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河文化:华夏文明的摇篮

甘肃日报 2013-03-15 08:40 大字

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

黄河水车

羊皮筏子 任世琛摄

甘肃彩陶——红陶人面像

拉卜楞寺之贡唐宝塔

全力建设国家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黄河文化:华夏文明的摇篮

古老灿烂的黄河文化

□何 瀚

古老的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与发祥地。它经过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了世界上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

黄河流域,依其地理与文化特征,可分为三段:从源头到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主要是马家窑文化;从河口镇到河南旧孟津为中游,主要是仰韶文化;从旧孟津至入海口为下游,主要是龙山文化。其中的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从黄河文化来说,千万年来,黄河自青海东流,进入甘肃,广袖轻舒,彩练回旋,形成了天下黄河第一弯——玛曲;此后它又穿山绕谷,围堰聚水,形成了刘家峡、八盘峡等高峡平湖。在黄河中上游的甘肃这片黄土地上,诞生了辉煌灿烂的大地湾、马家窑等彩陶文化和黄河农耕文明,而这片黄土地又赋予了黄河以黄色的容颜。沿黄河甘肃段一路北上,不但可以欣赏河水清澈、溪流纵横、草场丰茂的黄河首曲景色,还可领略黄河特有的跌宕冲撞、奔腾而来、咆哮而去的大河气度,更能饱览高峡平湖、绝壁万仞的壮观景色,还可体验黄河中上游独特的乡风民俗,探究中华民族文明之源。

黄河甘肃段干流全长913公里,孕育出了羊皮筏子、黄河水车等富有甘肃特色的黄河文化产物。而黄河三峡,因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而得名,在流经永靖县境内107公里的黄河主道上,有着秀丽的山水,散布着刘家峡水库、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太极岛等景点。此外,景泰黄河石林的古石林群不仅颇富特色,而且规模宏大,占地约10平方公里,国内罕见。

黄河文化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她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艺术、哲学、科技、教育、语言文学、史学、宗教、民间信仰、道德规范和社会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既有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类型;还有象征中华民族远古先民的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以及帝禹夏后氏等。从夏商到清代,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在农具制作、灌溉技术、谷物种植、畜牧业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手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高超的青铜器、铁器、陶器、瓷器、玉器、舟车等制作技术及其文化成果;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算学、天文学、地理、水利、医学、纺织、造纸、印刷、冶金、建筑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思想文化兴旺发达,产生了一代代优秀的思想家和思想学说,编著了大量的史学书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艺术方面的成绩斐然,在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石窟等方面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历史文化人物,他们建构了黄河文化鲜活的文化人格;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形成了传统节日以及各种礼俗。近代以来,黄河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更为丰厚的成果,逐步走向了世界。

而作为黄河文化中心的兰州,既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西北重要的枢纽城市,也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这里有白塔山、五泉山;有浓缩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彩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绿色长廊、文化长廊和水上乐园;兰州黄河百里风情线上的“黄河母亲”“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等,更是领略黄河文化的上佳地点;这里还有水车博览园、金城关文化风情园、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中国秦腔博物馆、兰州彩陶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国学馆等;还依托黄河文化,开发了黄河石、刻葫芦、陶器、水车模型等工艺品。

在新时期,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黄河文化,也必将在新的时代大放异彩。

临夏“花儿”漫九州

□马自祥

临夏回族自治州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而且有浓郁的地域特征,“花儿”文化恰好体现了这个特质。

西北民谚云:“陕西的乱弹”(秦腔),河州的“少年”(花儿),由此可知,临夏古来就有“花儿故里”的盛名,其最早可追溯到甘肃氐羌、鲜卑等古代民族的民歌里。明代万历年间的诗人高洪,在河州任职时写诗云:“青柳垂缘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间花儿断续长。”;清代道光年间的文人叶礼也曾写道:“男捻羊毛女种田,邀同姐妹手相牵;高声各唱花儿曲,各个新花美少年。”从这些诗句中,足见明清时期,在临夏古河州一带唱花儿已是很普遍的了。

2004年夏,临夏州正式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的称号,同时其境内的和政县、康乐县分别被授予“中国花儿保护基地”的牌子。永靖县、积石山县也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中国民歌考察采录地”。为了继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弘扬花儿文化,省有关部门还授予马瑞等50名各族花儿歌手为“优秀花儿歌手”的称号。

