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TBM的震撼 见证“铁军”的风采
结束兰州水源地取水口项目部的采访后,记者于7月12日上午向地处刘家峡水库旁边的中国水利水电四局有限公司“TBM”基地赶去。早就听说过这里有一个大家伙,是由中国中铁制造的第一台“TBM掘进机”。为了探秘真相,记者决定走进工地、靠近它……
1
首台中国制造的TBM掘进机落户刘家峡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了中国水利水电四局有限公司“TBM”基地(以下简称TBM1,因为还有一台TBM掘进机,在水电三局工地),负责接待记者的兰州市水务公司现场工作人员卓俊逸已经早早在项目部办公室门前等候。
临时住宿安排停当后,小卓首先带记者见到了TBM1大队杨洋大队长。据杨洋介绍,TBM1整机长度达415米,其中包括长度为11.6米的主机、2节设备连接桥、22节后配套台车、10节会车平台、9节连续皮带机安装台车,设备总重1200吨,装机总功率约3300千瓦,开挖直径可达5.48米。TBM机身属“框架式”结构,它将灌浆填充的豆砾石及其储料罐、管片拼装机、水泵机、散热系统,运输设备的小火车及内部铁轨合理地安装在“身上”,组成了这台一体化作业的专业设备。只需要轻按按钮,相关设备就开始运转。“TBM可以完成掘进、豆砾石填充、灌浆、管片衬砌、出渣等一条龙作业,同时还承担着供电、供水、向外运渣等任务。一旦洞内出现地下渗水等意外状况时,TBM还可完成排水等任务,功能非常之全。”
在以往的印象中,隧道是由人一点点挖出来的,但在兰州水源地5号支洞隧道施工现场,记者有了新的看法:隧道是可以由现代化的生产工厂掘进。
水电四局在水源地采用的TBM掘进机是由“中国中铁集团”生产的我国首台双护盾硬岩掘进机,目前工作正常,每天正以30多米的速度向前推进。说起这个庞然大物的大,用一个数据可以说明:“它的零部件有大约33000多个,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穿山甲\’。兰州水源地引水工程输水线路全长33公里,这台集现代高科技于一身的智能型硬岩‘穿山甲\’承担着该工程长达13.6公里隧洞的打通重任。”杨洋自豪地说。
看到记者的满脸不理解,杨洋大队长说:“你先做其他的采访,有空我带你去工作面,切实感受一下‘穿山甲\’的威力。”
2
TBM掘进机6个月完成隧洞成型2058米
水电四局兰州水源地项目部经理梁国辉今年41岁,1999年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电专业毕业后就到了水电四局当技术员。参加工作17年来,一直在水利水电工程工作。
2015年9月,他受命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这对梁国辉来说又是一次更大的挑战。在问及具体内容时,梁国辉告诉记者:“我们是去年冬天到场的,在一穷二白的地方电没电,水没水,可以用‘一脸茫然\’形容。”他说,“TBM不是我们的常规‘武器\’,不像我们常用的手机,想买就买,不想买我货比三家的事,而是我们要去定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及时派出由十多人组成的技术员前往成都监造。从监造到下线,再到运输到工地,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来不得半点马虎。
“当第一台设备在今年1月20日运抵刘家峡工地时,我们顶着严寒,昼夜加班,在短短的15天之内,将长达415米的TBM掘进机滑行到584米的作业现场,这在世界上是首创。”梁国辉说。
据梁国辉介绍,从设备上讲,这是我国首台双护盾硬岩掘进机,造价780万元,加上配套设备等下来达1.2亿元。因难主要表现在设备自身方面是一个新的尝试,还表现在地质方面。由于衍射太硬,贯入度低,造成进度缓慢,增加了更换刀具的频率。目前,平均每天要换4把刀,一把刀价值达4万元,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今年2月4日上午,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输水隧洞“新水源二号”TBM(双护盾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在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镇举行始发仪式,正式进洞掘进。这是国产首台双护盾TBM,也是目前国际、国内最快速的岩石隧洞施工设备,是整个水源地项目建设输水主洞施工的关键设备。
