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咀岭 遗址探访记 ●文/图 马廉朴 马进军

民族日报 2019-05-13 09:42 大字

遗址西南角

在积石山县中咀岭乡中咀岭村古城二社,有一座城池遗址,据《临夏文物——临夏回族自治州不可移动文物精粹》一书介绍,该城池为北宋吐蕃唃厮啰之孙木征东征时所筑。为一探究竟,笔者和积石山县诗人马进军对其历史和城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看。

唃厮啰政权在河州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从唐末、五代至宋初这一时期,河湟地区的吐蕃人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各个部落之间你争我夺、互相械斗。后来,便出现了几个大的吐蕃集团。吐蕃,在唐朝的时期,原本是指包含今天西藏自治区到青海省的整个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但是在9世纪末叶,曾与大唐对峙、称雄雪域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族种分散,不相统一。

一千多年前,唐朝与吐蕃王国间人员往来的官道叫“唐蕃古道”,这条大道在历史上一直是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无论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通婚,还是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都要经过这条大道上的河州凤林关。吐蕃王国曾占领河州300多年,至今留存着许多遗址,中咀岭遗址也是其中之一。

唃厮啰,本名欺南陵温,藏文史籍《西藏王统记》中说,唃厮啰是吐蕃王朝末代赞普达玛五世孙赤德的后人。生于高昌(今吐鲁番)磨榆国。当他12岁时,被大贾何郎业贤带到河州(今甘肃临夏),不久,又被大户耸昌厮均迁到移公城,欲在河州联合各部落首领聚众举事,建立政权。当时河州人称佛为唃,称儿子为厮啰,自此欺南陵温又叫唃厮啰,故史称其建立的政权为唃厮啰。

北宋真宗时期,唃厮啰统一了河湟地区的吐蕃,建立起唃厮啰政权,“唃厮啰”既是人名,又是吐蕃政权名。其最盛时疆域东逾洮河,西至青海湖,南抵黄河河曲,北至大通河。唃厮啰政权,北连西夏,东接北宋,既是宋夏的攻击对象,又是宋夏拉拢的对象。这个政权基本上采取亲宋抗夏的策略,宋也利用唃厮啰牵制西夏,经常派使臣赏赐礼品,加官晋爵。

唃厮啰有三房妻子,前二妻为李立遵之女,各生一子,一为瞎征,一为磨毡角。李立遵死后皆失宠,各携其子逃出西宁,磨毡角居青海平安;瞎毡居龛谷(今甘肃榆中境),后唃厮啰与长子瞎征(也称瞎毡)发生矛盾,唃厮啰内部发生分裂,瞎征遁居河州。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唃厮啰长子瞎征拥数万帐驻现积石山县的踏白城一带,附宋以相安。至和元年(1054年)瞎征去世,宋廷授其长子木征为河州刺史。木征自洮州旧地还河州,以其母弟瞎五七拥万帐驻守银川、踏白城等大本营,控制了黄河以南大部分吐蕃部落。

