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联动 大山里撑起“扶贫伞”

甘肃日报 2018-10-08 04:00 大字

积石山县山海协作产业园雨具厂一角。本报记者洪文泉

本报记者洪文泉

一场细雨过后,积石山县城秋意正浓。

8时刚过,在距离县城不远的一处产业园区,寨子沟乡瓦窑沟村三社的村民马萨来言快步进入入口处,熟练地打卡签到。

楼前的牌匾上清楚地写着:积石山县山海协作产业园。明亮的玻璃墙里,马萨来言坐在一部崭新的缝纫机前,开始忙着缝制手中的布料。

就在一周前,马萨来言还在为孩子读书的生活费犯愁。对于这个贫困的4口之家来说,仅靠丈夫在外地建筑工地打工的微薄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

马萨来言说,为了增加收入,她也曾试着去青海的餐馆里打工,但没走多久,就因为孩子的生活问题而返乡。这些年来,打工和照顾孩子,一度让自己无法抉择。

前不久,村里的亲戚告诉自己,县里跟厦门市海沧区在县城开办了一家雨伞厂,招聘女工做缝纫,她决定试一试。

“在家门口工作,既可以赚钱,又可以给孩子做饭。”马萨来言说,虽然这才是她第四天接触雨伞制作,但踏实肯干的她每天已经能完成300多件雨伞的珠尾缝制任务。

“为了让我们熟悉工作,厦门来的老师们都是一遍一遍地教学。”一旁的女工马明芬告诉记者,自己也跟马萨来言一样,因为照顾孩子上学没法外出打工,以前除了农活一无所长,缝纫机也是第一次接触,但经过十几天的培训和学习,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设备缝制雨伞了。

“培训学习期间吃住都有补贴,还有1000多元的工资,等转正了收入还能翻一番呢!早来一个月的亲戚,上个月领了1800元的工资。”说话间,8片裁剪好的碎布,就在马明芬的缝纫机上变成了一整块雨伞面料。明亮的灯光下,在五彩斑斓的雨伞布料中,她笑颜如花。

“好的好的,您的订单保证没问题……”厂房一角的经理办公室内,一位身材稍显发福的中年男子正接着电话。

他叫谢根生,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今年夏天,在厦门市有两家雨具厂的谢根生突然做出一个让家人都不能理解的决定:他要跨越大半个中国,到西部山区的积石山县办雨具厂。

“有点冒险,但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谢根生坦言,今年得知两地政府深化东西扶贫协作,尤其是在海沧区政府组织来积石山考察后,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企业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出这么重大的投资决定,绝不是仅凭一腔热情。谢根生说:“这里劳动力富余,而且用人成本比南方低很多。对于企业而言,能在回报社会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这本身就是一个诱人的机会。”

从4月份实地考察到6月初签订协议、注册企业,再到6月底第一批员工培训上岗,开始试生产,谢根生的心一直悬着。

“实际操作起来,困难远比想象的要多。”谢根生直言,当地群众文化基础欠缺,培训和管理难度都远超预期,但是看到这些女工们一双双期盼的眼神,看到积石山政府部门为企业全心提供的各项服务,他时刻劝告自己:没有理由半途而废。

培训人手不够就从厦门调;新手加工的产品合格率低,就多发来配件给工人们“练手”;生产进度慢,就提前安排订单制作日程……总之,就是“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8月份,这个刚刚在大山里开办两个多月的工厂,制作出第一批雨伞漂洋过海发往日本。谢根生的第一单“积石山制造”为公司销售出180万元。

“按这样的速度,两年后,我们的货值预期可达1亿元,3到5年成熟之后,还可以扩大好几倍。”谢根生笑着说,等那时,积石山加工的雨具也可搭乘中欧(厦门)班列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等地。

谈到未来,谢根生表示工厂将在一年内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重点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下一步,自己的配套企业会陆续迁到积石山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让企业真正落地生根,做成属于积石山自己的雨具基地。

“积石山产业基础薄弱,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与县里富余劳动力充裕的县情高度契合。”积石山县工信局局长张立谈到,积石山县通过与厦门市海沧区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变“送劳务出去”到“引企业进来”,办起雨具厂,短短几个月里就带动了附近100多户贫困户就业,既解决了眼前脱贫攻坚的产业支撑问题,又为当地打造长效产业链提供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新闻推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陇原“四有”好老师系列宣讲活动启动

【本报讯】9月3日上午,以“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为主题的陇原“四有”好老师宣讲活动,在兰州、酒泉、定西、甘南、陇...

积石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积石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