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筑起一道绚丽的彩虹 ——永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普惠金融惠农富民纵览

甘肃经济日报 2015-07-08 22:06 大字

盛夏,正是孕育希望的季节。穿行永靖山川,阡陌纵横生机盎然,山岚河边牛哞羊欢,“黄河明珠”渡舟轻摇,太极之岛碧绿连天……

在这片热土上,农信社的“普惠金融服务”平添了一道“彩虹”,这道“彩虹”不仅为“高原明珠”增添了一道绚丽的景观,也托起了强县富民的希望。

近年来,永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惠农富民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把金融产业扶贫融于县域整体经济发展中。数据显示,仅去年,农信社累计投放涉农贷款余额达185970万元,重点扶持发展旱作农业、畜牧养殖、大棚蔬菜、经济林果、劳务输转等适宜产业,引导群众自身“造血”。有了农信社的信贷支持,目前该县已建成6个万亩林果基地,林果面积达3.2万亩,实现产值1.1亿元;新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500亩,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值达8000多万元。同时,惠农信贷支持成立27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规模经营“抱团闯市场”……

“抓住特色支柱产业,就牵住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扶持好富民产业,就扶起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永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信贷撑起致富小康梦

“从农信社贷款,不需要抵押,只需农户联保,头天申请,第三天就能拿到钱,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我从农信社借了2万元,建起两座大棚,去年种菜卖了6万多元呢!”

盛夏时节,在永靖县下塬村,记者采访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产业时,社员们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下塬村是永靖县的蔬菜村,走进富景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几辆平整土地的推土机在田野里来回穿梭着,社员们忙碌着搭建钢架蔬菜大棚。

2013年,在农信社150万元信贷支持下,村民张海军流转土地530亩,组织村民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去年扩建10座蔬菜大棚,给合作社带来了4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因此,农信社今年又信贷支持该合作社增建上百座温室大棚,发展种植西红柿和草莓。张海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座大棚年产1万斤西红柿,每棚平均按四五万元收入计算,合作社一年最少收入120万元。“近三年,农信社累计给我们信贷支持450万元,帮助建起300座蔬菜大棚,每座大棚平均年收入有四五万元。”张海军表示,“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乡亲们的致富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在我创业最困难时是农信社帮助了我,这些年村民们发展产业缺资金就找农信社,大伙都说农信社就是我们自己的银行!”张海军介绍说,从建温室大棚到安装滴灌设备,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农信社的支持。有了农信社做靠山,下一步合作社要在道路两旁都栽上葡萄;再过两年,这条道路就是一条绿色长廊,可吸引采摘观光旅游,说起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张海军满怀信心。

近年来,农信社按照当地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把金融产业扶贫融于县域整体经济发展中,创新信贷产品扶持发展富民产业,引导群众自身“造血”。

中庄村温棚种植合作社在农信社累计450万元的信贷支持,建起200座温室大棚,种植西瓜、草莓、西红柿等蔬菜,给社员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合作社领头人杨培文还得到农信社的个人信用贷款15万元,今年杨培文种了5棚草莓,仅此一项收益达到20万元。

“有生产资金需求,农信社就支持,而且放贷及时,一周左右就能拿到贷款,”杨培文说,自己靠温室大棚种植果蔬,家里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买上了楼房,还购置了双桥大货车和面包车。“是农信社的信贷撑起了百姓的致富小康梦,如今是开着小轿车去种菜。”杨培文爽朗地笑着说。

不仅是蔬菜种植成了富民产业,有了农信社惠农信贷的支持,该县川塬区大力培育设施农业,以休闲观光和农趣体验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业,以苹果、花椒、核桃、红枣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业,使更多的农民变“菜农”、“果农”,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惠农信贷还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运输、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服务,打响叫亮“刘家峡”特色农产品品牌,有力推动了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三塬、岘塬、盐锅峡3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新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5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各类蔬菜28万余吨,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蔬菜产业收入占到川塬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一半。

当地干部群众点赞,农信社的普惠金融服务为当地农民托起田野的希望,奏响了服务“三农”最强音。

在这个热情的季节,农信人也收获着丰收的喜悦,今年前五个月,各项存款余额215929万元,较年初增长543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26583万元,较年初增加40613万元,存贷均居全县金融机构第一位。

规模养殖养出大效益

连日来,记者穿行永靖山乡,映入眼帘的是“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该县农信社按照省联社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不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以培育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旱作农业、无公害蔬菜、经济林果、草食畜牧等富民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各项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有了农信社的信贷支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该县将大量农作物秸秆作为循环农产业的“起点”,围绕种植、养殖,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草食畜牧业,建成规模养殖场179个,新修和改造暖棚849座,羊存栏达到35万只,年实现养殖收入1.8亿元。

