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齐家文化骨镞

民族日报 2017-12-04 11:38 大字

所谓骨镞,就是骨制的箭头。《仪礼·既夕礼》曰:“翭矢一乘,骨鏃短卫”,唐李林甫等注的《通俗文》曰:“骨鏃曰骲,铁鏃曰鏑;鸣箭曰骹,靃叶曰鈚,皆古之制也”。在我国,弓箭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古人很早就把石片、骨头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在箭杆一端充当箭头(镞),用于增加箭体稳定性和杀伤力。

临夏州博物馆馆藏的齐家文化骨镞,色呈骨质白。通长11.6厘米,后锋宽1厘米,重0.050千克。由兽骨磨制而成,镞身呈三棱锥形,有铤,铤部较长呈圆柱形。装箭杆方式为铤部嵌入箭杆再捆绑加固,是狩猎工具。制作精致,保存完整,表面打磨光滑,刃部尖锐锋利。1976年,县文物普查组从临夏县安家坡北小塬采集,属三级文物。镞,作为弓箭的前端锋刃位置,主要由镞身与铤两部分构成。具体组成部分为:前锋、刃、脊、翼、后锋、本、关、铤,也叫镞脚。我国考古学界公认出土最早的箭镞是1963年山西朔县峙峪村附近发现的旧石器晚期遗址里的石簇,距今约2.8万年。

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200-3700年。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狩猎活动占有一定的地位,生产工具主要以石器、骨器、铜器为主,骨器则以骨铲和骨镞为主。骨镞作为一种常用的狩猎工具,损耗大,而且其材质更易于加工制作,所以齐家文化早期,骨镞的出土数量远远超过石镞的数量。(苗玉兰)

新闻推荐

临夏州举办第一届钓鱼锦标赛

本报讯(记者幸福)10月29日,2017临夏州第一届钓鱼锦标赛在临夏县尹集镇新寨村天乐垂钓基地进行。经过激烈角逐,临夏参赛选手马玉龙、兰州参赛选手戴龙、临夏参赛选手马永贤分别获得冠、亚、季军。此...

临夏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