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花儿歌手到文化传承人,岷县农妇董明巧演绎传奇
董明巧
“花儿”是原生态民歌,民间流传的“花儿”只有腔调形式,却没有统一的歌词文本,全是即兴作品。在定西市岷县偏远闭塞的农村,“花儿”既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精神和灵性的率性表达。“花儿”被誉为“西北之魂”的高腔山歌,虽受民俗歌曲的冲击而面临失传,但也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民俗歌王,岷县“花儿歌后”董明巧就是他们中的典型。
识字不多的“草根明星”
每年5月,岷州大地上“花儿”海歌潮,四路八乡的花儿会纷纷登场,悠扬的“花儿”响彻田畔山头。作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董明巧则会奔走在熙熙攘攘赶会的乡亲们中间,路边的石头上,遮阳的大树下,只要她坐下来歇息片刻,即刻就会被乡亲们围起来,随之悠扬的花儿也会骤然飘起。
带着对“花儿”艺术的痴迷,董明巧日前赢得了“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殊荣。20多年来董明巧参加了无数的“花儿”赛会,她揣回家的荣誉证书装满了一个化肥塑料袋。董明巧识字不多,有一些证书连她自己也忘记是什么时候捧回家的。她的荣誉榜上既有“西北五省花儿演唱总冠军”,也有当地县委、县政府颁发的“特别贡献奖”,最让她自豪的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给她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牌子,她把这块牌子立在正屋最显眼的一个大木柜上。
2008年5月,著名民俗学专家、花儿学研究奠基人、兰州大学教授柯杨先生到岷县考察,当他欣赏完董明巧高亢嘹亮、跌宕婉转的“花儿”演唱后,激动地对身边一同考察的专家说:“她是岷县人民的财富啊!”
跋山涉水只为花儿
董明巧的奇,就在于她从来不唱重复的歌词,每次比赛对唱,都是即兴口头编唱,“这样才觉得有唱头”。情歌是“花儿”的主体,生活歌是反映人们生产生活内容的“花儿”,而为数极少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经民间歌手世代口口相传才留存至今。
从花儿歌手到文化传承人,董明巧感到更多的是责任。她跋山涉水,走家串户,和县文化部门的同志们一起搜集整理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曲目,挖掘培养了40多名爱好花儿演唱的小伙、姑娘。她真像找到了自己的弟子和接班人一样,对这些和她一样识字不多的年轻人走访问候,悉心指导。
从2009年开始,董明巧这个每年在“洮岷花儿”(甘肃省境内主要有两大花儿体系,以临夏为中心的“河州花儿”体系和岷县二郎山、康乐县莲花山为中心的“洮岷花儿”体系。)会上登台亮相的主角开始当上了评委,用她自己的话说“把舞台留给小兄弟、大妹子们”。让人没想到的是当每个选手捧起奖杯的时候,他们第一个要感谢的却是董明巧这位“知心大姐”,站到幕后的她,反倒愈加鲜亮了。
想出一张像样的唱碟
让董明巧没有想到的是,随着那些“花儿老把式”的逝去,伴随乡亲们同生共长千百年的“花儿”演唱艺术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窘境。面对自己一生视为生命的“花儿”受到冷落,董明巧即使跟人闲聊时也会不自觉的当起宣传员。
董明巧一直有个梦想,“我没有文化,也没有把过去演唱过的‘花儿\’记录下来,很希望自己能出一张像样的唱碟。”然而她这个愿望至今没有实现,令董明巧欣慰的是,在她的熏陶和带动下,更多的本地人改变了对“花儿”的认识,不再把它视为男女青年伤风败俗的调情,而是一种珍贵的民间艺术,越来越多的人渐渐爱上了“花儿”。每年的5月花儿会成为岷县及周边县市的文化盛会,为花儿交流和民俗展示搭起了闪亮舞台。
在董明巧的心中,为“花儿”做再多的事情都是值得的。现在她也代表岷县参加省市举办的文化交流会,把“洮岷花儿”介绍给全国听众一直是她的心愿。如今,刚逾不惑之年的董明巧,也被乡亲们誉为“花儿”歌后了。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孙建荣)11月26日,记者从省四建集团了解到,11月22日,本报报道了“包工头打白条7民工饿肚子”一文之后,引起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在省四建集团的积极协调下,来...
康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