回乡青年王珮五年前创业成立了瑞辉养殖公司,在农信社8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下,流转土地70多亩,建起6栋2600平方米的高标准暖棚羊舍和2座大型青贮氨化池。近两年,农信社累计信贷支持850万元,帮助该公司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存栏基础能繁母羊1000只,年出栏种羊800只,年收入近300万元,成为临夏州唯一一家种羊繁殖基地和全省重点产业龙头企业。

有了惠农信贷支持,极大地激发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一大批农民开始创业奔富路,促进县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位于盐锅峡镇田家台村的昌荣科技养殖公司,从成立之初到发展规模养殖一直得到农信社的大力支持,近三年永靖联社累计信贷支持1300多万元。目前存栏猪3000头,年出栏1万头,年产值2000万元。该公司经理余彦平介绍,2008年扩建养殖场时,农信社就解决了总投资一半以上的资金。正是靠农信社的支持,养殖规模从刚开始的400头生猪发展到现在的3000头。“农信社就是我们农民自己的贴心银行!”余彦平笑着说。

村民孔四顺在农信社300万元信贷的支持下,于2011年流转118亩土地办起了盛邦养鸡场,建设标准全自动化鸡舍14间,养殖蛋鸡10万只,日产鲜蛋5吨左右,去年净收入400多万元。为了让养殖产生的大量鸡粪发挥循环效益,孔四顺萌发了生产加工有机肥料的想法,于是农信社的信贷又支持其建起了有机肥生产和鸡饲料加工厂。目前,年产两千吨有机肥和六千多吨饲料,在当地供不应求。最近农信社再次解决信贷资金270万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农信社的信贷还支持川塬区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苹果、核桃、红枣、花椒等为主的经济林果,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与富民产业协调发展的新路。目前,该县已建成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46个,羊存栏达到10万只,户均增收1.2万元。全县已建成万亩林果基地6个,林果面积达3.2万亩,实现年产值达1.1亿元。川塬区新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500亩、蔬菜保温库6个,发展高原夏菜8000亩,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6.2万亩。

记者在采访中感到,信贷支持的规模养殖是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畜牧产业发展新路子。更可喜的是,现代化规模养殖为山区发展畜牧养殖、增加群众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探索出了一条效益共赢的新路子。

“农家乐”激活一方热土

滔滔东流的黄河,在刘家峡奇迹般地来了一个S形大转弯,蜿蜒在盐锅峡蓄久成湖,形成了美丽的湖泊,因其状如太极被称为“太极湖”;湖中岛上芦苇丛生,枣树成荫,风景秀丽,是永靖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

从永靖县城出发,沿宽阔的滨河路西行,一路上杨柳依依,芦苇密布;清风过处,飒然如丝竹奏鸣,犹如谛听天籁……满目景象让人恍若置身江南水乡。然而,谁能想到十年前的这里还是穷字当头!现在,这里农民的收入已翻了好几番。这一切的变化都来自于农民兴办“农家乐”发展旅游产业,过去寂静的农家小院,如今张灯结彩迎送四面八方的游客,丰盈的收入让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

每逢双休日,对枣园新村的村民来说,是个“财神日”。拿了几十年锄头的孔维成,如今成了荣盛园“农家乐”的老板;过去卖不出去的草莓、洋芋、玉米,如今被游客抢着买;农村大娘变成“星”级厨娘,像模像样地烧上一桌桌农家菜。

年逾五旬的孔维成经营“农家乐”已有十余年了:“刚开始办‘农家乐\’时农信社就解决了十几万元信贷资金,这几年每年都贷三四十万元。如今能在家里轻松挣钱,靠的是农信社支持啊!”让孔维成高兴的是,每年夏秋旅游旺季他都忙得不可开交:“自家地里还种了蔬菜,部分菜品自产自销,今年端午节小长假期间每天都满员。”老孔一边洗菜一边给记者介绍:“其实,从十几年前我跑运输时就与农信社打交道,最难忘的是2009年我做化肥生意时突遇资金困难,农信社派人了解情况后立马给我贷款100万元,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提起农信社的金融服务,孔维成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

地处黄河南岸的刘家峡村,枣林掩映着一处处“农家乐”。在“祥林园”大招牌下,是一家装修一新的二层楼农家小院,女主人王慧芳说:“家里还有四五亩地,种些蔬菜、玉米棒、洋芋,城里人都爱吃。每年夏季来的游客很多,一年毛收入少说有5万多元哩!”

