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晋代禹庙为证!甘肃临夏大夏川:这里是大禹的家园大禹治水到临夏

民族日报 2019-11-12 09:17 大字

“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黄河的峡谷禹王爷开”“大禹导河于积石”……大禹是中华民族史前部落的联盟领袖、治水英雄,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研究表明,大量古代文献记载的“大禹出西羌”。其实就是说,大禹是生活在甘肃临夏,这块土地上的人。

1、大禹时代的临夏

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他把帝位传给了儿子启。这就是《三字经》中说的,“夏传子,家天下。”

关于大禹的行迹,《史记·夏本纪》中是这样说的:“夏禹,名曰文命。”实际上这是说,大禹文命敷于四海,未必真的是大禹的名字。这里,夏是大禹的国号,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夏朝。大禹的出生是这样的:大禹的父亲鲧,妻脩己,梦见流星入怀,吞下神珠而后来生下大禹。“名文命,字密,身九尺二寸长,本西夷人也。”可见,大禹个子比较高。

禹的家族也很强大,应该是一个庞大部落的首领。“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大禹父亲所处时代,正是帝尧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此时天下遭遇大洪水,寻求能够治理洪水的人。人们推荐说鲧可以。帝尧虽不看好鲧,无奈手下的大臣全力推荐,只好一试。帝尧就命鲧治理大洪水。结果,鲧治理了九年没有收获。帝尧再寻找人才,得到了舜。舜四处查看,发现治水没有效果,就把鲧处死了。尽管这一举措受到了人们欢迎,但洪水依旧没有治理好。舜举荐禹,让他继承鲧的事业,继续治理大洪水。

大禹同后稷、益等以及各地百姓(并非普通的老百姓)共同治理洪水。他们先确定了山川的高下,再进行治理。大禹非常感伤,父亲因为治水不成功而被诛杀,所以他就想尽各种办法治理洪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见《史记·夏本纪》)

洪水泛滥,道路难行,他全然不顾,陆上行走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可以说是风雨无阻,将一条条河流理顺,治好了九条河流,让它们回到原来的河道,开通了九条道路,打通了九条山脉的通行道路,还划分了九州。这里有的“九”是言其多的意思。

在这个过程中,大禹不仅弄清楚了各地的特产,还给各地民众划分了范围,强调了各地物产,同时制定赋税标准,确定不同的贡品。规定国都以外五百里,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区。可以说,大禹的行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大禹名声向四海传播,“声教讫于四海。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这样,大禹理水功成,天下太平。可见,大禹经过理水,注意不是治水,强调理顺各地和部落联盟之间的关系,尤其修通九条道路,划分了九州,打开了山脉之间的联系,将分散的各个部落联盟,通过交通、贡服、赋税连为一个整体。故此,人们说大禹的真正功绩则是建立国家制度、划分九州,为建立夏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禹在甘肃也留下不少足迹。大禹开通了“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的道路。这是说,大禹开通了一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一直到太华山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今天的唐蕃古道。西倾山,位于甘肃省东南,青海省东部,在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处,属于昆仑山系巴颜喀拉山的支脉,为洮河与白龙江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西倾山分为三支,最远延伸到漳县,多处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及定西地区接壤。朱圉山在甘谷县城边,鸟鼠山在渭源,太华山则在陕西。可见,从青藏高原进入陕西关中的唐蕃古道已经开通。

此外,大禹在甘肃还留有其他记载。“弱水至于合黎”弱水出张掖,合黎在山丹。“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三危山有说在鸟鼠之西南,有说沙州敦煌县东南四十里。“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积石在今天临夏小积石山(后文有叙)。“嶓冢道瀁,东流为汉”,瀁水出陇西氐道,至武都为汉,至江夏谓之夏水。“道渭自鸟鼠同穴”“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泾水、汭水(即芮河)在今平凉一带。“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

尤其这一条:“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值得关注,因为这和临夏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里,积石山今小积石,在河州枹罕(临夏州临夏县)县西七里,在金城河关县(在今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长宁驿古城,依河为关,距此不远为积石峡入口)西南十里。此处两地应该说的是小积石山的延伸范围。“织皮”就是编织毛布。昆仑在临羌西(今青海河湟地带),析支在河关西。西戎有序,就是西戎有了秩序规矩,归附管理了。

这是大禹时代,对临夏境内山川的简单记述。由此可见,这也是临夏这块土地纳入夏王朝统一管理体系的开始。

2、古老文献记载,大禹出西羌

比较早记载大禹史迹的历史文献是《尚书·禹贡》。其中大禹“浮于积石”“导河积石”之说。大禹导河说是这样记述的: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沧海……”这段记述被司马迁引入《史记·夏本纪》中。

