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文化元素展示文化景观融入文化内涵 兰州背街小巷整治彰显城市底蕴

兰州晚报 2019-11-24 02:22 大字

市民漫步电影小巷1958电影小巷

背街小巷是居民每天过往的“最后一公里”,那里才是一个城市的底色,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让僻背小巷干净整洁、舒适宜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市民的期盼。如今,当你在兰州走街串巷时,或许会发现不少市民家门口变样了,可能还有一些小惊喜:原来坑坑洼洼的小巷子干干净净、破损的墙面粉刷一新、乱摆的摊点也看不见了;墙面上新增了令人驻足的画面,它可能是一幅山水画,也可能是古色古香的装点、机械感的工业元素、新潮的电影素材……这些改变都源于兰州市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的结果。2019年,兰州市将20条背街小巷的整治确定为为民兴办的实事。在背街小巷整治行动中“开足马力”,不仅对小街巷进行了道路平整、小区绿化、安装路灯等硬件设施的改善,同时按照“一街一形象,一区一风格”的思路,给每一条小街巷赋予不同的文化元素,展示文化景观,打造文化长廊,让小街巷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背街小巷是城市之窗,是百姓之路,于细微处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大变样

小街巷旧貌换新颜

11月22日,记者来到团结新村红星巷,这个原本脏乱差的小巷子面貌焕然一新,原来车辆乱停乱放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小广场,有充满艺术气息的石凳,还有太阳能发电路灯。团结新村党工委书记方炘介绍说,为了让片区内的居民也能享受到城市中心居民的优质生活,他们把墙面打造成文化墙,广场做成健身广场,以提升周边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前巷子里的路面坑坑洼洼,墙面锈迹斑斑,从去年开始整治以后,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马路平整了,墙面粉刷了,垃圾也不见了,到处都干干净净的。”家住广武门新华巷的居民任丽萍说。

今年,兰州市各区对背街小巷市容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净化环境面貌。各责任部门单位和街道社区干部职工、环卫工人、低保户和综治员全员出动,重点就背街小巷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进行整治;对街巷内破损旧路、消防给水、雨水工程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整治;对街巷内两侧破损墙面、破损护栏进行清洗等改造工作,打造特色宣传文化墙。同时,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加强清扫保洁力度,严格落实清扫保洁制度,确保街巷环境干净整洁,进一步规范了垃圾收运和清运频次,在今年年底之前,20条小街巷将全部整改完毕。

据了解,今年,兰州市整改的背街小巷有市政开发集团小巷、电影制品厂小巷、红星巷小巷、工林路牛奶厂巷道、彭家坪路、瓜州路菜市场巷道、安宁区桃林社区门前街巷、北环路桃林路匝道东侧巷道、北环路桃林路匝道西侧巷道、公安局家属院巷、玉合苑巷等等。

有文化

突出文化特色嵌入文化内涵

背街小巷的整治并不止于硬件设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嵌入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特色。

从西北师范大学大门的东侧望去,白色的墙面,灰色的线条,营造出古朴雅致的氛围。一幅幅学校发展的老照片和文字以画框形式展示在墙上,吸引着来往的过客驻足观看,让更多的人了解百年名校的历史,醒目的“百年师大、人文安宁”八个字生动地展现了安宁区厚重的人文底蕴。

在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原来破旧的街区全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老兰州特色的粉刷装饰。当地人亲切地称这条街道为“巷往时光”,意味着这条街巷会带着人们回到往日的时光。兰州黄河文化、中山铁桥、兰州历史等具有鲜明当地特色的印刷物跃然墙上,让步入这条街巷的人们品读兰州文化。杨家园社区的背街小巷改造除了极具当地特色之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因地制宜”。“背街小巷的改造不能打扰到老百姓的正常经营和生活,杨家园社区的背街小巷改造都是根据每一处场所的功能设置的,学校门口就是《论语》等传统文化、饭馆门口就是饮食文化、家属区门口就是建筑文化,改造的风格要与场所契合。”酒泉路街道办有关负责人说。

“广武门新华巷长约1500多米,整治前马路不平整,墙面也不干净,小巷里比较乱,乱停车也比较常见。”广武门街道办瞿颖说,现在,新华巷的这些问题全部得到了整改,不仅干净整洁了,而且墙面上布置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个自信”、“民族大团结”等主题文化,“这条路又叫自信路,所以我们结合了‘四个自信’;同时小巷子周边是回汉混居的小区,所以我们又将党建和多民族团结的文化融入当中。”