宋治平二年(1065)十月,唃厮啰病逝,终年69岁。其第三子董毡继位,史仍称唃厮啰后裔的政权为唃厮啰。董毡为乔氏所出,甚为唃厮啰宠爱,从少年时代起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唃厮啰在世时,董毡就已参与军政事务,征战沙场,屡立战功。他即位后,仍继续执行其父的施政措施,与宋朝保持着友好关系。宋与西夏边境线长两千多里,宋朝兵力分散,苦于无力抵御西夏的进攻,不得不利用唃厮啰牵制西夏,多次派使臣到邈州,赏赐确厮啰大宗礼品,并一再加官晋爵,授予节轼。著名政治家、诗人范仲淹抗夏失利后,曾填《渔家傲》词,留下了千古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宋和唃厮啰政权之间的这种军事友好关系到宋神宗继位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导火线则是北宋的熙河开边军事行动。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韶向宋朝廷上《平戎策》,提出“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的主张,宋神宗采纳了这个建议,任命王韶前往秦州主持边事。熙宁五年,又命王韶率大军向唃厮啰政权属下的熙河地区发动了进攻,此时的熙、河诸州(今天甘肃省临洮、临夏)为唃厮罗的长孙木征所占据。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王韶发兵攻打河州,斩木征部众千余人,俘木征妻瞎天牟和儿子续木洛,木征带部众仓皇逃走。木征撤出河州后,其部属数千人围攻香子城(在今和政县城),王韶派兵驰援,木征乘机又率军夺回河州,王韶害怕陷于重围,遂退回熙州。王韶任命熙河将景思立驻守河州,在宁河寨执行州事。八月,王韶命景思立、苗授屯兵宁河寨,自己领兵穿越露骨山陡石关口,过冶木河谷,南入洮州界,降服木征弟巴珍觉,断木征后援,然后回军与景思立等分道攻取河州。宋军占领河州后,命景思立驻扎。到次年九月,又相继占领洮(今临潭)、岷(今岷县)、叠(今迭部)、宕(今宕昌)等地,“招抚大小蕃族三十余万帐”,为宋朝开辟了两千余里的土地,史称此次行动为“熙河拓边”。

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吐蕃赞普后裔唃厮啰居宗哥(今青海平安县境),立文法,在河湟地区建立以藏族为主体的地方封建政权。后在青唐城(今西宁市)建都。唃厮啰政权曾控制青海东部及洮、岷诸州近百年。元符二年(1099年)六月,宋将王瞻率兵进入青海。九月,占领青唐城(今西宁市),唃厮啰曾孙陇拶(赐名赵怀德)等岀降。河湟地区自唐天宝年间陷没吐蕃后,第一次复为中原王朝军队所征服。

唃厮啰政权在积石山县所筑的城池遗址

在积石山县癿藏镇旧城街道东侧的平川地里,矗立着一座东西长270米、南北宽约150米,占地面积4.05万平方米的古城。城墙高12米,用夯土版筑而成。墙基厚约2.5—3米,东、南、北城墙各有一个城门。据《积石山县县志》记载:这座古城为宋代吐蕃首领唃厮啰之孙木征所筑,史书上称之为“踏白城”。北宋熙宁年间,吐蕃首领木征、鬼章曾在此与王韶率领的宋军进行了数次惨烈的战斗,史称“踏白城之战”。踏白城之战是北宋与唃厮啰政权之间在临夏境内发生的一场战役,该战役虽然以北宋的胜利而告终,但却对北宋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遗址是唃厮啰政权在河湟建立政权的见证,历史典籍中多有记载。而与癿藏镇“踏白城”相距20多公里的积石山县中咀岭乡还有一座唃厮啰时所建的城址——中咀岭遗址,历史资料中没有涉猎,在《临夏文物——临夏回族自治州不可移动文物精粹》一书中只有“位于积石山县中咀岭乡中咀岭村社的山梁上。城址呈长方形,长250米,宽200米,面积约50000平方米。据《积石山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自治县志》记载,此城为北宋吐蕃唃厮啰之孙木征东征时所筑,是在癿藏城修成之后,又筑的一屯兵之城,城址依山傍水,利用陡峭山势修筑而成,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现东、南、北三面城墙已毁,仅存30米长的西城墙一残段,城墙高8米,地基宽3米,顶部宽0.8—1米,夯土层依稀可辨,南墙正中为门址,西北、西南角各筑有角墩一座,顶部高出城墙1.5米”的记载。但查阅1998年出版的《积石山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自治县志》并无相关记载,该县志记载的在积石山县境内与吐蕃有关的遗址有三处,分别为踏白城、吹麻城和羊坨罗山烽墩。

踏白城:据《积石山县志·古城堡墩寨驿关》记载,遗址位于癿藏旧城村或银川西番庄,这两处城址规模均为东西长270米,南北宽约150米,占地4.05万平方米。城墙高12米,厚10米,用土夯筑而成。东南北有城门,北宋时为吐蕃唃厮啰之孙木征所筑。

