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解放前百色县的赈济

右江日报 2017-06-29 09:03 大字

清朝时期,百色直隶厅(民国后改县)的赈济没有具体记载,但在鹅城城隍庙里,每年都有些钱、米、衣服、棉被、医药、棺木等施舍。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廿五为最大的一次施舍活动,每月初一和十五也有小规模的施舍。每年的除夕夜,城隍庙内都例行演戏。有的穷人除夕夜因为躲债,有家难回,只得躲进城隍庙里看戏当守岁,政府的一些乐善好施者会悄悄将红包分送给那些穷人。

清末民初,鹅城一些慈善人员捐资,在东宁街下段(今中山一路中国人民银行百色分行宿舍处)兴建一间长5丈多、宽3丈多、青砖瓦面、有前门无后门的“平安所”。“平安所”是为那些到百色做生意的外地落泊客商和客死他乡者作为暂时停靠棺木和金坛的地方,待日后死者亲人前来认领。许多无家可归的乞丐、逃荒者、流浪者也到“平安所”内来栖身。因此有人说,在“平安所”里,死人与生人同眠。

百色县开始有记载的赈济是1913年,县人民政府在大街(今解放街)设一所普善堂,在长寿街(今文明街)设一所普济堂,救济普通危难者。1919年,县人民政府建有一座义仓,曾储粮百多万斤,为救济灾民所用。1921年,储备粮全被过境的自治军吃完,灾民颗粒无得。1922~1924年,百色商会会长提议从鸦片烟入口税中设附加税,作赈济费用,不久就筹到60万斤粮,又因滇军过境吃尽,灾民无人获得救济。

1928年,由百色商会发起募捐,筹得善款两万银元,作建设医院费用。在今人民市场旁(百色市妇幼保健院职工宿舍处)建起8间小房、一排竹屋,取名为“普生医院”(今百色市人民医院的前身)。这是百色民款创立的第一所医院,也是一间慈善机构,后来改为公立医院。普生医院建成后,聘请地方威望高的老中医谭裕堂、庙宽裕等3人,轮流坐堂义诊,不收诊费。

1930年,百色县设立赈济会,内部组织分为一、二、三股,职员13人,专门办理赈济事宜。6月成立百色儿童教养院,设院长1人,下设总务、教导、生产三股,每股设主任1人,还有教师、医师、护士、技士、事务各若干人,教养院先后收容难童500人。

1932年2月至5月,百色农村旱灾严重,二区(今那毕七塘、四塘、永乐百练一带),水稻遭蝗灾,粮食失收,但县人民政府无钱救济。

1933年,百色县人民政府设立民政科,司政权建设、行政规划、救灾救济、慈善感化、户政地政、医药卫生、社团登记等。省赈济会为就近指导各救济站工作和便于筹划配置义民起见,也曾把百色县作为广西救济区第二区,区主任由行政督察专员兼任,副专员由省人民政府任命。

1934年,百色普济堂施舍棺木18副,掩埋18具无人认领尸体。1935年,百色难民救济站成立,当年发放救灾款300万元(国币),赈济灾民5000余人。抗战期间,日寇入侵广西,大批难民涌入百色县城。1939年、1940年,县人民政府给3408人发放难民证。梧州的思达医院搬迁到百色后,在城隍庙旁搭起竹木茅房,为军民义诊。抗日战争结束后,思达医院迁回梧州。

1936~1940年,百色县发生火灾55起,房屋被毁511间,损失214.322万元(国币),政府发放赈灾款等680.29万元(国币)。

1942年6月25日至9月25日,百色县城霍乱流行,来势迅猛,灾情严重,染病死亡者众多。如普生医院收容患者178人,就死亡44人。有些人抬死人出去埋葬刚回家,自己也随之染病身亡。疫情让人胆战心惊,谈疫色变,许多民众不敢外出。商人李怡聚、梁顺成捐款3万元(国币),汉兴隆捐款15000元(国币),俊兴、和记、觉生、林鸿源、生利兴各捐款1万元(国币)建筑病舍、充实医院设备。省人民政府为此分别奖给他们金质褒章、匾额,同时传令百色县予以他们嘉奖。同年,县内发生火灾4起,受灾67户,烧毁房屋51间,损失5.17万元(国币),政府只赈济664元(国币)。

1943年,全县大旱灾,稻田受虫灾达10.68万亩,因灾饿死184人,逃荒1115户,卖儿卖女124户231人,变卖田地2175户4千亩,卖耕牛1221户,卖家具2119户。仅四塘新明、永靖、桂明、保安等村变卖房屋和全部家产有79户,逃荒103户453人,卖耕牛、田地382户,吃树皮过日子263户,卖儿卖女29户30人,饿死11户32人。这4个村共受灾877户,占总户数的89%,县人民政府赈灾1829万元(国币)。

1946年9月30日下午2时,驻百色县城鹅江镇后方勤务部三十供应站(今利园村)弹药库,因搬运弹药不慎发生爆炸,毁民房298间,灾民1317人,炸死6人,重伤10人,轻伤52人,损失约在2亿2千740万元(国币)以上。另有10处公共处所被损,约损失7110万元以上(国币)。县人民政府民政科组织调查抚慰队,进行抚慰。第二天上午8时,鹅城慈善家陈师陆煮粥8担到街上施赈,不到半个小时粥已告罄。南宁好善人士陈历南、江砥波、杨达明等人,受百色赈济会之请,在南宁募捐筹得赈灾款576万7千元,如数汇交给百色救济会赈济。1946年10月6日、11月17日《广西日报》均报道此事。

1949年水灾、旱灾严重,重灾区为凤都、龙域、毕禄、永乐、百平等乡,受灾稻田7万多亩,灾民达29400多人,县人民政府配发34250公斤粮食赈济。

新闻推荐

杨元忠在全州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强调总结有益经验推广有效做法着力推动全州全域旅游上台阶上水平

本报讯(记者乔栋明)6月21日,全州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永靖县召开,州委书记杨元忠参加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总结承办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的有益经验,大力推广发展全域旅游的...

永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