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千件冬衣温暖临夏农户

兰州晚报 2012-01-12 18:59 大字

本报讯虽然本报“捐旧衣,暖冬日”活动已结束,但为了让贫困人群过一个温暖的春节,在兰州市临夏商会、兰州义仓志愿者的大力协助下,又凑齐4000件衣物,并于1月9日送往200公里之外的临夏县漠泥沟乡。

本报“年货”送往临夏

“你们捐助了衣物,我们捐助路费和车辆。”1月8日,得知本报将和兰州义仓志愿者给临夏县送温暖时,兰州市临夏商会当即决定提供活动车辆和捐赠1000元路费。

1月9日清晨8时,记者和兰州义仓志愿者在小西湖集合,随后驱车踏上漫漫送衣之路。“今年我们送出去了几万件衣服,感悟是爱心如果再扩大、凝结,才有力量。”兰州义仓志愿者刘先生边开车边说。

经过3个多小时长途跋涉,车队到达临夏县漠泥沟乡,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上一路颠簸,上午11时许,车队安全抵达何家村,这时天空飘起了“温暖的”雪花。

温暖感动山区农户

得知是来捐衣物的,村长马志朝立即用广播通知村民到村委会集合。几分钟后,村民们将衣物从车上卸下来。“五保户、贫苦户,家里子女多的先领,不要着急大家都有。”马志朝根据村民贫困差异,将衣物分发到了村民手中。

“快过年了,我们带了点棉衣,就算是我们的新年祝福吧。要坚强些,我们还会来看望你们的。”随后,记者走进几家特困户,志愿者将一件新棉衣和100元钱送到了住着土坯房、温饱都无法解决的五保户乌木黛和苏乃马乃老人手上。接过衣服和钱,苏乃马乃没忍住,掉着泪激动地说:“我没有儿子,没人挣钱啊,老了,日子不好过啊。”

随后,记者一行又来到姬家村七社。与何家村一样,姬家村七社也是贫困村民居多。进入村民马有布家里,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土坯房,光线十分黑暗,没有火炉,两个孩子蜷缩在炕上。“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年龄大了,看护孩子有点吃力。”老人惆怅地说。

马志朝介绍,村子里不仅缺衣物,由于农业收入较差,很多人家的粮食不够吃,大多数村民在农闲时外出务工,但还是不能解决缺衣少食的问题。因为穷,村子里的孩子到十三四岁就辍学了,外出学手艺或打工。孩子们得不到良好教育,长此以往,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而在零下10度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靠烧木柴或牛粪勉强度日。

新闻推荐

有利于实现减刑假释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对于此案的审理,主审法官田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减刑、假释案件实行开庭审理,将以往的“审批”模式,变成“审判”程序,有利于法院听取来自监狱、罪犯及同监区罪犯等多方...

临夏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