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河、架桥、穿城…… 跑赢时间的“济南速度”
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脉,为城市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城市交通的发展,不能阻断对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城市交通的建设,不能忽视市民百姓共建参与所发挥的作用。回顾济南交通发展的历史脉络,会感受到老济南的人情余味,能探索出交通在社会变迁中的历史意义,能体会到穿越时空的微妙与感官,能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泉城济南。记者张舒
明清时期:步行绕城1圈要1个多小时
清道光二十年(1840)《济南府城图》上的济南府城,是现在的老城区部分,基本为晋永嘉年间,济南治所由平陵城迁移至历下后,明洪武四年(1371)修建府城的原貌。
那时,整个济南城“周围一十二里四十八丈”,也就是说,以人的步行速度绕整个城市一圈,只需要1小时20分钟。如今的制锦市小区北部一带,那时仍是一片水湾,名叫“三娘子湾”。
清咸丰十一年(1861),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军事的需要,济南开始修建城外圩郭。因城北水多,缺其一面,整个圩子墙长3670丈,上有垛口3309个,辟有岱安、永固、永靖、永绥、永镇、济安、海晏7个圩子门。
十九世纪:胶济铁路建成开通
1904年5月1日,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联名上奏,请求在本已是黄河、小清河码头,又即将成为津浦铁路与胶济铁路枢纽的交通重镇——济南,开设通商口岸,“以期中外咸受利益”。一个月后,这座千年历史古城开来了第一列火车,很多市民跑到火车站目睹了这个稀奇的钢铁“怪物”——胶济铁路开通了。
5月19日,大清王朝外务部批准济南正式开埠,在中国近代开埠史上,由巡抚奏请开商埠,济南是第一个。此举不仅大大加快了济南的城市化进程,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还一举奠定了济南,乃至整个山东经济社会近代化的基础。开埠后的几十年间,济南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超过了以往千年的规模。
1911年末,津浦铁路黄河大桥建成通车,火车汽笛声让济南成为津浦线的枢纽城市。自此,城市经济快速崛起,成为民国的产业重地。当时的济南城,拥有两铁路、两航线: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黄河(大清河)和小清河航运线,交通发达。面粉、纺织、印染、化工、造纸、机械、五金等行业全面发展至鼎盛时期。
民国时期:形成完整的公交线网
远距离出行依靠铁路,近距离出行则主要靠乘坐人力车。济南的人力车,是在清末民初从日本传入,又被老百姓称为东洋车,性质有些像现在的出租车。1914年的定价是每月15元,后来,人力车渐渐扩展为营业性客运,计时收费是每小时12枚铜币,计程收费是一里2枚铜币。到了上世纪20年代末,济南的人力车发展到一万多辆,成为当时济南城内客运的主要交通工具。
不过,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力车因为速度与承载人数的限制,逐渐没落。从1919年开始,济南凤记汽车的出租轿车、黄河河务局购置改装的7座公交汽车等,济南的公共交通工具不断演变、升级,直到1948年10月,济南正式成立了市内客运营业所,形成了完整的公共交通客运网络。当时,承载人们公共交通的公交车,多是来自国外的一些旧车,因为车头突起,被当时人们称之为“长鼻子”,解放初期,整个济南市大概有10余辆“长鼻子”,为济南市民出行全面提速。
建国后:迈入无轨电车时代
济南解放后,从1949年4月起,数十万济南市民参加义务劳动,拆除了旧城外圩子门,拓建道路。1950年2月,又一段一段拆除了济南府城墙。几乎在同时,济南市人民政府组建了“都市计划委员会”,负责城市建设规划工作。
1960年,济南公共汽车公司正式成立,国产的沼气车投入运营,因为要在车顶上放一个大胶皮袋子,用来放沼气燃料,车一走起来,胶皮袋子就一鼓一鼓的,远远看上去特别像个大蛤蟆,于是有了“气蛤蟆”这一称呼,全面取代了“长鼻子”,成为一段时间内主要的公共交通形式,公共交通逐步走向完善。
1977年1月1日,济南无轨电车1路正式剪彩通车,标志着济南迈入全新的“大辫子”时代。在当时,乘坐电车成为济南人民最流行、最时尚的出行方式,到现在,济南市无轨电车系统还有4条线路(101路-104路),在济南市区东西方向主干道上承担着大客流的运输任务。
上世纪90年代:首条高架路通车
如今,一提起济南商圈,大部分人都会说是泉城路商圈。其实,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园路才是济南当时最繁华的地段,两侧尽是国贸大厦、明湖大酒店等一批地标性建筑。早年间,北园大街附近是一片菜地,当时济南人的蔬菜主要产自北园,为了方便运菜,人们就在这走出了一条土路,把这条路叫做“28号线”。上世纪70年代,“28号线”改名为北园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北园路拓至70米宽、6车道,并更名为北园大街,沿路两侧,第三产业的发展愈发蓬勃,这条路成为不少市民印象里著名的“十里商业大街”。
之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机动化的交通方式。1998年10月1日,济南首条高架路顺河高架路建成通车。与此同时,位于经十路玉函路上的玉函立交桥也投入使用。2017年年底玉函路隧道建成通车,顺河高架路又沿玉函立交向南延伸至英雄山立交桥,济南市区南北交通得到很大改善。
关注
未来:形成轨交“H”形骨架
当下济南城市路网在不断完善,仅仅是城市快速路,到2018年年底就将达到110公里。目前,城区内立交桥的数量已经增至24座,高架环城的济南高架路网已然形成。
2019年1月1日,济南地铁R1线的通车宣布着济南迎来地铁时代。目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正开展全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把章丘、济阳、长清、平阴等纳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范围,并延伸至周边齐河、肥城等地。预计2021年,济南全面建成轨道R1线、R2线一期、R3线一期3条市域快线,形成轨道交通“H”形基本骨架;2023年轨道二期192公里建设建成通车,运营规模达到276公里,基本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
下一步,济南的高速路网将进一步织密。位于济南辖区内的济青高速改扩建、青兰高速、济泰高速、济乐高速南延、绕城高速大东环线等5条在建高速公路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在不远的将来,“三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的构筑,会让济南和周边城市的连接更加紧密,助力济南在都市圈抱团发展的进程里发挥出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闻推荐
1976年宝鸡市竹园沟出土的伯格卣。2003年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的逨盤。1901年宝鸡戴家湾出土的夔蝉纹禁,现藏美国纽约大...
永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