在农信社的支持下,大川村16户农民最初圈定了几十亩枣林,修建了16栋农家院兴办的“枣园新村”农家乐,如今扩大到周边乡村上百户农民发展“农家乐”。黄河两岸的村民还利用水资源,建起“垂钓观赏型”农家乐。在水库边,农民养殖的河蟹、金鳟、虹鳟等特色鱼种,成为游客餐桌上的佳肴;太极岛千亩鱼塘里,农民栽植了荷花、睡莲,套养了草鱼、鲢鱼,观“荷塘月色”、钓红色锦鲤、听蛙声争鸣,成了城里人惬意的休闲享受,也鼓起了当地村民的钱包。

“农家乐”激活了一方热土,目前全县从事农家乐的300多户农民过上了宽裕的生活。农家乐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受游客文明言行熏陶,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在景区周边村庄蔚然成风。

架起扶贫帮困连心桥

盐锅峡镇是农信社的“双联”帮扶点,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农信社把开展“双联”行动作为干部能力锻造、政府形象提升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一工程,首先成立了由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任组长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驻村工作站。很快,联社干部职工与福川、黄茨、党川、红柳四个村的83户贫困群众结成了“穷亲戚”。三年来,信用联社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盼,修道路、铺渠道、建广场,送化肥、筹资金、捐器材,办了许多百姓交口称赞的实事好事。

双联期间,农信人调研发现,不少贫困户想发展产业,就卡在了缺钱上。为此,联社发挥行业优势,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福川村的青年司培先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靠着联社贷给他的30万贷款,他办起养殖场,今年养了500多头猪、200多只鸡,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现在,和他一样受益的联系户达到38户,总共680万的贷款支持,使农村青年创业致富之路更加宽阔。

春耕时节,当了解到好多双联贫困户因资金紧张还没有备足化肥的实际情况时,联社干部职工马上动员起来,为福川、黄茨、党川三个村的69户联系户每家送去两袋尿素,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再穷不能穷教育,当得知黄茨村小学的娃娃们还在使用破旧的课桌椅,还在土操场上上体育课时,县联社及时为学校捐款6万元,帮助硬化学校校园和操场,并购置课桌椅150套、电子琴10架。看到孩子们课余时在干净平整的水泥操场上打球做游戏,农信社职工们的心里都无不欣慰。

要想富、先修路。福川村道路硬化资金短缺,农信社慷慨解决20万,支持福川村硬化道路7公里,还新修排水渠14公里。如今,原来不通车的农田道路也通车了,拉运蔬菜的大车可直接开到地头。路通了,村貌还要更美更亮。每到夜晚,红柳村里一排排的太阳能灯便依次亮起,将道路照得明亮,让夜里走路去地里或回家的人方便了许多。这又是联社出资4万元为红柳村办的贴心事。

几年来,农信人把改善民生作为双联行动开展的第一责任,给贫困群众发放种植、养殖、运输业、砂石料贷款。驻村双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联系群众打成一片,从作物优良品种选择、精量播种、科学施肥、精细化管理等多个方面及时进行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当得知特困户的生活特别困难,县联社举行“双联行动”爱心捐款活动,为特困户募集帮扶资金16500元,让特困户倍感温暖。

最近,村民朱培青大爷从村里的便民金融服务点取出了自己的移民补助款后夸赞农信社又为福川村办了一件实事。朱大爷今年已80多岁,腿脚不便。有同样麻烦的不仅是朱培青,整个福川村的人存钱取钱都得到离村六、七公里外的焦家信用社,极为不便。现在大家在家门口存钱取钱,不用再跑老远的路了。其实,像福川村这样的便民金融服务点,全县已建成了27个。

福川村还有一个大变化一直为村民们津津乐道。原来村上新建了一个文化广场,还配备了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篮球架等设备,村民们空闲时就来广场打球、锻炼身体,大嫂们还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村民们都知道,是农信社支持15万元,建成了崭新的文化广场。福川村主任党志达动情地说:“信用联社是真心为村上办事,没有他们的全力帮扶,村里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变化。”

“阳光信贷”让创业之路更畅通

“多亏了农信社的‘阳光信贷\’支持我办起了养殖场,每年能赚几十万元。”说这话的是中庄村回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孔永鹏,也是当地的养鸡大户。从创业开始,农信社已经累计信贷支持100多万元帮助流转30亩土地办起了蛋鸡养殖场。随着信贷支持额度的不断增加,小孔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饲养规模从5000只增加到现在的3万只,去年收入近七十万元。

