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架起“致富桥”
“今后下再大的雨,也不怕出不了村了!”临夏县井沟乡崖头村唐家社61岁的农民马平海激动地说。今年8月10日,该村***单位临夏监狱出资7.8万元,在通往唐家社的沟底建起了一座宽4.4米、跨度为9米的过沟桥,这座桥被周围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富民桥”。从此,该社8户群众下雨后几天内出不了村子的历史被改写。
崖头村共有10个社、192户、922人,其中少数民族群众有137户,占到总人口的74%。由于山大沟深、道路不畅,加之群众生产方式比较传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该村是一个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贫困村。
2012年,双联行动开始后,临夏监狱251名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全村192户群众的生产生活,并为该村的各项事业发展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着。给群众送衣服、鞋、手机,还给特困户送钱等物品;维修村委会,配备打印机等设备;给村里的学校安装篮球架、建起广播系统;扶持群众栽植啤特果、核桃树,同时,帮助解决马铃薯的收购销售问题……通过临夏监狱一系列的帮扶,该村群众的各项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2014年底,该村脱贫20户、100人,未脱贫群众只有77户。
通过几年的帮扶,崖头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如何让村里的经济进一步发展,让群众彻底走上致富的道路,成为摆在临夏监狱领导干部面前的难题。去年,***精准脱贫工作的启动,再次激励着临夏监狱的干警们,他们将该村77户贫困户(其中,3户是巩固提高户)全部纳入***建档立卡户。同时,积极深入到省级、兄弟***单位的扶贫村考察学习,再次深入到群众家中,促膝交谈,商定发家致富的路子;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地里究竟适合哪些经济作物的生长……
“给村里修几座过沟桥,解决他们雨天出不了村子的难题。”“马铃薯的产量每亩在4000斤左右,我们可以帮助群众解决销售问题,让他们安心种植。”“周围山坡多,帮助群众发展散养草鸡,我们全部回收。”“三年前,栽植的啤特果长势良好,可以扩大栽植范围。”……在临夏监狱召开的***会议上,大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决策已定,关键是要抓落实。去年8月,临夏监狱出资7.8万元,历时一个多月在通往潘阳山、阳山、阴山、下湾等6个社的沟底建起了一座宽4.4米、跨度为9米的桥。这座桥被群众亲切的称呼为“连心桥”。同时,出资4.5万元,将通往这几个社的2.5公里山路拓宽到了3.5米,并铺上了沙子。今年8月,通往唐家社“富民桥”的建成,彻底改善了这几个社的通行条件。“我们这里山大沟深,各社的群众出行必须要穿过沟底。平时,在沟里没有水,但下雨后,山水几天里流不完,群众就出不了村子。临夏监狱出资给我们修建的这两座桥,实在是修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村党支部书记马进贤如是说。同时,临夏监狱借助自身优势,在2014年、2015年连续两次组织单位狱警,分别为井沟乡乡村干部、群众以及学校师生开展了法制讲座、警示教育等活动,并发放了法制宣传手册等。
(转2版)
新闻推荐
sp;
临夏县围绕农民增收、大地增绿这一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今年,该县啤特果面积累计达到.万亩,挂果8.5万亩,年产啤特果达吨,产值达万元。图为坡头乡群众正在分拣啤特果。张志强摄...
临夏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