有看头

“1958电影小巷”让您置身电影史话

在今年背街小巷的改造中,不得不提的是“1958电影小巷”。小巷于近日刚刚改造完成,11月22日,当记者走进段家滩兰州电影制片厂小巷时,仿佛穿过了时空的阻隔,置身于甘肃电影六十载的历史长卷之中。这条小巷里,记载了甘肃电影的六十载岁月,文化墙上的内容勾起了人们对甘肃电影的回忆。

拱星墩街道办副主任徐甲带着记者参观了这条小巷。他说,兰州最早的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在黄河之滨的段家滩开始建设,当时这个厂是甘肃唯一一家电影制片厂。1959年4月,兰州电影制片厂成为段家滩的“地标”,占地达205.67亩,其中仅摄影棚就达860平方米。兰州电影制片厂在甘肃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史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巷东面墙壁的画面主要展示了甘肃电影走过的六十年历程。兰州电影制片厂创作了众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受到了人民的喜爱,得到了很高的荣誉。立体手绘展现了露天电影给老百姓带来的欢乐及留下的美好回忆。1958年,周恩来、朱德视察甘肃,兰影厂参与摄制了两部纪录片《周恩来在甘肃》、《朱德在甘肃》。1959年,兰州电影制片厂综合楼破土动工,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黄河飞渡》在永靖县开机拍摄。此后,兰州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第一部系列新闻片《甘肃新闻》,在兰州市公映。虽然这部影片只有短短的十分钟时间,但在各影院放映后反响强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甘肃日报》还在显要位置发表了题为《第一朵鲜花》的文章,高度赞扬兰州电影制片厂的诞生和首部影片公映的重要意义。1963年,兰州电影制片厂改名为兰州新闻电影摄影站。1977年,甘肃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1978年拍摄彩色纪录片《麦积山石窟》,印证了麦积山石窟在中国历史上独具研究价值的重要地位。1983年,正式更名为兰州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电影故事片《经理室的空座位》。1988年,拍摄大型纪录片《甘肃在腾飞》。1990年,拍摄电影《夺虎连环计》,讲述了拥有半只铜虎的英国人约翰来中国寻找另一半铜虎,并先后抓住了另一半铜虎的守护者何子孝和秀女,经过一番搏斗,何子孝终于战胜约翰夺回国宝铜虎的故事。1993年,与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故事片《歪打正着》。1996年,拍摄电影《红流》。彩色遮幅立体声故事片《红流》,通过对红军战士“丁山”、“黑妮”、“熊师长”等英雄形象的塑造,讲述了红军西路军兵困祁连山之后那段悲壮惨烈、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光辉岁月。1998年,拍摄六集戏曲电视连续剧《望子成龙》。从这些影片的题材我们可以看出,建厂初期的兰影人,涉足更多的是纪录片和科教片,而今天我们从这些影片之中,感受到的正是它深深的时代印记。立体手绘展望未来,电影技术革新将会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光阴如梭,继往开来,2000年以来,甘肃电影迎来了蓬勃的千禧年。影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影视的源泉来自于生活,希望大家能对影视文化有更好的理解。

小巷西墙的画面展现了兰州电影制片厂获得的荣誉。兰州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曾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百花奖”、“骏马奖”、“敦煌文艺奖”、“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等多个奖项。建厂几十年来,兰州电影制片厂创作、摄制、出品了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影片110多部、407集。西墙的画面从五个部分介绍了电影技术的发展,让市民更加清楚地了解电影的拍摄。同时,从不同的电影风格,划分出科教电影、译制电影、新闻纪录片、动画电影、儿童电影、港澳台电影等类别。2005年,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决定选出中国电影史上的5位杰出电影人为“中国电影开拓者”,并树立铜像,作永久纪念,任庆泰、郑正秋、黎民伟、夏衍和袁牧之5人入选。中国电影《中华儿女》、《天堂回信》、《可可西里》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荣誉。此外,西墙的画面从六个步骤说明了电影的制作过程。最后,经典电影台词弹幕让我们又回忆起一个个经典的画面。时光流逝,这种记忆也越来越淡,人们对兰州电影制片厂的回忆却越来越深。

小巷文化寄托了无数人对甘肃电影的怀念,对曾经的美好岁月的追忆。一张张老照片唤醒了我们记忆里的味道,让我们仿佛回到了曾经的那个时代……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于永昭文/图

新闻推荐

全省“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8起“清四乱”案例被通报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烁)11月4日,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工作情...

永靖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靖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