总工杨生瑾告诉记者,TBM1于今年2月4日成功始发,项目部加强设备管理,加大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先后对皮带系统、管片拼装机、管片吊机、管片小车等进行改造,提高了设备的有效掘进时间,保障了设备利用率。为确保TBM1掘进适应不同岩石,项目部采取地质预报手段,沿隧洞掘进方向,开展地表地质调查工作,在检查刀盘期间,进入刀盘观察掌子面岩石,并观察皮带机上渣石的粒径、形状,估算岩块、岩片、岩粉所占比例,确定掘进时的岩性、岩石完整性、节理发育度,地下水情况等综合地质信息,得出TBM1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掘进参数,为TBM施工提供理论基础。
在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部先后克服了TBM1姿态纠偏、超硬岩地质、设备改造等困难,实现了掘进突破1公里、月进尺600米、最佳日进尺30米的目标,取得了管片安装1000环的大突破。截至目前,管片安装突破1000环,隧洞成型达2058米,标志着TBM1支洞施工完成过半,TBM1将继续向主洞方向前行。
据了解,为保证TBM1完好率,项目部规范施工操作、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维修保养,采用“4+10+10”的运行模式,每班掘进10小时,维修保养4小时,保障设备的完好率。为提高TBM1掘进纯时间利用率,项目部对TBM1掘进进行动态监控,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对TBM1的掘进时间利用率进行分析优化,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全天跟班,时时监控,为TBM掘进提供技术保障。项目部有关部门坚持日汇总日分析,周汇总周分析,上下联动,共同监控,为TBM1保持良好状态上了“双保险”。
目前,TBM1状态稳定,7月28日至7月31日累计进尺121.71米,平均日进尺达到30米,最高记录达到34.57米,达到了国产双护盾硬岩TBM的领先水平。
3
水电四局水源地TBM工地的年轻人
“水电四局兰州水源地项目部都是些80、90后的年轻人,他们热情很高,作为水电四局的后代,我们充满着希望,憧憬着未来。”项目部办公室主任吴增悦说。“过去所承受的压力、化解的矛盾、克服的困难,都不是最欣慰的事情。一批80、90后的技术人员能够扎根工地,成长在工地,已经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才是最值得书写的骄傲。”梁国辉深有感慨地说。
在水电施工一线工地,人力资源捉襟见肘,很多的新员工一上场就被“委以重任”。在TBM工地上挑大梁的,绝大部分是2008年以后毕业分来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在家里都是父母的“宝贝”呵护备至,来到工地一线,他们需要马上适应环境,与老职工一起吃苦并肩战斗。在现场,他们既是施工组织者,又是技术指导者,还是施工现场的协调员,不但要应对施工难题,更要解决现场临时出现的事情,还要完成业主和监理随时交办的任务。
任红兵今年25岁,2015年7月从兰州理工大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就被水电四局录用。去年10月,因工作需要,他从新疆调到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工地。一到工地,他经过简单培训后,就直接和团队一起到了成都进行TBM掘进机的监造工作。设备下线后,他返回水源地立即投入到了TBM掘进机的组装和调试。
“设备进场后,项目部即刻合理组织人员、设备进行吊装,避免设备积压。为确保2月4日TBM顺利完成始发,制定了详细的组装计划,细化分解每日组装任务,明确组装责任人,合理组织人员、设备,实行现场24小时轮流组装。组装期间项目领导夜以继日,蹲点监督,组装人员严格按照技术图纸进行组装,确保TBM各项系统正常运转。在与中铁装备的通力配合下,项目部从设备进场到组装完成仅用15天时间。”亲自见证并参与了TBM掘进机的监造、组装和调试,任红兵话语中依然带着兴奋。“每天下班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一边回顾着当天工作的得失,一边计划着第二天的工作,既能感受到项目领导的支持与信任,又能体会到工作进步产生的满足感,心里觉得非常充实,步子也就越走越轻松,一点都不觉得累。”
