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雕刻在葫芦上的奇迹 ——记临夏州首届“河州工匠”获得者葫芦雕刻大师张作良

民族日报 2017-05-06 10:07 大字
 

以葫芦为纸,以针尖为笔,一笔笔让针尖游走在葫芦上,刻画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也刻画出了张作良大师的精彩人生。近日,记者走进张作良的葫芦雕刻世界,解读这位民间工艺大师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艺术情结,分享他的精神快乐。 

走进他的工作室,琳琅满目的葫芦雕刻作品跃入眼帘。桌上摆放着雕刻针、铅笔等工具,桌子周围则是多个装葫芦的箱子。“葫芦雕刻涉及书法、绘画、篆刻、上色等多项工艺,非常复杂。‘三分天才,七分努力\’,只有全心投入,才能刻画出好作品。多刻画、刻好画,只要尽力了,就会觉得不枉此生。”张作良拿着雕刻针几笔画出一朵祥云,边上色边告诉记者。 

张作良每次创作前,都是先选葫芦,反复观察,然后根据其外形苦想与之匹配的画面。一直要等到考虑成熟后,才正式动手打磨、描笔、书画、雕刻、上漆,葫芦雕刻是细功,点、挑、划、拉、刺等要轻重有致。他创作过的最小的一件作品是一只5厘米高的小葫芦,上面刻了一幅人物山水画,图案虽小却纤毫毕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作良是临夏县河西乡人,从小酷爱绘画,自高中毕业后,自学雕刻葫芦。并依靠传统的绘画手法,在葫芦雕刻上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绘画、雕刻及创作经验。1989年他专程去了敦煌,在敦煌看到了绝美的石窟壁画艺术,为以后的葫芦雕刻提供了大量的灵感和素材,更为他的葫芦雕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古典戏剧、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也有山水、花鸟、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代表作品有《八十七神仙图》《伟人肖像》《千手观音》等。雕刻的人物形象活泼、栩栩如生,画面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繁琐细密。 

拿着他最得意的葫芦雕刻作品《八十七神仙图》,张作良说:“雕刻葫芦最重要的是要用心雕刻,这个《八十七神仙图》上有八十七个人物,每个人物的神态表情都不一样,我必须要用心,不能出一点差错,而且上面还刻有6400多字的《金刚经》,所以更不能出错了。”记者看到,一个25公分左右的葫芦上,八十七个人物神态各异、惟妙惟肖,上面是密密麻麻的金刚经,叹为观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06年,临夏雕刻葫芦被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作良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还种植了40亩葫芦,带动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据了解,全州现有320多人从事葫芦的种植、雕刻及销售,雕刻各类葫芦作品15万件,完成产值1300多万元,产品畅销国内外。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有回报。张作良多年艺术的沉淀,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他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2004年6月,他的作品《黄河铁桥》《白塔山》等反映兰州景点的八件雕刻葫芦作为甘肃特色工艺品,由省政府赠与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先生及国际友人;2007年1月,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领导小组授予的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了表彰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当记者问到在社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甚至面临着消失的今天,作为雕刻葫芦的传承者,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将来又如何传承下去时,张作良作了如下解答: 

“老一辈民间传统艺人留下来的经验,技法正在不断地流失,民间艺术技法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这更

加加深了我传承葫芦雕刻、发扬民间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的愿望是能把我们临夏葫芦雕刻的艺人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从技术的传承到葫芦的精包装、集中销售,形成一条临夏葫芦雕刻特色产业链,壮大葫芦雕刻的文化产业,把这门传统技术发展好,传承好。”

张作良的手因长期从事雕刻而有些微微变形,当他手中拿着一枝因长期使用而被磨平棱角纹路的铁质雕刻笔时,他的眼神中充满着对葫芦雕刻的热爱和对葫芦雕刻事业未来传承的无限希望,他用专业、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诠释着工匠精神。

新闻推荐

临夏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呈现新格局

本报讯今年以来,临夏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结合县域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如今,“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排灌自流、旱涝保收”是该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成...

临夏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