2009年,“甘肃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甘肃第—个世界级“非遗”项目。

“花儿”故乡“花儿美”。临夏除了举世闻名、规模盛大的“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之外,还有“炳灵寺花儿会”、“盖西坪花儿会”、“拦家庙花儿会”等传统花儿会,近些年又涌现出许多新生的花儿会,亦称集镇花儿会。如“大庙山花儿会”,“罗家洞花儿会”等,每年在固定时间里举行的大小花儿会,遍布全州各地。成千上万的花儿歌手们,在山清水秀的花儿圣殿山上,赛歌摆擂台,尽情抒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临夏是花儿的发祥地。当地各族人民,尤其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人,在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以河湟重镇为起点,当脚户、小贩、筏子客,这时候,花儿就成为“出门人的歌”,歌随人走,情入歌中,把花儿带到西北各地,使“花儿”成为大西北劳动群众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临夏是花儿的海洋。多年来,许多民间文艺工作者潜心致力于“花儿”艺术的发掘、抢救和开发,在宣传演唱、理论研究和艺术交流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今已搜集整理出版的“花儿”歌曲已达数十种,累计超过一万首;出版《河州花儿研究》《莲花山与莲花山花儿》《中国花儿曲令全集》《中国花儿纵论》《花儿史纳》《河州花儿》《花儿源流考》等著述近百种,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花儿歌手;创编上演了《花海雪冤》《牡丹月里来》《雪原情》《迎春花儿开》等大型“花儿”剧,其中大型音乐剧《花儿与少年》在去年福州举办的国际歌剧节中剧本获金奖,演出获二等奖。花儿传承人马金山,还自筹资金创办花儿学校,培养花儿新秀,传承花儿文化。

源远流长的甘肃彩陶艺术

□芦 冬

陶器是人类的伟大发明。约一万多年前,由于定居生活烧煮食物的需要,人类开始尝试生产陶器。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摸索,人们逐渐认识了天然矿物颜料的特性,在先民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中,彩陶应运而生。距今8000年前后,以甘肃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渭河流域先民成功地生产了我国第一批彩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之一。

甘肃彩陶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发端,终结于青铜时代晚期,历经5000多年漫长岁月,可谓源远流长,是中国彩陶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甘肃彩陶以众多的类型、丰富的器形、绚丽的图案、精美的花纹而著称于世,成为古代彩陶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甘肃彩陶的初始期是大地湾文化,年代距今约8000——7000年。这时的彩陶种类单纯,绝大多数为三足或圆形的钵形器。其纹饰简单,仅在口沿内外绘一周紫红的条带纹,表现出彩陶的原始性。

大约7000年以前,随着农业的发展,彩陶步入了繁荣期。仰韶文化彩陶以墨色为主,十分醒目,不仅器类增多,而且纹饰图案多种多样。早期构图元素多为圆点、直线、三角等,常见纹饰有宽带纹、三角纹、鱼纹等,风格古朴、图案简约。中期构图以弧线为主,线条流畅柔美,图案华丽精巧。常见纹饰有弧形三角纹、迴旋勾连纹、花瓣纹等,表现出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晚期彩陶数量呈下降衰减趋势,但工艺比中期更为成熟,大型彩陶器以及内壁绘彩的做法开始出现。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于甘肃中部的黄河,湟水流域以及河西走廊一带,距今约5000——4000年,这是甘肃彩陶的鼎盛阶段,通常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持续发展的时期。彩陶器类和数量明显增多,一般占陶器总数的30%以上,个别遗址达90%;纹饰繁缛而精细,风格绚丽而典雅,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家窑彩陶多为橙陶,施以浓墨般的黑彩,有时辅以少量白彩。大面积、通体以及内壁彩绘十分盛行。以河流百川为大多数图案描绘的主体,成为这一时期纹饰的突出特点。

半山期彩陶大量使用红黑两色,最为常见而极富特点的花纹母题是黑色锯齿纹带和红色条带相伴相依,勾画出四大漩涡或圆圈纹、葫芦网格纹、多层水波纹等图案,然后在主题图案中再填充辅助图案,形成多层次彩绘的装饰手法。此时的彩陶精品多为大型瓮、壶、罐等,器型浑圆饱满,图案富丽堂皇,纹饰疏密得当,色彩赏心悦目,是甘肃彩陶艺术的代表作。

