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出深山谋富路 ——积石山县劳务产业发展侧记

民族日报 2017-04-11 10:22 大字
 

“多学一门技术,就多了一个门路。”近日,在积石山县劳务办组织的全县劳务技能培训班上,安集乡前进村青年农民马万成说,这次他选学了挖掘机技术,早上从安集乡到吹麻滩来,和学员们一起参加每期10天的培训,“技术学到手了,今后总会用得着。” 

首期于3月9日开始的全县劳务技能培训班上,县劳务办邀请甘肃省金川公司教师集中授课。除了往年常设的装载机、汽车修理技能培训外,今年新增了挖掘机技术培训。与此同时,牛肉拉面、电焊、瓦工等技术培训班,在各乡镇的村上进行。据悉,参加培训的全体学员,每天能领到县上发放的每人每天50元误工补助。群众不出村,就能自主选择一项劳务培训。 

近日,记者来到安集乡风光村村委会,看到由县、乡领导参加的风光村“党日活动大会”,全村30多名农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围绕精准脱贫攻坚战主题,谋求脱贫致富出路,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这种由致富能手主持的“群英会”,在积石山县各乡(镇)较为普遍,请务工带头人现身说法,面授“致富经”,该活动自去年冬天开展至今,搞得有声有色,大受村民的喜爱。 

当日下午风光村“党日活动大会”上,正在张罗会场的乡党委书记马正荣,忙中偷闲向我们介绍,全乡有794户、3514***户,今年全乡劳务培训413人;全乡劳务输转3500人,平均每家2人外出务工,全乡群众经济收入51.2%来自劳务输转,人均劳务收入1.2万元。各村各家都有一名劳务技术“明白人”,每家每户一名劳务输转“当家人”。 

近年来,县上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劳务产业来抓,通过组织劳务培训及定向劳务输转等扶持措施,使劳务产业成为城乡居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去年全县举办各类劳务培训2.56万人(次),全年劳务输转6.82万人(次),其中政府组织输转3.24万人(次),全县创劳务收入10亿多元。被群众称为“铁杆庄稼”的劳务输转,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县完成劳务培训0.98万人(次),在安集乡安家湾村、小关乡尕阴哇村等乡镇贫困村开展了21期牛肉面、瓦工、电焊等专业技能班,培训3120人,在劳务办举办2期挖掘机、装载机、汽车维修等专业技能培训班,培训贫困群众180人。目前,全县已输转劳动力3.83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亿多元。 

在安集乡辉光村,村党支部书记乔有和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村190多户村民,每家都有1至2人参加劳务技能培训,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周围三坪村、风林村、前进村等5个村的部分村民参加培训,乡里乡亲,互帮互学,效果特别好。 

来到安集乡吊坪村村委会,正在进行的劳务技能培训班已培训两天了。27岁的东乡族农民杨生旺拉面的手法,在参加培训的学员中显得格外娴熟,问到他时才知道,杨生旺在外地开饭馆已十多年了。去年冬天,他从山东回到吊坪村刘家屲社,赶上村里的培训班,他来学技术。学瓦工技术的山庄社农民张佩学,他家5口人,5亩庄稼地,供两个孩子上高中,全家花销主要靠他打工的收入。拐拐咀社回族妇女马尕如对记者说,参加这次培训,心里一直想开饭馆,增加收入。村党支部书记郝文良告诉记者,吊坪村有80多人参加了劳务技能培训。 

县劳务办主任杓进科介绍,积石山县劳务输出目的地形成规模的现有3个:一个是福建、上海、江苏、江西、广东等地;一个是新疆、兰州新区、青海等地;一个是就地就近务工,多渠道拓宽增收途径,促进全县劳务经济发展。 

培育壮大劳务经济,积石山县部署实施“围棋战略”,积极创建劳务基地,集中开展有组织输转,实现稳定就业目标。以劳务技能培训主导劳务输转,扶持牛肉拉面、东乡手抓、电焊工、汽车驾驶、民族刺绣、装载机、挖掘机等品牌劳务培训,今年该县计划在22个脱贫村、培训5000人。通过订单、定向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培训,使劳务经济实现整体提升。

新闻推荐

身怀一技闯天下 ——积石山县劳务培训见闻

春阳铺展,春风和煦。又到一年一度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时候了。近日,记者来到积石山县劳务培训中心,只见一群戴着红帽的年轻人围着几台挖掘机,技师正在传经送宝,讲授挖掘机操作知识。见到记者,在现场组织培...

积石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