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基础项目到村扶持资金到户——永靖县***精准脱贫工作侧记

甘肃经济日报 2016-03-11 00:27 大字

本报记者刘延海罗玉珍

永靖县以全省“1+17”***方案、“853”挂图作业为统揽,把全县4个贫困片带、61个贫困村的9589户3.72万名贫困群众整体脱贫作为主攻重点,采取“分批扶、大扶贫、全覆盖、菜单式、钱到户、重造血”的扶贫方式,举全县之力,精心实施基础项目到村、扶持资金到户的***精准脱贫措施,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率先减贫的贫困村、贫困人口开始,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扶贫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

基础项目到村:改善发展条件

很多时候,贫困就是因为最后的“一公里”,比如路,比如水,比如电。这些之所以叫基础设施,就是因为这是发展的基础所在,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水电路都不通的地方能发展起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针对贫困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和富民产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永靖县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扶贫专项资金和部门涉农资金捆绑起来,对贫困村定向“喷灌”、定点“滴灌”,帮助贫困群众“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

北山村是永靖县坪沟乡最偏远最贫困的少数民族村之一,与青海省民和县接壤。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十年九旱,自然条件严酷,养殖单一,群众生活极度贫困,是北山村的真实写照。2014年前,全村没有硬化道路、没有安全的饮用水、没有像样的办公场所、没有文化活动场地,行路难、吃水难、增收难。2014年以来,永靖县在北山村实施了总投资达1263.4万元,以“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和“有学上、有房住、有医疗保障、有文化活动场所、有稳定收入来源”为主的“五通五有”工程,不仅有了通村水泥路,新建了小学和幼儿园,也接通了自来水,改扩建了村级办公场所、村卫生室和文化广场,还按照“养羊专业示范村”目标发展旱作农业和养殖业,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基本上还清了近十年的基础设施历史欠账,打通了制约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瓶颈,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全村40户贫困户告别了贫困,成为全县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的样板示范村。

按照北山村“五通五有”发展模式,永靖县整合扶贫、发改、财政、交通、住建、教育、卫生等部门项目资金1.03亿元,重点向12个整村推进及综合扶贫开发项目村集中推进项目村基础建设、危房改造、产业培育、村级阵地和环境整治,集中解决贫困村群众普遍关注的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增收难等老大难问题,着力打造民富村美的***精准脱贫示范村,带动全县4个贫困片带整流域连片开发、稳步有序推进。2015年,全县12个整村推进及综合扶贫开发项目村按照水、电、路、网、讯“五通”的要求,新建“六位一体”活动场所12处,改造危旧房274户,硬化村组道路60公里,安装路灯150盏,自来水入户198户,栽植行道树5800株。同时,筹资1200多万元对全县人饮工程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200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2400户,投资760万元一次性对154户五保户危房进行了统一改造,投资6675万元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33.5公里,投资3679万元改造硬化村社巷道142.35公里,全县140个行政村水泥路通畅率达91.4%,“巷道水泥化、民居砖混化、村庄园林化、环境整洁化”成为许多贫困村的新景象,为贫困村稳步实现消除贫困打下坚实的基础。

扶持资金到户:增强“造血”功能

贫困村之所以贫、之所以困,就是因为没有“第一桶金”,让很多想法都停留在纸上。

围绕贫困户的增收问题,根据不同村的实际情况和贫困户的意愿,永靖县筛选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扶持项目,按照户均补助1万元的标准,制定了包括种植、养殖等方面的20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到户扶持项目菜单,供贫困户自主选择,既可一户一业,也可一户多业,把到户项目的选择权交给了贫困户。

三条岘乡青和村三社的养殖户李廷慧想扩大养殖规模,但缺乏资金。被确定为***户后,他通过到户项目资金引进了10只良种绒山羊,目前山羊数量有50多只。

“今年春天能刮羊绒30余斤,羊绒每斤市场价180—200元之间,可增加收入6000元左右。”李廷慧说,“目前绒山羊的市场价大约每只为1000元,每年可出栏肉山羊8只左右,可带来近1万元的收入。这样,每年仅养羊可增加16000元左右的收入。”

三塬镇下塬村七社的蔬菜种植户赵文艳家里有4亩多地,她想扩大蔬菜种植规模,但缺发展资金。去年,被确定***户后,她将获得的3万元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全部注入到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又以每座大棚每年1万元的承包费包了2座大棚种西红柿。

“去年的3600元分红已经打到我的一折统上了,合作社为了照顾我们贫困户,承包大棚的费用也不用提前交,等有收成后再交。”赵文艳说,她种的西红柿今年5月份能上市,如果市场好的话,估计两个棚除去承包费,一年能挣个4—5万元。

扶贫开发不能一味地“输血”,得让贫困村、贫困户自己会“造血”,只有通过“造血”式扶贫带动整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才能斩断“穷根”,使整个贫困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马万忠是永靖县西部干旱山区新寺乡中塔村山城社的贫困户,近年来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他依托种植旱作农业玉米秸秆饲草料丰富的优势,搞起了牛羊养殖,摸索出了一套母牛哺乳牛犊、断奶饲料喂养、翻年育肥出售的肉牛饲养模式。

在***精准脱贫中,马万忠通过1万元到户扶持资金和互助社资金、扶贫贷款等,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目前羊存栏达40只、牛存栏达20头,年出栏羊60只、育肥肉牛40头,实现收入80多万元,成了村里的养殖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掀起了家家户户建暖棚、养牛羊的高潮。

小岭乡大路村大湾社***户马麻个凭借1万元项目扶持资金和5万元双联惠农贷款,通过新建标准暖棚,扩大牛羊养殖规模,年出栏牛羊65头(只),收入在8万元以上,成为全村养殖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在马麻个的带动下,全村新建暖棚118座,引进良种牛76头、良种羊372只,成为全乡养殖专业示范村。

“1万元到户补助资金,并不是将现金直接发到贫困户手中,而是县乡帮扶干部帮助扶持贫困户完成一个发展项目,培育出一个致富产业。”县扶贫办主任党文发告诉记者,永靖县按户均补助1万元的标准扶持3640户贫困户新建暖棚圈舍1149座,引进良种牛647头、良种羊12858只,种植脱毒马铃薯3301亩、中药材1452亩、百合842亩。

围绕产业扶贫,为312户贫困户发放“双联”惠农贷款2295万元,对3154户贫困户发放互助金借款4561.55万元,对5383户贫困户发放***贴息贷款2.44亿元,扶持195户贫困户发展温棚402座,种植无公害蔬菜125亩、高原夏菜167亩,培育“种、养、加”典型示范大户139户,辐射带动群众1300多户,户均增收5000元。

围绕“项目菜单”,坚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精准到户,群众“点菜”“掌勺”,政府“配菜”“买单”,解决了以往扶贫项目难以到户、不和群众胃口的问题,带动群众筹资筹劳近1.5亿元发展富民多元产业,增强了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使贫困群众真正成为扶贫攻坚战的主角,推动***精准脱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去年,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49元,净增399元,增长15.7%,贫困人口减少1.13万人,减少到2.59万人,减幅达30.34%。

新闻推荐

永靖狠抓春季动物防疫工作

本报永靖讯入春以来,永靖县全面开展春季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据悉,县农牧部门筹措资金14万元,购置防疫器械和相关物资,已按需配发到全县各乡镇畜牧站,春季集中免疫从3月中旬开始到4月底结束。该县结...

永靖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靖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