吹麻城:为宋代吐蕃所筑,遗址位于吹麻滩镇原粮站、粮食局所在地。吹麻城也称寨子,城东缘尚有遗迹可辨。唃厮啰在河州人何郎业贤和耸昌厮均等人的支持下,准备在吹麻城立文法称赞普,后因宋将曹玮经边有方,吹麻城文法破散,唃厮啰在李立遵的拥戴下迁邈川。吹麻城张族首领张小哥因功授顺州刺史。自治县建立初在城镇建设施工中,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吹麻滩小学所在地发现大量宋墓群。

羊坨罗山烽墩:位于徐扈家乡上大路村南的山梁上。堡子呈椭圆形,东西长35米,南北宽23米。地势髙峻,视野开阔,与寨子沟烽墩、居集李赵家峰墩遥相呼应,为宋代吐蕃首领木征所筑。

中咀岭遗址现状

怀着对中咀岭遗址的浓厚兴趣,3月的一天,笔者与马进军一起,来到他的家乡——中咀岭乡中咀岭村古城二社。我们看到,该城址处于两条深沟所夹的高地上,城池长约250米,宽约200米,面积约50000平方米,整个城依地势而建,西高东低,呈不规则的四边形。西墙南端现存高约14米、长37米的城墙,最厚处达12米。沿城址西侧前行数十步,还现存宽2.5米、高4米的城址一处,由于地处农民家里,取土、风化等影响,毁坏严重。在西墙北端也有一段高2.2米、长20米、厚2.7米的城墙。在东北角还有一处高7米、长约115米的城墙,城墙剖面夯土坚硬无比,用钥匙在上面使劲只能划出一些划痕。在东北角还有出水口。据古城二社村民76岁的马德山和80岁的杨进山回忆,该城原有城门在东南面,城门高约5米左右,宽度两辆车可以对行,城门上面的城墙上长满了毛刺等植被,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级社时被当地群众拆除。另外东北角的出水口是用石条和白石灰砌成,石条被社里群众挖出挪作他用,以前,群众种地时还发现过铜钱、箭头等文物。记者在东北角城墙所在地里,发现多片陶器碎片。该城遗址内现居住有23户村民。据当地群众介绍,原来遗址里还有一座藏传佛教寺庙。

该城遗址由于见诸史料极少,有关出土文物佐证缺乏,其文物价值还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从历史上来看,“唐蕃古道”从长安出发,经过甘肃、青海,直通到吐蕃的国都逻些,再一直向西南方向延伸通往尼泊尔和印度。从陕西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全长3千多公里。唐蕃古道是藏汉友好的见证,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贸易往来要道。在历史上,这条古道更是一条承载了沿线各个民族友好交好、进行文化传播的“文化运河”,它把青藏高原和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成为我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国联系的桥梁。至今在古道经过的许多地方,仍然矗立着人们曾经修建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庙,遗留着人们时代创造的灿烂文化。临夏也是唐蕃古道的主要行程地。

近年来,多省市、跨区域联合申遗成为热点,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便是其中之一。同时,河北、福建、江西、内蒙古等8省区正在开展的“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2016年8月8日,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发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协调的甘肃、陕西、四川、青海、西藏五省区社科院共同联合进行的唐蕃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前期研究项目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启动,这标志着唐蕃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正式进入前期研究阶段。临夏“唐蕃古道”的历史遗存众多,作为藏族先民的唃厮啰在河州建立政权近百年,在临夏州各县市均有遗存,但缺乏较为系统的挖掘。如果“唐蕃古道”申遗成功,临夏将又有一张除甘肃“花儿”外世界级的名片,加强保护研究其文化内涵,对提升临夏旅游发展品位,促进各民族交流沟通意义重大。

参考资料:

《临夏回族自治州志》《河州史话》

《临夏文物——临夏回族自治州不可移动文物精粹》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志》

新闻推荐

积石山县开展2019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

本报临夏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睿君通讯员马婧)阳春三月,正是植树造林、上山播绿的大好时节。4月17日,积石山县组织干部...

积石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积石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