“积石”一词,由来已久。积石山有大小之分,大积石山是阿尼玛卿雪山,小积石山就是《尚书·禹贡》中积石,即祁连山的延伸部分,在临夏州西界中南段自南而北走向积石山。《史记·集解》对此说:“积石山在金城西南,河所经也。”《史记·索隐》中又说:积石在金城河关县西南。在积石山中就是黄河积石峡。

积石峡谷自古是兰州黄河谷地通往青藏高原的要隘。历代王朝曾在峡口筑积石关屯兵驻守,明河州卫所辖的二十四关中的第一关就是积石关,此地号称“积石锁钥”。

关于小积石山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期,女娲在此地用五彩石补天后,将剩下的石头堆成一座大石山。山上的石头极其精美,随着太阳光的强弱不同而发生变化。由于是女娲堆积石头而成大山,故而人们将此山称为“积石山”。

剥去这个故事的神话色彩,它实际上是,先民们对远古大洪水的记忆。翻阅古籍有关女娲补天的记载总是会出现洪水滔天。《淮南子·览冥训》:“水浩洋而不息。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列子·汤问》:“女娲补天后,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可见,流传在临夏的女娲故事和大禹治水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或许,女娲炼石补天没有成功,才有了大禹治水。

大量历史文献记载:“大禹出于西羌。”《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禹兴于西羌。”《水经注》河水二中有解释说,禹长于陇西大夏县。《太平御览》记载:“伯禹夏后氏,娰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人)也。”最早的西羌,是生活在赐支河和湟河、洮河之间的游牧民族。《括地志》云:“临洮郡即今洮州,亦古西羌之地。”马家窑文化遗址被一部分学者认为是西羌部族的遗存,因为马家窑彩陶上透露出大量和水有关的信息。临夏正是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地带之一。

最新研究表明,“大禹出于西羌。”就是说,大禹是出生于临夏的羌人。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大禹的故里,目前学术界至少有十种之多。但总结归纳起来,分为中原说、东夷说、西戎说三类。西戎说下分为多种观点,有汶川说、民和说、吉林说,甘肃临夏说为其中之一。

3、大夏川、大夏古城和夏王朝有密切联系

《史记·夏本纪》记载,由于禹治水之功,被推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建号“夏后”,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夏部落联盟。

《三字经》中说:“夏传子,家天下。”在距今大约4100年时,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启,夏王朝自此开始。古人命名多是依据先辈们起源地为名称。夏王朝之所以取名“夏”,是何缘故呢?这个夏是从何而来呢,它来自临夏的大夏川。

关于大禹出自临夏,还有一个确切的记载。《晋书·地道记》记载:“县有禹庙,禹所出也。”这里指大夏县,它因大夏川而得名,大夏川就是今天的广通河。

广通河,这是一条不算很长的河流,全长只有42公里,发源自太子山南麓的夏河县境内,然后流经和政,在广河境内汇入洮河。它也是广河境内的两条大河之一,另一条就是洮河。位于临夏广河的大夏川,是为数不多以夏命名的地方。最新考证表明,这里曾经是夏部落活动的地方,大禹从此地走向东方。

在广河县城附近,还有一个大夏古城。人们认为,这个古城的来历和大禹有关。

大夏古城,大体上由三部分构成。最高的城堡,在山间的二级台地的最高点上,先民充分利用了山顶平坦、三面断崖的地理优势,一道残存的堡墙,正好堵在路上,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防御系统。残存的城墙高四五米,基础宽一米多,长30米左右。其他三面仅剩墙基了。山下则是大夏古城的另外两个城堡,人们称为上、下古城村。

上古城则在今天广河县阿力麻土乡政府一带,以前的古城尚存,城门高大,上有二层城楼,有下马石。上下古城之间的距离大约是两三百米。山上、山下,三座城池互相呼应,有护城河隔阻敌军,有马巷用来训练士卒,可见这是一座不同寻常的古城。

广河县志记载,阿力麻土乡古城村就是大夏县县城所在的地方,分为上古城(西)与下古城(东)。这座古城东起寺沟桥,西至赵家桥,长600米,宽600米,总面积有36万平方米。县志中说,“下古城”其实就是夏古城。这里作为大夏郡县的所在地,从西汉至唐代,断断续续,一直存在。下古城消亡后,建立上古城。上古城起自巴家沟,至赵家沟,长1200米,宽600米,总面积72万平方米。以前人们在古城内的农田中拾到了汉瓦及宋代陶片,在城东寺沟至贾家村一带,曾出土过汉代砖瓦和五铢钱等。

夏王朝的“夏”字,很可能就是从“大夏”和“夏水”引去的。故先有“大夏”,后有夏朝。在古代以故乡为封号是常见现象,如司马懿为河内温县人,属春秋时晋地,故而号“晋”。赵匡胤曾被封宋州节度使,所以国号称“宋”。

