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人们对情报信息的广、快、精、准有了更高要求,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结构比较复杂,有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是从不同的渠道进入到图书管理工作领域的。由于他们原来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对图书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深浅不一,受教育程度有一定差异,因而对涉及图书管理方面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与接受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自然会影响其人员的素质水平,从而也会影响到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就必须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一、强化图书管理人员形象意识
读者进入图书馆,最先接触的是为其提供服务的管理人员,因此,图书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服务态度、仪表服饰最易在读者中产生印象。图书管理人员是图书馆信息开发与利用计划的直接实施者,他们处在读者服务的最前沿,又是图书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图书管理人员形象是图书馆形象的一个根本因素。在充分分析图书管理人员的心理与精神需求基础之上,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图书管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文化素养、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督促图书管理人员端正服务态度、注重仪表服饰,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二、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
图书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用户与读者的各种需求,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方式。因而,就需要具有分析用户与读者的心理特征、活动过程、需要、读者行为的才能。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直接为读者与用户提供信息和资料,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读者在查找文献时的行为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希望工作人员帮助,带有目的性地请求工作人员帮助查找或提供资料;有的则喜欢自己动手,但遇到问题后又表现出无可奈何。遇到后一种情况时,工作人员应主动提出询问,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种服务方式往往比一开始提供服务的方式更为符合读者心理,又行之有效。工作人员是信息资料和读者的桥梁,资料的价值因人而异,工作人员应主动与读者联系,了解他们对信息资料变化要求的规律,研究读者的变化对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三、图书管理人员要终身学习
图书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馆的读者需求又复杂不一,知识高低不等,上至专家学者,下至职工群众。要想做好图书馆工作,没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专业修养是不可能更好地完成图书馆各项服务职能任务的。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时代,新专业、新知识不断出现。身处文化知识的殿堂,如果不学习,就难以在此立足。因此,每个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修养和专业修养。怎么办?一句话,就是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加强在职人员的终身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应该鼓励、支持在职图书管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或在职学习等方式,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而不断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另外图书馆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承担着信息研究、信息开发等职能,必须有科学研究工作做先导,这样才能保证事业的兴旺发达,才能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学校的图书管理部门也必须改变“重用轻育”的传统人才管理办法,在经费上将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和再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有人员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并形成制度。
四、开发现有的图书管理服务资源并增强激励机制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从采购、编目到流通,所有部门的工作,只是完成了为读者服务这一终点的一部分。但是应当看到的是,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消耗了工作人员的许多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生产出许多无形和有形的物质产品,如各种检索工具、情报文摘、数据库、光盘、声像等高科技信息产品,使之成为面向现代化的重要产业,使其更加广泛地、全面地对各行各业提供宏观、微观层次的咨询服务,帮助各方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市场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工作的开展与深化,不仅可以发挥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潜能,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使高校图书馆目前所沉淀的大量服务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在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上,应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图书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挖掘管理人员的工作潜力,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益。
(作者单位:临夏州教师培训中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霞)6月22日,临夏州召开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动员会。对全州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州委常委、副州长刘富祯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了甘肃省落实中央环境保护...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