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德花正艳 本报记者 梁永吉
《大学》里面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在我们临夏,就有很多这样的家庭:他们孝老爱亲、教子有方,邻里友善、诚实守信,崇德守法、热心公益……为我们树起了建设家庭文明的榜样。
家住临夏县新集镇杨坪村的唐小翠夫妇都是残疾人,两人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因家境困难和身体原因没有读完小学便辍学回家。然而,在他俩喜结连理走到一起后,不仅生儿育子、孝敬老人,还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共同创业建起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创业初,唐小翠夫妇凭借自学成才的缝纫技术,东拼西凑筹措资金,在马集镇的街道上开起了一家小缝纫店,由于手艺好、收费合理,缝纫店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收入也随之增加,家庭经济情况逐渐宽裕了。之后,缝纫店发展成了服装加工厂,唐小翠夫妇的家庭生活富裕了。但致富后,唐小翠夫妇的“脚步”并没有停歇下来,2014年6月,他俩为新集镇杨坪村小学的学生捐赠了价值5000多元的82套校服,同时,还积极帮助有困难的群众,他俩开始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向社会奉献爱心。“虽然我和丈夫挣钱很辛苦,但为教育事业和孩子们尽一点绵薄之力,是非常值得的。”唐小翠说。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对于教育而言,父母不应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摆在第一位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无疑,唐小翠夫妇的家庭教育做到了言传身教,帮他们的孩子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现在,他们的女儿不但学习成绩很优秀、很懂事,对长辈们也很尊敬,空闲时间还经常帮着做家务。
家住临夏市东关街道办事处菜市社区的回族妇女马奴给牙,在新婚的第二年,因家中一场变故,担负起了照顾年幼的侄儿、侄女的重担,直到他们成家;结婚的第五年,生下第二个孩子,可孩子一出生,就被医院诊断为重症“脑瘫”;之后体弱多病的婆婆突发脑梗,从此瘫痪在床。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主妇,感动了陇原大地,感动了身边的所有人。马奴给牙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丈夫、抚育子女、还要照顾一老一少两个瘫痪病人的衣食起居,20多年中,她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由于操劳过度,这位坚强的女主人从2008年开始,患上了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但在这样一个家庭,她只能强忍着病痛,支撑着家庭的重担。为了不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她每次需要吃3粒的药,她每次只吃1粒;需要早晚各注射一次的胰岛素,她每天只注射一次,总是“偷偷”把买药看病的钱用来补贴家用。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常常要“逼迫”妻子接受治疗。就在马奴给牙咬着牙支撑这个不幸的家庭时,她们一家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2013年,她荣获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提名奖;2014年,她的家庭在省上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被评为“最美孝老爱亲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一个家庭幸福了,国家才能兴旺,民族才能进步。像唐小翠、马奴给牙的家庭,不仅给我们树起了家庭文明的榜样,也是临夏州许多优秀家庭的缩影。据了解,自2014年临夏州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以来,州上共收到县市推荐的“最美家庭”有236户,其中,受到全国表彰的有2户,省上表彰的有12户,州上表彰的有110户;另外,还有3户家庭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称号。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重视传承和发扬孝老爱亲、相敬如宾、兄友弟恭、妯娌和谐、克勤克俭、家和万事兴等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在各族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也融化在临夏人的血脉中。这些美德将对临夏州开展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相信美德之花会越开越艳。
新闻推荐
本报讯年,和政县认真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全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通过农村通畅工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实现了全县公路硬化率、通畅率达%,使昔日封闭的小山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年,该县...
临夏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