后,费县将全力做好第三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规划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推广水土保持科技,提高小流域治理水平,以点带面建设亮点工程,着力打造精品小流域,发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充分发挥示范园的示范、科普、宣传、教育、科研、实验、推广等多重功能与作用,提升水土保持的社会影响力,促进该县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新闻推荐

徐涛到兰山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和信访维稳工作

本报9月13日讯(见习记者张丽通讯员孙峰华李书慧)9月12日至13日,市政协主席徐涛到兰山区汪沟镇蹲点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和信访维稳工作。徐涛先后到汪沟镇沙岭子村贫困户家中及华强集团党建扶贫示范园...

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