青春是创造的花季,TBM1项目部的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成为花季里最好的园丁。谁说“80、90后”的年轻人是只会“享福”不会“工作”的一代,水源地项目部TBM1工地上的年轻技术干部用实际行动和累累硕果证明,他们同样也是肯吃苦讲奉献,勇于拼搏爱岗敬业的一代。
4
TBM掘进机工作现场温度高达40℃
7月19日上午9时许,记者全副武装后,在大队长杨洋和专业总工何京健的带领下,乘坐轨道车(小火车)从5号支洞口进入地下,小火车在洞内缓缓行进,只见洞内涌水越来越多,有时细小几股,有时犹如瀑布。据介绍,洞内仅每天排出的水就有接近200立方米。小火车停下后,顺着泥泞的混凝土路步行200多米,记者走进了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的“心脏”,这里已经是地下1500多米的施工现场。
此时,记者早已汗流浃背,呼吸不畅,但建设者们仍在机器轰鸣中紧张施工。
在各施工作业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泥水、汗水、油渍包裹着他们的身躯和脸庞,只剩下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地面上持续高温,温度就是个32℃左右,但在TBM工作现场最高时达到40℃左右。”
隧洞里,由于TBM设备庞大,越靠近刀盘位置空间越小,仅有一人宽的道路,工人们每天要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无数个来回。这个施工岗位,是最辛苦、最危险的地方,不仅高温难耐,施工过程中还不时会有岩爆发生。在艰苦的施工环境中,工人们每天要工作近10个小时。
目睹一寸一寸“抠”出来的隧洞,面对综合难度世界第一的伟大工程,记者不由得为建设者们赞叹!为兰州第二水源地这个伟大工程赞叹!
上午10时,专业总工何京健说,TBM又叫硬岩掘进机,能在石头山里打隧洞,被称为“穿山甲”。由于TBM最前端刀盘位置空间狭小,尤其是设备底部,每次检查都要靠爬行才能进入。TBM刀盘上有30多个刀头,每个刀头重190公斤,面对坚硬的岩石,刀头最易受损或出现故障,必须及时检查更换。
“由于刀盘位置距离岩石开挖断面最近,其顶部发生岩石爆裂的几率非常大,十分危险。每次检查敲击螺栓和刀头时,都要格外小心。”杨洋说,每个刀盘检修,都要转动好几次进行调试,需要爬上操作室再钻进设备底部10多次。
从机头向机尾返回的时候,记者顺手摸了摸光滑平整的管片问大队长杨洋,这些管片是不是很重,他说:“一块管片重量达3吨,一辆三轮车只能拉一片,我们专门有制作管片的厂子。”
中午12时许,记者与一起下井的工作人员乘坐轨道车升到了地面。脱下安全帽,汗水已经湿透了头发,不停地往下流,身上的衣服像淋过雨似的,紧紧地贴在身上……
7月19日下午3时许,由于对管片有点好奇,记者又来到管片厂看个究竟。
占地46亩的水电四局管片厂,地处永靖县新城区,这里机器轰鸣,铲车来回进出车间,将做好的管片一片一片从车间运出,放在厂子的空地上。进入车间,工人们各自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据车间负责人介绍,一片管片制作出来需要6个环节。工人首先要把模具进行清理、再喷上脱模剂、放进制作好的钢筋、进行浇筑,再收面、进入养室成形、最后放进蒸养室,6个小时后,一块制作好的管片就出来了。每天生产约120片,才能满足TBM掘进机月需管片4000片的需求。
一个多星期的采访,记者见证了水电四局“铁军部队”的伟岸,体验了中国制造的TBM掘进机的震撼!
在这里,衷心地祝愿水电四局的“铁军”们,在兰州水源地工程中,好梦成真。
新闻推荐
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公司)景泰原种场的15头二元(二代)长大母猪,产仔后发现并非纯白色猪仔,而是出现了部分棕红毛或全部棕红毛现象。因市场上红毛猪肉价格低于白毛猪
永靖县三塬镇下塬村养殖户肖永斌购买了兰州正大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公司)景泰原种场的15头二元(二代)长大母猪,产仔后发现并非纯白色猪仔,而是出现了部分棕红毛或全部棕红毛现象。因市场上红毛猪...
永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