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化境野望阁 生态营造农家乐 ——康乐县上湾乡三条沟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新启示
从沿太子山旅游扶贫大通道三峰汇聚的石墩观景平台放眼望去,左边草滩乡普巴村与右边上湾乡三条沟村的山上山下,郁郁葱葱,林间小溪顺坡而下,树丛里鸡鸣鹅叫,一派怡然的田园风光。
前年,记者曾来到康乐县上湾乡三条沟村阳坡社采访,当时这里主要发展林下经济,今年不同的是多了野望阁生态园,因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观光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从而带动了当地20名贫困群众在野望阁生态园实现了就业,拓宽了增收途径。
野望阁生态园的名字取自南宋诗人翁卷的七言绝句《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的意境。青山环绕的野望阁,弥漫着乡野农家菜的香味。
站在苗圃台坎上,野望阁生态园的负责人马伟福端着饲料盆,吹起阵阵哨子,不一会儿,遍布林间散步的珍珠鸡呼扇着翅膀飞奔过来。马伟福告诉记者,苗圃里散养的还有黑凤凰、青脚鸡等肉蛋兼用的鸡——这是以前他们搞育苗产业时,附带在林间散养的鸡,没想到如今成了支撑生态园的“宝贝”,很多游客就是冲着散养鸡的美味而来的。
当初,马伟福来到上湾乡阳坡山,相中了山阴地,看到了育苗的前景。他从当地群众手中流转耕地120亩,于2013年3月建起了苗圃,阳坡社23户群众因土地流转每年亩均收入150元。2015年,他又流转灌木林地530多亩,每年租金3万元。另外,他每年给每户群众免费发放鸡苗50只,分散家庭散养,出栏时再以批发价从农户手中回收代销,每年户均养鸡增收3000元。
在育苗的同时,建成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的鸡舍,围栏150亩山林开始散养鸡,当年放养了3500多只。“在林间草地放养鸡,仅锄草、施肥、防治病虫害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省15万元的成本投入。”马伟福说。
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2017年夏天,马伟福在阳坡山林场投资600多万元建起了野望阁生态园,依山走势,修建7个竹木结构的亭台楼阁,以“七星北斗”来命名;今年又投资3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今,水通、电通、路通,藏在深山丛林中的阳坡社以她特有的魅力,迎接八方游客。
野望阁生态园于当年7月试运营后,头两个月仅餐饮服务营业额实现48万元。生态园春夏秋冬四季皆有景,游客络绎不绝。三条沟村20名贫困群众在此从事餐饮服务,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这让马伟福和村民看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诱人前景。
依托临夏州旅游扶贫大通道,沿山顺水的乡村有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现在,县上投资60万元,硬化了阳坡社的路面,使该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省、州、县旅游部门投资建成旅游厕所,野望阁生态园景区跻身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州四星级农家乐,成为临夏州旅游扶贫大通道建设中首批受益的旅游景点之一。
“野望阁生态园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好政策,更受益于州、县旅游扶贫大通道的建设。”马伟福高兴地告诉记者,野望阁跟前的石墩观景平台,是旅游扶贫大通道上的第三个观景平台。
临夏州正在建设的沿太子山旅游扶贫大通道,覆盖四县一市,贯穿康乐县全境。其中,康乐县段的起点在八松乡葱滩,终点在莲麓镇河口村,途经八松乡、鸣鹿乡、八丹乡、上湾乡、草滩乡、五户乡、景古镇、莲麓镇,全长105公里,沿线居住有8万多群众,被康乐群众誉为“脱贫致富路”。截至目前,康乐县段项目已完成八松乡葱滩至上湾乡石墩段33.46公里路基工程,建成观景平台4处。沿途将建设停车场10处,旅游厕所10座,游客服务中心13处。
野望阁生态园成为临夏州第一个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它的成功模式带给我们诸多启示:一是得益于“退耕还林”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二是得益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乡村振兴战略导向;三是得益于临夏州连接四县一市的旅游扶贫大通道建设;四是缘于文化和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慧霞)今年以来,康乐县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重点安排部署,全面推动河长制工作取得新成效。据悉,该县...
康乐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康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