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住进了顺心房”

民族日报 2019-10-30 09:31 大字

时值深秋,天气已寒冷,但康乐县鸣鹿乡胡麻沟村村民陈生龙感到非常热乎。因为,他们一家人刚刚住进了新房子。“以前的破房子全都拆了,新修的房子包括堂屋、卧室、灶房都齐全,感谢党!感谢政府!”陈生龙站在院子里欣喜地告诉记者。

为表达感激之情,10月15日,陈生龙将一面写有“扶贫帮困真心为民”八个字的锦旗送到了胡麻沟村帮扶干部和村干部的手里。

听说记者前来采访,陈生龙热情地等候在家门口邀请记者参观他的新家:“进来屋里坐,看看我新修的家。”走进陈生龙家的院子,映入眼帘的是正房门头上挂着两幅横幅:“感谢政府感谢党,我家住进顺心房!”“住新房感谢共产党,好日子不忘政府帮!”

陈生龙新房上的横幅虽朴实无华,但情真意切,道出了他们全家对党对政府的感恩之情。他家是个6口人的大家庭,母亲年迈,妻子患病多年,一个女儿也腿部残疾,家里只有陈生龙一人挑着生活的重担,再加上父亲曾患重病住院多年,早已花光了家里的积蓄,陈生龙努力打工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我家的旧房子住了31年了,又旧又破,因为还要花钱给家里人治病吃药,所以一直没钱修新房子。”陈生龙对记者说道。

3个月前,胡麻沟村的包抓村组长刘建文和其他村干部在陈生龙家入户走访,了解到陈生龙的困难后,立即为他申请了危旧房补助和临时救助总共5万元,开始动工修建新房。

刘建文是康乐县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馆长。今年3月份,他成为胡麻沟村包抓村组长。之后,他经常和其他帮扶干部、村干部走村入户,全面详实地掌握贫困群众最新最准确的生活生产状况,从危房改造、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结合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积极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找出路,做到信息全面准确掌握、脱贫计划切实可行。

“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要尽最大努力给予最大帮助和支持。”刘建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陈生龙家的旧房子刚拆时,因为不放心,刘建文每天要到他家里查看四、五次,让陈生龙和帮忙修房的村民们注意安全。陈生龙告诉记者,有一天半夜2点多,刘建文给他打电话,问他房子的主体框架是否都已建好。得知建房子进度快安门窗了,刘建文便在电话里对他说:“明天我再过来看看,请匠人给你赶紧把门窗安上,天冷了,你要和家人赶快住到新房子里。”

当夜,陈生龙一宿没有睡着,他难以抑制心里的感激之情。房子门窗安好后,陈生龙便到镇上做了一面锦旗和两条横幅,他将锦旗送到了村委会,将横幅挂在了正堂房。“县上的干部和村里的干部这么关心我,我真的很感动。”陈生龙说道,他和家人无法说出更多感谢的话,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谢谢”。

搬进新屋后,陈生龙打算继续去外地打工,因此刘建文帮他联系了厦门的招工企业。作为一名电焊工,身怀一技之长的陈生龙不怕挣不到钱。他说,等他安顿好家人,忙完地里的农活后,就动身去厦门,努力挣钱把日子过好。

新闻推荐

一场金秋的盛会 2019临博会名优企业特装展见闻

金秋焕新颜,硕果待丰收。10月的临夏,五星红旗飘扬在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仿佛都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欢欣鼓...

康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