马厂期彩陶又回归到单色黑彩,红彩逐渐减少乃至弃而不用。器类较前复杂多样,纹饰图案多有创新。代表性纹饰有四大圆圈纹、神人纹、回形纹、折带纹以及网格纹等,形成了刚健庄重的特点。此时,贫富分化渐趋严重,彩陶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进入青铜时代,我国其他地区彩陶大多销声匿迹,而甘肃彩陶却一枝独秀,相继出现了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文化,为甘肃青铜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齐家文化遍布甘肃各地,距今约4200——3700年。彩陶数量较少,以红彩折线纹为主。四坝文化分布于河西走廊的中西部,距今约3900——3400年。彩陶以夹砂陶为主,大多为黑彩,纹饰主要有三角纹,条带纹、折线纹、网格纹等,还有犬、蜥蜴等动物纹样,表现出草原戈壁的环境特点。

辛店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距今约3400——2800年。其代表性彩陶纹饰为极似羊角的双勾纹、还有条带纹、回形纹、S形纹等,以及犬、鹿、鸟等动物纹样,反映出当时畜牧业的繁荣景象。

沙井文化分布于腾格里沙漠的西部、西南部边缘地带,距今约3000——2500年前后,是一支以畜牧业为主的青铜文化。彩陶均为红彩,纹饰有三角纹、折带纹、菱形纹、网格纹和昂首飞行的鸟纹等。

名扬海内外的夏河拉卜楞寺

夏河拉卜楞寺坐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以西的大夏河之滨,该寺由第一世嘉木样阿旺宗哲大师创建于1709年,经历代嘉木样兴修、扩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

拉卜楞寺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官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总计不下万间。拉卜楞寺主要建筑物全部集中于依山的高处,周围三面簇拥着大片僧舍,高低层次鲜明。全寺所有建筑,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寺中主要建筑色彩选用姜黄、深棕色等藏族寺庙专用的暖色调,重要标志性佛堂系鎏金金顶和鎏金法轮器件装饰,辉煌壮丽。所有僧舍外墙一律刷成白色,配以大门外侧的红色边框,朴素而安静,寺院外围的转经廊把全寺浓郁的宗教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

拉卜楞寺内藏有各类经卷6万余册,除佛经,还有大量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图书,大凡有关藏族历史、文学、哲学、语言学、修辞学,医药学,以及天文历算、工艺美术、冶炼铸造等知识的图书,应有尽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绝本,是一个研究藏学的知识宝库,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

拉卜楞寺设有显宗闻思学院、密宗续部下院、续部上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等六大学院,为世界最大的藏传佛教学府,其严格的入学、教学、考试和毕业制度为藏区培养出了大量宗教人才。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最大的特点,是按宗喀巴大师创立的佛学体系,经多年摸索总结出一套有计划、成系统的教学方法。六大学院,无论显密,必以严守戒律为基础。正是由于拉卜楞寺完整的寺院教育体系和严格治学,使这里的高僧学者层出不穷。

拉卜楞寺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一所庞大的艺术博物馆。寺内珍藏着大小佛像3万余尊,经板7万余块,以及大量壁画、堆绣和卷轴画等,其中的卷轴画——唐卡,是拉卜楞寺保存数量最多、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之一,约有几万幅之多。寺中珍藏的6万余部经卷典籍中,尤其珍贵的是用金汁、银汁、珊瑚、松耳石、珍珠、砗磲6种粉汁书写的梵文经——《金刚经》,用黄丝绒在黑缎上织成的《善为经》,以及一世嘉木样用金汁亲笔书写的《贤劫经》。

拉卜楞寺终年香火旺盛,朝拜者络绎不绝,尤其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至十七日,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大法会以及正月十三和七月初八日的晒佛辩经活动期间,更是人声鼎沸,信教群众和僧侣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此,参与和观看各种法会法舞、古老的藏戏和南木特剧,色彩绚丽的酥油花。而那些不远千万里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和藏文化学者、研究人员便会沉浸在一片独特的藏族宗教文化的浓重氛围之中,尽情领略拉卜楞寺的风采及其人文景观。

新闻推荐

中国·临夏肉牛产业项目推介会签约22亿元 于康震马青林冉万祥李沛文出席

中国·临夏肉牛产业项目推介会签约22亿元于康震马青林冉万祥李沛文出席本报康乐8月22日讯(记者邹海林王朝霞实习生李曼菲)中国·临夏肉牛产业发展招商项目推介会今天在康乐县举行。农业部副部长于...

康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康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