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映红凤凰山 ——临夏县路盘乡刘山村大力推进旅游扶贫见闻
图为临夏县路盘乡刘山村凤凰山种植的芍药。 本报记者史有东摄
连日来,临夏县凤凰山油用牡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精心培植的170多亩、50万余株芍药盛开,凤凰山再次成为花的海洋,吸引了省内外及全州各县市的游客前来观光赏花。
位于临夏县路盘乡刘山村的凤凰山因其形如展翅欲飞的凤凰而驰名境内,被列为河州八景之一的“丹凤晚霞”。其北坡面积约3000亩,为临夏市新城区面山。地形地貌独特、地理位置重要,是州、县(市)重点绿化地段。凤凰山历史上由于当地群众盛栽牡丹叫“牡丹咀”,发展牡丹芍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路盘乡刘山村村支书、凤凰山油用牡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福才告诉记者,合作社自5月13日举办首届牡丹观赏节以来,凤凰山的知名度也日益提高,以微信为主的新兴传播媒介对凤凰山牡丹芍药基地的宣传推介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牡丹过后,芍药登场。如今,满山遍野的芍药花盛开,每天前来赏花的游客多达5000多人。
据了解,芍药,别名将离、离草,与牡丹并称“花中两绝”,并被誉之为“花仙”,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
走进凤凰山,放眼望去,一片芍药花海:桃红、紫红、嫩白,艳丽的色彩不断映入视野,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四川、青海以及兰州等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游客们徜徉在花海中,拍照留念。“我在朋友微信上看到了凤凰山芍药照片,感觉非常漂亮,就和几个朋友相约,从兰州专程开车过来观赏芍药花。”一名游客开心地说。
供给侧改革给刘山村的发展带来了春天。曾经人迹罕至的荒山头,如今成了游人如织的风景区。合作社开发生产了紫斑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芍药花美容茶等产品,游客在体验美景、品尝农家美食的同时还可以购买到相关产品,凤凰山牡丹芍药产业的链条正在逐步形成,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的门路。
据杨福才介绍,2014年,村上注册成立了临夏县凤凰山油用牡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牡丹芍药产业为群众引路,租地让老百姓进行种植,提供苗木管理、技术和销售等服务。种植的牡丹芍药不仅仅用于观赏,主要是加工成产品,把牡丹芍药的观赏价值转变为经济实用价值。
2013年7月,当杨福才认识了州林业局的一位技术人员,他得知,发展牡丹芍药产业前景非常好,加之凤凰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可以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业时,杨福才果断决定在该村发展牡丹芍药产业。
用杨福才的话说:“一个富了不算富,带动全村乡亲致富才算富”。2014年,他将40户群众的45亩土地进行流转,成立了凤凰山牡丹种植合作社,栽植3年生油用牡丹5亩、药用牡丹40亩,直播紫斑牡丹种子10万粒作为示范基地,其中就吸纳了26户贫困群众将土地流转给基地。
说起基地的发展前景,杨福才拿出牡丹芍药花的相关产品给记者做介绍。他说:“我们现在种植的牡丹芍药花瓣采摘晒干后,每公斤批发价70元,超市售价每斤100元,而且根的药用价值很高。”
据了解,该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把当地农户吸纳到合作社,周边贫困户可以到种植基地打工,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机会。凤凰山牡丹芍药种植基地占地350亩,都是流转村上群众的土地,一亩地给群众750元,而且群众可以到基地打工,三、四月份除草,五、六月施肥、采花。六、七十岁的老人,去工地干活没人愿要,在基地打零工,一天给70元,一个月收入2100元。对于村里的贫困户来说,土地流转的钱加上打工的收入,一年能收入8500元左右。
今年69岁的刘山村徐一社徐登佩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牡丹芍药基地后,自己又到基地打零工,这使得他家十分拮据的家庭状况有了很大改观。村民祁东才说:“合作社给我们困难户带来了福气,我向合作社流转了8亩地,一年的稳定收入有6000元。我和妻子常年在牡丹基地打工,一天能收入160元……我们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
目前,合作社在刘山村栽植油用紫斑牡丹180亩,37万株;芍药170亩,50万株。套种啤特果6000株,油桃1万株,红叶紫薇、百日草各20亩。凤凰山花海建成后,各种花将次第开放,可供游人持续观赏。
对于基地今后的发展,杨福才信心满怀。他说,扶持引导更多的周边群众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积极发展餐饮、民宿、旅游产品开发等,形成以牡丹芍药为纽带的综合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新闻推荐
1.临夏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沙文龙违规报销个人费用问题。2016年9月6日至15日,沙文龙押解嫌犯至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后,借机前往昆山市探亲,将产生的630元个人费用在市公安局报销。沙文...
临夏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