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天河润旱塬 ——记与自治州同龄的临夏县北塬渠
1956年3月,全省第一条引水上塬中型自流灌溉工程——北塬渠,正式开工兴建。
当时的《甘肃日报》等媒体这样报道:“在当地有‘天降两夜雨,北塬一片绿;夏日晒三天,庄家被烤干\’的说法”和“一望无垠、坦荡如砥的大平原,因为干旱,这里稀稀疏疏的植被,零零落落的村庄,显得格外的荒凉。”从描述中不难看出,临夏县北塬片区因为缺水,极不适宜人们生活。
“1956年3月,英雄的临夏儿女开始创造水利建设的奇迹。他们有‘引得银河下九天,牛郎织女来耕田\’气概,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是的,当时在北塬渠建设中,临夏人创造了很多奇迹。“当时那么庞大的工程,那么艰苦的环境,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勘探设计,实现全线施工,后来运行证明,当初的设计是正确的。水平很高,真是一个奇迹!”后来参加了北塬渠建设施工的工程师鲁振建曾经说。
正是有了当初科学的设计和临夏县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精神,仅仅用了两年时间,甘甜的大夏河水,就流到了千百年来干渴的大北塬。
北塬渠从临夏县马集镇场棚村大夏河引水,流经韩集、新集、红台等5个乡(镇),跨越51条沟涧,穿过9座山岭,流经8座隧洞,全长约28.4公里。当时灌区平均海拔1900米,南北长36公里,东西宽10公里。这项工程巨大而复杂,是当时全省最大的工程,其中仅总干渠的土方有257万方,一号隧洞长1100米。原设计引水量8立方米/秒,在总干1.9公里处的口子河,向临夏市东西川渠分水3立方米/秒,向北塬渠输水5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6.98万亩。
1966年至1967年为加快北塬地区经济发展,安置刘家峡库区移民,从库区移民资金中拔出专款,将北塬东支干渠延伸到北塬尽头,西支干渠延伸至莲花镇,引水量达4.5立方米/秒,扩大灌溉面积3.15万亩。之后,沿渠陆续建成大寨子、大塬顶、重台塬、江家寨4座中型电灌和35座小型电灌工程,总装机1.35万千瓦,扩大灌溉面积3.2万亩,灌区由原来的5个乡(镇)扩大到10个乡(镇)。
(转2版)
新闻推荐
中共临夏州委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十二届州委第一轮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巡察工作的公告
根据州委统一安排,从2016年11月15日开始,开展为期1个半月的十二届州委第一轮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巡察工作,专项巡察教育和卫生计生基层单位。本轮巡察共分八组进行,其中,第一巡察组巡察东乡县汪集学校、...
临夏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