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 打造古动物的“伊甸园”
本报记者 邹海林
近日,以和政羊、铲齿象、三趾马、萨摩兽化石标本为主打品牌,以“从龙到兽——大灭绝与大演化”为主题的甘肃古动物化石展,甫一亮相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便在学术界和古动物化石爱好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参观者络绎不绝。
这是继2005年,被誉为“高原史书、东方瑰宝”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参加上海东西部文化交流展后,首次在台湾展出。从西部到东部,从大陆到台湾,和政古动物化石展好戏连台,好评如潮。
随着中国古动物化石之乡的名号越发响亮,和政县在此前征集3万多件化石标本,建成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一、二号馆的基础上,4月10日该县又开工建设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三号馆。“投资规模1.6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实现科研、科普、收藏、展示功能一体化。”和政县县委书记李国辉介绍道。
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的和政县,古动物化石资源蕴藏丰富。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邱占祥教授考证,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分布面积达700余平方公里,化石出露点50多处,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晚新生代古哺乳动物化石最典型的产区之一。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和政境内大量出土的古动物化石举世瞩目。铲齿象、三趾马化石标本数量均列欧亚大陆之首。和政羊化石为世界独有种群,不仅填补了中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收藏的空白,还为研究中国新生代晚期第三纪古地理古气候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古动物化石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财富。”临夏州国土资源局局长卡占龙介绍说,临夏回族自治州从和政古动物化石地质遗迹保护入手,颁布施行国内首部古动物化石保护条例,同步实施保护项目,使自然遗产地声名鹊起。
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项目总面积达263.8平方公里,涵盖两条化石点分布带及6个景区,已建成国家级古生物化石保护与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去年底被命名为古动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被确定为中科院科研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与和政古动物化石相媲美的永靖恐龙足印化石,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样给人带来惊喜。”卡占龙说,1999年8月以来,永靖发掘出露恐龙足印化石10类172组1831个,加之遗迹地还有恐龙卧迹、尾部拖痕以及粪便痕迹共存的场景,远古恐龙生境画图扑面而来。
我国著名古脊椎动物研究专家赵喜进教授先后两次实地考证确认,永靖恐龙足印化石规模之大、属种之多、保存之完好,均为国内外罕见,不仅深化了古地理学、古生物学研究中临夏盆地为古脊椎动物“伊甸园”的主题论断,而且为古生态学、古气象学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遗迹,省政府利用科教兴省省长基金支持永靖恐龙足印化石保护项目,在发掘地建立了15平方公里的省级古动物足印化石保护区。2005年10月,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开园,成为全国唯一一处由多种恐龙足印化石群构成的国家级恐龙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分为核心区和试验区两大部分。核心区建成1号保护展馆及其附属工程,试验区建成地质遗迹研究中心主体工程。”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孔得来告诉记者,所有园区基础设施及科学研究设施工程,都以恐龙足印为主体修建,意在复原史前恐龙家园。
随着项目建设的深入推进,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成功跻身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500强行列。“目前,开放式的恐龙博物馆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意味着‘巨齿兰州龙\’和‘刘家峡黄河巨龙\’又有了自己的‘家\’,同时也将成为恐龙科学研究的基地和永靖县新的旅游景点。”孔得来说。
和政古动物化石与永靖恐龙足印化石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历史画卷。以此为载体,借着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东风,打造古动物“伊甸园”的史前文化品牌,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临夏州迈出喜人步伐。
新闻推荐
新建成的折达公路永靖黄河大桥横跨两岸雄伟壮观金秋时节,新建成的折达公路永靖黄河大桥横跨两岸,雄伟壮观。近年来,永靖县围绕打造黄河明珠城市,加快古城新区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河两岸三片区”的...
永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