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大禹治水源头走出来的民族

兰州晚报 2010-09-27 19:27 大字

作家张承志在他的《大河家》一文中写道:“它恰像那种地理教师不懂的、暗存的地理枢纽,虽然偏僻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名胜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作者文中的大河家是一个地名,这个地方因为孕育了一个民族而成为一方圣地。

保安族作为一个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单一民族,族人现在大多居住在甘肃、青海交界处的积石山大河家。那么保安族的来源是怎样的呢?历史上为何居住在保安城呢?学术界说法不一,根据保安族民间传说和语言特点以及类似于蒙古族的某些生活习俗分析,学术界现普遍认为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些进入该地区的回民和已改信伊斯兰教的蒙古军士,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藏、土等民族长期相处交融,经元明通婚融合而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距临夏市西北90公里处积石山下的黄河之滨,有一处被认为是河州二十四关之首的积石雄关,旧名临津关,系前凉张轨所置,明初改称为积石关。

“积石山”这一地名对保安族来说,有着极为丰富的史学涵义。据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积石山,原名积石关,旧名临津关,系祁连山系向南延伸的余脉,横直为黄河之脊梁。

据《尚书·禹贡》记载:“积石为禹疏河之极地,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即说明大禹治水时便有了积石山的疆域风貌,当地民间盛传积石山是大禹治水走到头的地方,那层层叠叠的纹岩壁路便是当年大禹率民疏河时留下的斧凿痕迹。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修建大河家水电站,传说中的禹王宫,目前只剩一点河岸边的遗存。自治县文化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禹王宫旧址,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民间都有祭祀大禹的活动。

有专家认为,从这些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保安族对炎黄“水王”大禹的敬重,以及他们与汉民族一脉相承的神话原型母胎孕育的族源牵连。  

族  源

据史料记载,13世纪初,成吉思汗在统一大漠南北蒙古诸部以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西征。1225年,成吉思汗结束第一次西征时,将大批中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俘虏编入“探马赤军”,组成“回回军”,协同蒙古军队作战。1227年,蒙古灭西夏占领保安城所在的同仁地区,保安地区遂成为进藏及南下攻宋的重要边卡,从此便派大量的蒙古军和“回回军”在此驻扎,成为重要的军事据点。

元朝建立后,先后派蒙古宗室西平王系、安西王系、西宁王系等部驻屯青海地区,这三个王系从始封人开始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王室穆斯林,其部众60万人,常驻青海30万众,多为“回回军”和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军。这些军兵是“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亦兵亦农军队。 

据史料记载,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后,元世祖、成宗以后,随着全国政治形势的变化,战争减少,军事任务随之减少,各地蒙古军西域亲军等“随处入社,与编民等”。保安地区入社后的穆斯林蒙古军兵,虽仍属军户,但要娶妻生子,立业成家,逐步向民户转化,这些便是保安族的“先民”了。元亡明兴,保安地区成为明朝的西北边疆,明在此设置卫所,驻屯军队,原来的蒙古军兵除降明和外逃外,留下的就成为民户了。

据专家介绍,明中叶以后,随着保安城的建立,保安族居住的保安城、下庄、尕撒尔“保安三庄”形成,这样保安族的先民就有了更加稳固的生息繁衍的共同家园。明嘉靖年间巡按陕西的御史张雨在《边政考》中记载有“保安站族”。从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保安的先民与周围的藏、土等民族不断通婚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保安族,这一过程大约开始于明中叶即保安城的开建到清初最终完成。

保安城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后世研究者据此认为“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安城建制隶属屡有变化,居民成分迭有变更。先秦为西羌居地,西汉宣帝以后属河关县地。公元4世纪后属吐谷浑国。后周,属廓州。公元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国,这里便成为唐蕃对峙的前沿。吐蕃在今保安城南10公里处修建雕窠城,天宝十三年大唐攻破该城,置振威军。安史之乱时,吐蕃乘机东下占领了该地。北宋在同仁建热贡城。13世纪初蒙古大军占领河州地区,该地归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管辖,大批的回回军士和已改信伊斯兰教的蒙古军士到此驻守。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设河州卫,此处便是河州以西纳邻七站之一;成化十年(1474年)又设河州以治民,隶属临洮府。明中叶后,东蒙古迁入西海,史称西蒙古,并控明朝保安城以南的的捏工、莽剌二川,这里又是明朝与西蒙古争夺的前沿。

明万历二年明政府扩建保安城,称保安堡,也为保安站,取意边防“保安”,表达了统治者希望边防平安的政治意图。清初,蒙古和硕特归属,雍正八年(1730年)始设循环营,保安堡属之,初设千户所,后升格为卫。其后保安堡驻都司,在当地建有都司衙门,驻兵直至清末。1929年青海建省后,置同仁县,县治在保安城,解放后迁往隆务镇。

保安城位于多民族聚居和迁移的农牧边界交汇处,历史上西羌、鲜卑、吐蕃、蒙古、土、回、保安等民族你来我往,长期在这里交融共处。尤其保安族从元朝开始便在此繁衍生息,成为该地最早开发建设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 

保安三庄

保安人的祖先是蒙古人,从元朝开始就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在清朝咸丰年间,因当地缺乏生活资源,保安人开始迁徙。起初保安人迁到青海循化地区,受到撒拉人民的热情款待。但这里人多地少,生活艰难,在居住了三年后,保安人不得不再次东迁。渡黄河,过积石关门,来到甘肃大河家地区。保安人落居此处,最初只是想暂避一时。他们看准了紧靠积石山的大墩、甘河滩和梅坡三庄,住了下来。但保安人自己都没有想到,一个半世纪了,这里成了他们最温暖的家。

“保安三庄”是保安族的聚居区。原指青海省同仁县的保安城、下庄、尕撒尔三地,现指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甘梅”(即相邻的“甘河滩”和“梅坡”两个村庄)、大墩、高李三地。保安族的形成及其族称的产生,都与“保安三庄”这一地理名称密切相关。 

相传很久以前,保安地方有一眼神泉,神泉里有一匹雪白色的神马。每当天旱,神马在太阳刚刚升起,彩霞满天的时候奔出神泉,长嘶三声,清清的泉水哗哗地流到庄田里;天涝时,神马把地上的雨水咕咕地喝到肚里,送回神泉。因此,保安地方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牛羊满坡,花果飘香。财主其其巷企图独占神马,他背上箭,躲藏到神泉边,直等了四十六天,终不见神马的影子。其其巷气急败坏,对准神泉,狠狠射了一箭,神马冲出神泉,长嘶一声,飞驰而去。惊天动地的嘶鸣声震裂了积石山,洪水乱石滚滚而下,一眨眼工夫,美丽的山庄变成了荒滩。而其其巷被神马的嘶鸣声震死后,变成一只老鼠,打洞躲藏,不敢见人。在这场灾祸中,只有三个壮实小伙子幸存下来。他们在乱石滩上重建家园,辛劳耕作。后来,三个小伙子分别娶回族、蒙古族、藏族的姑娘为妻,子孙繁衍,分居三个庄子,成为保安三庄。

(本期西部稿件中的相关资料由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宣传及文化部门提供)

新闻推荐

记者田玥起甘肃省将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记

本报讯(记者田玥)4月1日起,甘肃省将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记者3月22日从省人社厅获悉,省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方案。调整后,一类地区标准从980元/月提高到1200元...

积石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积石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