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唤醒河州文化记忆——临夏市八坊十三巷综合保护开发侧记

民族日报 2017-05-04 10:05 大字
 

临夏市八坊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宅,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改造升级,以古色古香的面貌再现时,家住大旮巷的居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家的旧式平房院落,会成为旅游观光的人文景区,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随着城市宜居环境改善,记忆中年代久远的八坊古城一天天渐渐复原,变为眼前的现实。 

据临夏市八坊街道办事处的资料显示,坐落于老城区中心的八坊十三巷,方圆1.2平方公里,居住着5623户、17561多人,是迄今该市唯一一片未被“开垦”的居民区。街巷内现存古老的院落,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居,星罗棋布,栉风沐雨,历经近百年的老宅有26座,有根可寻,有据可依,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巨变。其中大旮巷80号院八坊民俗馆,旧称“大公馆”,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约3.5亩,曾是马廷勷的私宅。解放后作为公租房,居住着18户、100多名居民,这座90多年前的大宅院,成为现在的“八坊民俗馆”,免费参观,游客络绎不绝。 

给每一条街巷,温暖地命名,具体到人行道上的每块青砖;给每一户老宅,赋予典雅的门面,涉及到每院门廊的影壁。点点滴滴的细节,精益求精的建设,临夏市八坊十三巷保护开发项目,巧借民居民宅原有建筑格局,成功完成了“旧城改造”的实践尝试,开创了老城区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建设模式,被有关专家称赞为:“一个在全省屈指可数的创举”,给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 

基于“保护为主、开发为辅、文化为先、利民为本、景观进巷、商业进院”的文创方案,运用于临夏市八坊十三巷综合保护开发项目中,自2015年10月启动以来,八坊街道办事处采取了“共商共建,自拆自建”方式,赢得了临街沿巷住户的积极响应与配合。大旮巷至拥政巷700米路段的综合保护开发工程,充分发掘蕴藏的人文资源潜力,进行梳理,加以提炼升华,建成了4座仿古牌坊门,7条2.2公里的老街巷,游、购、娱、吃、住、行旅游元素的完备,增添了原生态古巷民宅的人文活力,使八坊十三巷焕发出勃勃生机。 

深巷老宅,四方合围,承载的“和为贵”布局,体现在临夏八坊民居建筑风格,使多元文化凝聚的根脉,“扎”在古朴的院落群中。“修旧如旧”的八坊十三巷,让游客体验淳朴的民风,感受到临夏文化的魅力。 

走进大旮巷南口拐角,抬头看见一家门楣“回味家”招牌的农家院,新颖的店名引人注目。手抓羊肉、酿皮子、银耳鸽蛋汤、羊肉胡茄、河州包子、八宝饭等八坊地道的风味小吃,与店内古朴的装饰相得益彰,置身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店主马老板告诉记者:“临夏民族餐饮文化丰富,我们家开的餐饮店,就是想让客人有如家的感觉,吃家常饭,拉家常话,围着炕桌盘腿坐着吃羊肉手抓,刮盖碗茶,心情舒坦地享受好生活……” 

每条巷道都有一段传说,每座老院都藏着一个故事。少数民族群众“围寺而居,居坊而商”的传统,土生土长的八坊人,善于经商,热情好客的民风,通过十三巷得以全面展示。“八坊民俗馆”“手工艺馆”“八坊人物故事馆”等5个主题馆建设,依托八坊老宅院落生态,尽显临夏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 

“八坊十三巷综合保护开发项目,不是刻意地去改造,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依照原有民居建筑样式,搭建和拓展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还需要充实,这方面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好。”八坊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永平说,“我们进行的这个项目,可能在我人生中只能遇到这一次,今后如果在我的履历上写上这么一句:‘我参与了八坊十三巷项目建设\’,我感到特别自豪。”

“大旮巷居民从当初的抵触反对,到支持和参与到十三巷建设的观念转变,并动员身边的亲戚、左邻右舍老街坊也参与进来。正是由于我们积极与群众协商协调的成果,我们街道工作面对的是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十三巷保护开发项目建设,融洽了干群关系。”李永平欣慰地对记者说。 

随着休闲文化广场、医疗卫生、消防救援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健全,八坊十三巷成为社区居民茶余饭后的落脚点,成为游客精神与情感归靠的港湾。 

“八坊十三巷,巷巷不一样。”以大旮巷至拥政巷为示范样板,开启的八坊十三巷综合保护开发建设,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始,网状布局向纵深延伸,用文化吸引商业,分别对每条巷子进行生态功能定位,临夏市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庭院经济发展,八坊十三巷旅游风味餐饮、休闲观光驿站,呈现出诱人前景。

新闻推荐

临夏州第十届旅游宣传月启动仪式和临夏市第二届河州牡丹文化节暨“南利家居”杯艺术大奖赛掠影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四月的临夏市,十里牡丹长廊,牡丹花含苞待放,为河州大地增添无限风光。“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临夏紫斑牡丹冠绝国内,有“枹罕...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