孔永鹏所说的“阳光信贷”已成为永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一张支农服务名片。通过阳光操作,对守信用农户家庭一次性评定授信额度,2年内有效,在授信额度和有效期限内,被授信农户因生产、经营需要资金时,可以随时借用贷款,周转使用,并且借款过程就象提取自己的存款一样方便、快捷。

不仅是广大农户享受到“阳光信贷”的便利,许多涉农中小企业也通过“阳光信贷”解决了经营中的资金“瓶颈”,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更加充足。

近三年,农信社累计投放信贷1300多万元支持太极生态养殖公司流转土地3450亩,建起了占地137亩的标准化养猪场,目前存栏猪6000多头,年出栏13000头左右,年收益300多万元。在阳光信贷的支持下,太极生态还发展种植核桃,花椒1000亩。该公司负责人孔全明从十几年前做建筑生意开始就与农信社打交道,农信社从最初的2万元信贷支持到现在的每年400多万元,一路扶持孔全明从最初的小本买卖发展成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信社的‘阳光信贷\’是我们生意人的好帮手,创业者的坚实靠山。”孔全明透露,目前他靠阳光信贷已涉及房地产、旅游、酒店、种养殖等多个领域。

经记者了解,永靖联社始终坚持依据辖区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的新特点,积极推行阳光信贷解决农户贷款难题。特别是为了方便农户,提高办公效率,农信社落实限时办结、阳光操作服务承诺,以优质服务创品牌,使办理贷款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快捷、方便。同时,根据相关惠农信贷规定,还大幅降低农户贷款利率,最大降幅达到40%左右,使农户真正得到了实惠。截至今年5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23624万元,评级授信农户29498户,占辖内总农户的90.12%,授信总额132355万元。还将金融服务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累计向全县185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575万元,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2075户,金额6025万元。为了解决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昌荣科技养殖、海业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小茶沟生态养殖等45家小微企业贷款13388.16万元,并通过实施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措施,发挥企业金融服务导向和引领作用。

扎根沃土 真情服务“三农”

6月27日早晨9点,盐锅峡镇黑台陈家村便民金融服务点的营业员刘尚霞已经忙碌了两个多小时了,早晨七点前开门,买小百货的、买油盐酱醋的就没断过。见到有人进来,刘尚霞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自从前年永靖联社在村里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后就更忙了,每天来这里存取款,交各种费用的村民络绎不绝。村民们取完钱后顺便买些日常用品,金融便民服务点还间接带动了小卖部生意。

村民陈万义专为村里人修房子,工钱都是日结算,有了便民服务点后他觉得十分方便了。过去存取款都要去盐锅峡镇,来去要几个小时。自村里有了便民服务点以来,每天的收入想存就存想取就取。陈万义乐呵呵地夸赞:“便民服务点就是开在老百姓家门口的银行,这一举措降低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把金融服务的实惠彻底让利老百姓。”

目前,永靖联社共有33个营业网点,27个便民金融服务点,覆盖县域17个乡镇。

永靖联社负责人坦言:“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是普惠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该联社自2012年就成立了科技信息部,该部门除做好基层网点计算机运行的维护、培训外,不断创新推广电子金融服务。目前,该县联社已设立“三农”便民金融服务点27家,有效地改善了边远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截至今年5月,便民金融服务点累计办理业务526503笔,交易金额15050.68万元,累计开通手机银行759户,完成交易金额3791.36万元;累计开通个人网上银行373户,完成交易金额8959.5万元;累计开通企业网上银行19户,完成交易金额2069万元;累计布放POS机83部,完成交易金额3130.38万元;今年还安装了3台ATM机和1台存取一体机,目前遍布城乡的32台自助设备为当地居民、商户、企业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各项金融结算支付服务。截至5月,该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215929万元,较年初增长5432万元,增幅2.58%;各项贷款余额达226583万元,较年初增加40613万元,增幅21.84%。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和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工作,永靖县农村信用联社始终秉承根植于农村、服务三农、服务百姓的市场定位,积极创新业务模式和信贷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继续推广农村小额贷款;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活动;稳步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授信档案建设;同时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坚持走普惠金融的发展之路,将惠农信贷送到千家万户,推动全县经济稳步增长。

雨后初晴的一个夏日,透过阳光,一道绚丽缤纷的彩虹呈现在刘家峡山岚的彼端,景村相融美如画。可不是吗,农信社根植沃土,普惠金融服务犹如一道彩虹,托起了兴县富民的希望。

新闻推荐

永靖13项目引资40亿元

本报永靖讯兰洽会期间,永靖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3项,签约金额40.07亿元。据了解,此次兰洽会上永靖县签约的上亿元项目有8个,其中,由兰州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太极镇休闲养老养生基地项目,将重...

永靖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靖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