4、临夏境内,大禹留下的传说众多

在临夏,不仅有大夏川、大夏县、大夏古城,这些与夏有关的地名,还有很多和大禹有关的传说。

在积石县大河家镇积石峡口的关门村附近,就有有个大禹支锅石的传说。大禹支锅石是流传在临夏境内众多的大禹传说之一。

传说,大禹在积石峡中疏导黄河,干活累了,或坐在峡谷中巨石上休息,或返回这里支锅烧水做饭。因而,在这里留下了大禹支锅石的传说。

这个支锅石还曾经神秘消失。据村民马玉光说,他小时候,经常来到支锅石上玩耍,故而对此记忆非常深刻。后来,支锅石渐渐不为人所重视,在黄河边淤泥堆积下,在一些小支流洪水以及人们施工废弃物的掩盖下,大禹支锅石最后被泥土所覆盖,也就不为人所知了。

到2000年前后,马玉光在省城参加文化博览会时,受外地经验的启发,回来后动员乡亲们,拉走淤泥废弃物,将支锅石挖了出来,并且修建了围墙,将支锅石保护了起来。

我曾经寻访过大禹支锅石,这是三四块石头组成的巨石群。这些石头最大有两间房子大小,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裸露在地面上,从现场位置来看,似乎是在地面以下。如今为了方便人们参观,人们在此修建了台阶、栈道,以便人们能够下到支锅石边。

这时,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了支锅石的巨大。栈道位置大约在支锅石中下部分,它就已经很高了。大约三四米高,最大一块五六米见方。如今三块巨石之间缝隙很大了,但在过去三块巨石呈鼎足之势。其实,支锅石也不是仅仅三块石头组成的,其实有六七块是由石头组成,还有大禹背篼石、休息坐的地方,也就是一个石头群。

出积石关,走上大约三十里,经木场村,到索屯村。村子附近的黄河边有一块绿色的石头,这块石头是高3米、直径10多米的巨石。民间传说,这块石头就是大禹王曾经休息的地方。时间长了就压出两道深深的坐痕,边上还有大禹王耒耜靠过的痕迹。因此人们叫它禹王石。

在距离禹王石不远处,有一处红色的石壁,悬崖陡峭巍峨,望之森然。这块石壁就是传说中大禹王斩蛟龙的地方。过去河中发大水,人们往往认为是恶蛟作怪,因而在各地多有各种版本的斩蛟治洪水的故事,或许最早的母本就是禹王斩蛟的故事。当初大禹王到了此地,率领众人下河斩蛟,蛟龙的血喷到山崖上,将崖壁染红。人们就将这处石壁叫大禹斩蛟崖。在斩蛟崖前的黄河中还有骆驼石,这是块中流砥柱石,秋季高出河面十多米,似有闲庭信步之感。也有人说,这是大禹王测量河水高度的石头。除了这些故事外,还有祭奠大禹的禹王庙、大禹劈开的天下第一石崖等大禹王遗迹。

至今在积石峡等地留有许多大禹导河传说的遗迹,如禹王石、大禹斩蛟崖、骆驼石、天下第一石崖。广河县古城村有大禹庙,临夏县的北塬三角有大禹庙、禹王庄,积石山有大禹庙。这些遗迹遗存说明,大禹和这块土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5、大禹治水,史前先民的大洪水记忆

大禹治水的背后,则是早期先民们关于大洪水的群体记忆。在大禹部族活跃的时期,我国北方不止一次发生大洪水。古气象学古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冰河期末端的一次寒冷期后,世界范围内曾出现温暖期,结果导致冰川大量消融,洪水四处泛滥。因而,在世界各地很多民族中,都或多或少流传着大洪水的故事。

为了治水,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按《尚书·禹贡》记载,大禹不仅疏通过黄河,而且也治理了弱水(今天张掖黑河)、渭水。在甘肃境内留下非常多遗迹,在西倾、朱圉、鸟鼠、岷山、弱水、合黎、

流沙、黑水等等都有他的传说和足迹。其实,大禹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开山,而是带领人们新建排水设施,将多余的积水引走了。故大禹的真正功绩则是建立国家制度、划分九州。

大禹后来东巡时生病,益曾主持国政三年,后来让位于禹子启。启继承其位,建都于阳城等地。夏的来历,和大夏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黄河滚滚自西来,此地曾经禹凿开。”大禹出自于西羌,夏是古老的名称,与临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上,走出无数仁人志士,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新闻推荐

临夏县公安局打掉一“村霸”恶势力

本报讯(记者马健)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临夏县公安局通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了一起寻衅滋事“村霸”恶势力案件。经调查...

临夏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